在初秋的日子里
[俄國]丘特切夫
在初秋的日子里,
有一段短暫而奇妙的時光,——
白晝像水晶般透明,
黃昏更是燦爛輝煌……
方才鐮刀踴躍,谷穗倒臥,
而今極目四望一片空闊,
唯有那纖細的蜘蛛絲
在空閑的犁溝上閃爍。
空氣更空曠,鳥聲已絕滅,
但還未感風雪臨近的威脅,
只有一片純凈溫暖的蔚藍
向正在休息的田野傾瀉......
(飛白譯)
【賞析】
《在初秋的日子里》是一首純美的秋田之歌。這種純美,詩人主要是通過勞作后與冬天風暴來臨前這一短暫的休憩時光,以及對這時光中的寧靜的渲染來表現的。
第一節詩是對初秋的整體感覺。黃昏雖然燦爛輝煌,但卻是短暫的,秋日如水晶,更是顯得脆弱易逝。不過,正因為初秋的時光太短促,它的美麗才更讓人留戀和珍惜。接著,詩人把詩筆轉向“鐮刀踴躍”后極目四望的“空闊”,農作結束后的愉快和舒暢在田間空闊之中彌漫,詩句。而秋收之后、冬寒之前這可貴的金色時光中的輕靈、悠閑、恬靜更是高度集中在這樣兩句精妙的詩中--唯有那纖細的蜘蛛絲在空閑的犁溝上閃爍。
這是多么細致精確的觀察,多么樸素美妙的畫面。真像有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若不是心靈貼近大地,這一細節是來不到詩人筆下的”。
如此真實細膩的自然美,還是為視覺可感的美。而到了詩的最后一小節,這種具象的美漸漸升華,呈現出印象主義的色彩,變成了一種只有心靈方能感受到的純粹的抽象美。試看最后一小節詩:水晶的秋日,黃昏的輝煌,土地的空曠,犁溝的悠閑,還有冬雪風暴來到之前的安詳,都在鳥聲絕滅的寂靜的空間凝聚成了“一片純凈溫暖的蔚藍”,并“向正在休息的田野傾瀉”。無色的空間充溢著蔚藍色。這蔚藍色還呈液狀傾瀉著,這大概就是大自然在天才詩人筆下才會出現的靈性,而這靈性才能使人呼吸到那泥土的清香,并在這籠罩著一泓蔚藍色的秋田之中深深地陶醉。對土地田野同樣懷有深厚情感的列夫•托爾斯泰在讀完這首詩后,曾滿含著感動的淚水在詩旁批下一個“K”字——俄語“美”字的第一個字母。(季新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62501.html
相關閱讀: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