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熱鬧的宴會
[俄國]雅澤科夫
我們喜歡熱鬧的宴會,
我們喜歡享樂和飲酒,
以及無拘無束的自由,
不會因塵世的俗務而煩憂。
我們喜歡熱鬧的宴會,
我們喜歡享樂和飲酒。
我們的皇上憂心忡忡——
但我們同他毫不相干!
我們歡宴、飲酒、唱歌,
逍遙,歡樂,無所忌憚。
我們的皇上憂心忡忡——
但我們同他毫不相干!
這里沒有權杖和鐐銬,
我們同樣的自由、平等,
我們的思想不聽人支配,經典話語,
我們的情感真摯悃誠。
這里沒有權杖和鐐銬,
我們同樣的自由、平等。
哪怕沙皇來到這里,
我們也不會停杯欠身。
哪怕雷擊我們的桌子,
我們也不會放下酒樽。
哪怕沙皇來到這里,
我們也不會停杯欠身。
朋友們!舉杯祝告上天,
向天上的造物主表示心愿:
“快樂和憂愁各占一半,
我們的心獻給自由的祭壇!”
朋友們,舉杯祝告上天,
向天上的造物主表示心愿。
我們心中崇拜的偶像,
是飲酒作樂,自由平等!
我們的思想和言語是它們的,
工作和閑暇也屬于它們!
我們心中崇拜的偶像,
是飲酒作樂,自由平等!
(張草紉譯)
【賞析】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于受西方感傷文學等的影響,俄國詩歌終于擺脫古典主義的單一理性框架和學院派,把個人的生活和感情置于君主和國家之上,從?廷與神殿回歸個人的領域,以哀歌、牧歌、田園詩歌等取代了頌詩。俄文詩歌于是在形式、題材及主題上都更豐富,個人主觀的表達變得更重要,感覺的描繪更深入和富有自信,格律更活潑。像巴拉丁斯基、雅澤科夫等人的詩歌都從不同角度體現出這種個人性。
雅澤科夫的文學創作開始于洋溢著歡快和嬉鬧表情的歌詞,這首《我們喜歡熱鬧的宴會》就保留著歌詞的節律和詩人所習慣的情調。譬如詩歌的每節后兩句重復著前面兩句,形成歡歌的特有節奏。
詩作標題明確表達了對享樂的追求,熱鬧的宴會當然是快樂的一種方式。但細讀全詩,會發現詩人并非只為追尋日常的歡樂而作。詩中強調喜歡熱鬧與享樂,卻具有對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的批判內涵。其實“享樂”、“飲酒”指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狀態,這種對自由的追求被置于與專制社會的對抗層面來表述。請注意“我們歡宴、飲酒、唱歌,/逍遙,歡樂,無所忌憚”的對立形象是“皇上”——“權杖”——“鐐銬”,而飲酒作樂在詩歌中是與自由、平等關聯在一起的。
詩中寫道:“快樂和憂愁各占一半,/我們的心獻給自由的祭壇!”可見詩人并非一意沉湎于享樂,也并非看不到現實中沉重的一面,但當他將快樂與自由聯系起來時,他作出了選擇?v飲狂歡,意味著與傳統生活方式的決裂,意味著自由奔放的一代新人的形象,雅澤科夫正因此被譽為“愛情、友誼和酒的歌手”。
1840年以后,雅澤科夫開始接受宗教思想的影響,他的詩歌中也出現了較濃郁的宗教色彩,這使他的詩歌格調產生一個轉折。但這是后話了。(南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92741.html
相關閱讀:“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