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憂郁的來信
[英國]柯爾律治
不要愁眉苦臉,不要唉聲嘆氣,
這些陰郁時刻的產物應當拋棄!
也別盡嘟囔抱怨乖戾的命運,
當盲目的賭徒遇上倒楣的手氣。
在伴隨風雨而來的亂云后面,
夕陽在遠處閃耀,光芒慘淡:
但明天,在東方燦爛的陽光下,
滿涌的大海將卷起繽紛的波瀾!
時間之手如一陣狂暴的秋風,
掠過神秘的琴弦,曲調莊嚴;
而隨著旋律的變換,成群的悲喜
交替出現,人生,如影子般起舞翩躚!
每一刻光陰在翼翅上載著一種命運;
塞納河的低語曾使那牧童睡思昏沉,
他把疲倦的牛群趕回宿夜的棚中,
但今天他卻成了多難之邦的國君。
命運也不會不帶著報復的微笑,
把暴君血腥的統治細細察考,
并將他從煊赫的寶座上拋下來,
叫他孤苦地流落在荒涼的小島。
他在凄風苦雨中傷心地顫栗,
用他的紫袍裹著疲憊的肢體;
他用皇冠上的珠寶摻著其他珍奇
(反正都一樣!)去換糧食糊口充饑。
(顧子欣譯)
【賞析】
《答友人憂郁的來信》表面看來好像是一首書信體的詩歌,處理的應該是比較具體的題材,但通讀全詩,我們發現,和詩人其他作品一樣,詩歌總能在具體中把握普遍,寫出一些頗具社會意義和哲理深度的內容。
前三節詩人以他一貫的風格,用詩意的比喻來展開頗具氣勢的描寫。主人公奉勸自己的友人不要太在意于人生的“陰郁時刻”,對命運的一味抱怨就像是賭徒對手氣的抱怨。要消除這種低落的情緒就要有高遠的識見。風雨亂云、夕陽慘淡只是暫時的,低潮之后就是陽光燦爛、波瀾壯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不僅源于識見的高遠,也源于樂觀的人生態度,來自人對世界萬物規律的洞悉和把握。詩人對這兩種人生狀態的看法是非常冷靜的,他認為人生的悲喜就像是時間在琴弦上彈出的不同風格的旋律,他把它詩意地描寫成秋風撫琴:“時間之手如一陣狂暴的秋風,/掠過神秘的琴弦……”隨著旋律的變換,人生的悲喜在這琴弦上交替出現。如果說以上三節是詩人對人世際遇變換的普適性思考的話,接下來的三節則是用具體的事例來進行解釋。
時光是一切事物的秘密,它的每一刻都?藏著豐富的內容,它在命運之琴上彈奏出各種音調,左右著凡夫俗子的命運。牧童一夜之間可能成為國君,暴君則也可能遭遇變亂、流離失所,孤苦地流浪在荒涼的小島,雖然擁有奇珍異寶,卻只能用它換取一點點充饑的飯食。作者以兩個人物不同的際遇來說明否極泰來和福禍相依的道理,和前面三節的內容形成呼應,從而形成詩歌十分深刻的哲理表達。
詩歌的主題是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轉機,也就是“每一刻光陰在翼翅上載著一種命運”,它就像秋風一樣變幻無窮。詩歌在結構上分為兩大部分,前三節為第一部分,后三節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托物”,第二部分是“起興”,第一部分托物的言說既體現了浪漫主義親近自然的一貫特征,也體現了他們對比喻意義的借重和使用,而不是純粹的對自然的情感。第二部分對人世的引例則稍顯直白、淺近。但這兩部分的結合還是體現了柯爾律治的詩歌理論。他認為,理想的詩人能使人的整個心靈及各種機能全都進入協調有序的狀態并活躍起來,能憑借想象這種具有合成功能的神奇力量促成諸如同與異、一般與具體、個性與共性、觀念與形象、清新感與熟稔事物之類相反或對立的因素,達致平衡、調和而融為一體,并且在自然天成與藝術創造結合一致的同時,使藝術服從自然,形式服從內容。此詩前后兩部分恰恰可以理解為兩種相反和對立的詩歌的素材,詩人把它們聯為一體,表達共同的主題。前后兩部分的象喻也都很豐富,如“風雨”、“亂云”、“夕陽”、“燦爛的陽光”、“繽紛的波瀾”、“時間之手”、“狂暴的秋風”等等,還有具體的人物形象“賭徒”、“牧童”、“國君”等,作者用自己的靈思將它們協調納入到一個有序的狀態,并使它們在這個狀態中活躍起來,從而共同演絳作者對命運之真諦的理解。(俞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210798.html
相關閱讀: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