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出處】唐,慧能,慧能偈。
【鑒賞】菩提本來就不是樹,明鏡也不是臺;內心本就沒仟何物欲, 又何從去沾染塵埃呢?在禪宗的故事里,六祖慧能是針對&ldquo,句子;神秀 偈”而作這首偈的,也因此得到了五祖弘忍的衣缽真傳。照佛家的 說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慧能揭”宜指本心,摒棄了物我相的 觀念;“神秀偈”卻仍拘泥于物我相,很明顯地在境界上差了一截, “慧能偈”可以說是頓悟,“神秀偈”可以說是漸修。請參照本書“身 是菩提樹”句。
【原詩】
菩提本無樹,明?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無樹?或寫作“本非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211073.html
相關閱讀:“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