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原文

蔡子勇成癖,彎弓西射胡。健兒寧斗死,壯士恥為儒。

官是先鋒得,材緣挑戰須。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云幕隨開府,春城赴上都。馬頭金狎?,駝背錦模糊。

咫尺云山路,歸飛青海隅。上公猶寵錫,突將且前驅。

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翻譯

蔡都尉你勇武成癖,跨馬西向開弓放箭射殺胡兵。壯士寧愿在戰斗中拼死,勇士恥于作一介儒士。你的官職應是作戰時首先沖殺而獲得的,你的才能是憑著激使敵方出戰的要求增長的。您的身體輕捷如同一鳥掠過,槍法嫻熟迅疾使得萬人驚呼。如云的帳幕中您跟隨哥舒開府,在春光滿城之時奔向國都長安。在馬頭上環繞著黃金寶絡,駝背上以錦帕蒙之。雪山之路真是咫尺千里。而今你將很快地飛歸青海的一角。哥舒將軍特別受到皇帝的恩賜留駐京城養病,您這員沖鋒陷陣的驍將就要作為前驅獨往前線。你如漢使張騫找尋黃河源頭那樣地足涉邊遠之地,當你趕到涼州時,已是秋寒白麥成熟之時。我想拜托您詢問一下高書記的近況,他在軍中可安好?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賞析

《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

此詩分三段。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首段從蔡敘起,言其志雄氣猛。寧斗死,時方右武,恥為儒,世漸輕文。一鳥過,見其勢疾。萬人呼,畏其鋒銳。次段敘送蔡,記其入朝歸隴。開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寵錫;謂翰尚留。前驅,謂蔡獨往。末段致寄高之意。河遠麥枯,邊地秋寒也。高適在此,故欲問其消息。漢使指蔡,元瑜指高。

關于此詩,清朱鶴齡《杜工部集輯注》曰:《通鑒》:天寶十四載春,哥舒入朝,道得風疾,遂留京師。故蔡都尉先歸而公送。若十一載入朝,乃在冬日,與春城赴上都不合。夢弼之說,非是!短茣罚褐T府折沖都尉各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每歲季冬,折沖都尉率五校之屬,以教其軍陣戰斗之法。

蔡子勇成癖,彎弓西射胡。健兒寧斗死,壯士恥為儒。官是先鋒得,才緣挑戰須。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從蔡敘起,言其志雄氣猛。寧斗死,時方右武,恥為儒,世漸輕文。一鳥過,見其勢疾。萬人呼,畏其鋒銳。

云幕隨開府,春城赴上都。馬頭金?匝,駝背錦模糊。咫尺雪山路,歸飛青海隅。上公猶寵錫,突將且前驅。

次敘送蔡,記其入朝歸隴。開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寵錫;謂翰尚留。前驅,謂蔡獨往。

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末致寄高之意。河遠麥枯,邊地秋寒也。高適在此,故欲問其消息。漢使指蔡,元瑜指高。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30303.html

相關閱讀: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