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勃《別薛華》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王勃《別薛華》原文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王勃《別薛華》注釋

、薛華:即薛曜,字曜華,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為累世通家。薛華以詩文知名當世,是王勃最親密的朋友。

2、窮路:即窮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艱難。

3、遑遑(huáng):驚恐不安貌;匆忙貌。問津:問路。津:渡口。

4、千里道:極言道路長遠,非指實里數。

5、凄斷:悲痛欲絕。百年:極言時間之長;亦指人的一生。

6、心事:心中所思慮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隨水漂流或停泊。比喻行止無定所。

7、生涯:人生的極限。

8、去與。杭慈フ吲c住者,指要走的薛華與留下的自己。

9、夢中人:睡夢中的人,意即夢中相見,或前途未卜。

王勃《別薛華》翻譯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艱難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尋路。在千里的行途中悲涼失意,寂寞冷落會摧垮人生不過百年的身體。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們的生活同樣凄苦辛酸。不論是離開還是留下,都會是對方夢中出現的人。

王勃《別薛華》賞析

《別薛華》是唐代詩人王勃的詩詞作品。是王勃寫給同鄉好友薛華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通過送別朋友,抒寫了詩人不滿現實,感嘆人生凄涼悲苦的情緒。詩的首聯語意雙關,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艱難,前途悲涼。頷聯和頸聯使用工穩的對仗句式,不僅揭示了友人將會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運,也表達了詩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聯綰合題意,抒寫雙方將承受的離別后的相思之苦。

首聯即切題!八退投喔F路,遑遑獨問津”,是說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當友人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聯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乃傳神之筆:窮路凄凄送摯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僅僅是作者,也是遠行人薛華心情的真實寫照,語意雙關。

頷聯“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緊承上聯“窮路”、“問津”而深入一層述說:在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顆悲涼失意的心作伴,這簡直會拖垮人生不過百年的孱弱身體。這二句是作者發自肺腑之語。詩人聯系自己仕途的坎坷,結合自身的抱負有感而發。所以,詩意就不能僅僅理解為只是在向遠行人指出可能會遭受的厄運,其實也是作者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親身感受到的切膚之痛。

寫到這兒,作者覺得意猶未盡,還不足以傾訴心聲,更不忍與知音就此分手,于是又說:“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边@一方面是同情與勸慰對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離別卻又是不可避免的。這樣,順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聯“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兩句: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彼此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杜甫《夢李白》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便是這個意思。而這篇在訣別之時,斷言彼此都將互相入夢,即明說自己懷友之誠,也告訴對方,我亦深知你對我相思之切!熬闶菈糁腥恕钡摹熬恪弊郑坪蹼p方對等,而由作者這方面寫出,便占得了雙倍的分量。

這首詩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詩多借助景物的描繪或烘托氣氛,或抒發感情,而是以敘事直抒胸臆。優美洗練的語言,創造出了生動的形象、鮮明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思!芭d象婉然,氣骨蒼然”,是這首詩的主要藝術特征。詩人采用了“古詩”的傳統手法,適當地使用疊字,增強了詩的表現力。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后,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后,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王勃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53093.html

相關閱讀: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