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鮑照古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代出自薊北門行

朝代:南北朝

作者:鮑照

原文: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緊急征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征召的騎兵駐扎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斗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里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銳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梁,如游魚前后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著疾風沖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猬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注釋
[]《代出自薊北門行》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此詩通過邊庭緊急戰事和邊境惡劣環境的渲染,突出表現了壯士從軍衛國、英勇赴難的壯志和激情。薊,古代燕國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羽檄(xí):古代的緊急軍事公文。邊亭:邊境上的?望哨。
[]烽火:邊防告警的煙火,古代邊防發現敵情,便在高臺上燃起烽火報警。咸陽:城名,秦曾建都于此,借指京城。
[]征師:征發的部隊。一作“征騎”。屯:駐兵防守。廣武:地名,今山西代縣西。
[]朔方: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區。
[]嚴秋:肅殺的秋天。這句的意思是弓弦與箭桿都因深秋的干燥變得強勁有力。
[]虜陣:指敵方的陣容。虜,古代對北方入侵民族的惡稱。
[]天子按劍怒:指天子聞警后大怒。
[]使者句:意思是軍情緊急,使者奔走于路,絡繹不絕,遙相望見。
[]雁行:排列整齊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樣。緣,沿著。
[]魚貫:游魚先后接續。飛梁:凌空飛架的橋梁。
[]蕭鼓:兩種樂器,此指軍樂。流漢思:流露出對家國的思念。
[]旌(jīng)甲:旗幟、盔甲。
[]礫(lì):碎石。
[]縮:蜷縮。?:刺猬。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
[]投軀:舍身;獻身。國殤(shāng):為國犧牲的人。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鮑照用曹植《燕歌行》首句作詩題,并由曹詩“遙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葉葉自相當”等句引起邊亭征戰生活的聯想。在表現壯士赴敵投軀的忠良氣節時,穿插胡地風物奇觀的描寫,是南北朝時期罕見的接觸邊塞生活的名篇。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睌撤饺肭值男畔⒔舆B傳入京城,漢軍征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后兩句為一觸即發的生死搏斗埋下了伏筆。

  詩進而表現了胡焰囂張,天子震怒的嚴重局勢:“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堅矢勁,大舉入犯,漢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戰,相望于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場激烈的戰斗即將展開,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

  接著用兩聯工整對句極寫漢軍準備投入戰斗的壯闊場面,頗有先聲奪人氣勢!把阈芯壥瘡剑~貫度飛粱。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笔瘡接卣郏w粱直跨,大軍行進,秩序井然。但聞簫鼓中傳出漢軍的豪情壯思,旌甲上沾滿胡地的霜露雪花。前兩句用雁行、魚貫兩個比喻刻畫漢軍跋涉辛苦,紀律嚴明的英雄風貌。后兩句則突出將士們戰勝惡劣環境的大無畏精神。緣、度、流、被四字,分別起了傳神點睛作用。

  然后著重描寫進入實戰狀態時氣候劇變的特殊情況:“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奔诧L沖塞而起,沙礫滿天飄揚。戰馬瑟縮,不能奔馳,勁弓凍結,難以開張。這四句把邊塞風光與戰地生活緊緊銜聯,很自然地為英勇頑強的壯士安排好一個典型環境,使他們在艱苦條件下表現的可貴戰斗精神有效地得到顯示。

  最后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弊怨乓詠淼闹夜澲,都是在嚴峻考驗中察“見”和“識”別出來的。他們必須在緊急關頭付出最大犧牲。詩人用《九歌?國殤》禮贊勇武剛強、死于國事的“鬼雄”的辭語,頌揚為國捐軀的壯士,寄托了他對英烈的無比崇敬之情。這兩聯流傳萬口,幾乎成了封建時代衡量忠良行為準則的詩句,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此詩在思想與藝術上能達到較完美的統一,是由于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91634.html

相關閱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商隱古詩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_翻譯和賞析_劉禹錫古詩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_全詩賞析
《贈韋秘書子春》譯文注釋_《贈韋秘書子春》點評_李白的詩詞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_全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