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注釋

、不敵其力:敵,動詞,攻打。力,最堅強的部位。

2、而消其勢:勢,氣勢。

3、兌下乾上之象:《易經》六十四卦中,《履》卦為 “兌下乾上”,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兌為澤。又,兌為陰卦,為柔;乾為陽卦,為剛。兌在下,從循環關系和規律上說,下必沖上,于是出現“柔克剛”之象。此計正是 運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計可勝強敵。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譯文

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計用于軍事,是指對強敵不可用正面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乘機取勝的謀略。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典故

在官渡之戰中,司空兼車騎將軍曹操夜襲烏巢(今河南封丘西),焚毀袁紹軍糧,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性作戰。

袁曹兩軍正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對峙,處于決戰的關鍵時刻。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率萬余人護送軍糧,集中于袁軍大營后方40里的烏巢。謀士沮授建議,增派將軍蔣奇率一支軍隊,守護烏巢翼側,以防曹軍抄襲。謀士許攸提出,曹操兵少,傾全力拒戰,后方許昌空虛。若派精騎輕裝襲許,則可奉迎天子討伐曹操,曹必被擒,即使不能生擒曹操,也必能將其擊敗。袁紹皆不采納。會許攸家人犯法入獄,許攸怒而投奔曹操,向曹操獻計說,袁軍糧草輜重車,皆存放在烏巢,防備不嚴。若派精兵奇襲,焚毀那里的糧秣軍資,不出三天,袁軍就會自行崩潰。曹操欣然采納其計,留將軍曹洪、謀士荀攸守營,自率5000步騎兵,攜帶柴草,馬銜枚人不語,打著袁軍旗號,趁夜從小道疾馳,沿途詐稱奉袁紹令前去加強守備,騙過袁軍的盤問。既抵烏巢,立即包圍袁軍營寨,從四面縱火圍攻。袁軍毫無戒備,一片混亂,至拂曉時,淳于瓊見曹軍兵少,集結部隊,出營布陣,企圖反撲。曹操率軍迅猛沖擊,淳于瓊退回營中。袁紹在此危急關頭,堅持要先攻下曹軍官渡大營,以斷其歸處。部將張?認為,曹營堅固,難以攻克,應全力救援烏巢,若那里糧草被焚,大家都將成為俘虜。袁紹固執已見,置烏巢于不顧,只派少數兵力援助淳于瓊,仍督率部眾強攻曹營,不能攻克。當增援的袁軍迫近烏巢時,曹操堅持拒絕部下分兵阻擊的建議,嚴令士兵拼死沖殺,全力攻破淳于瓊營寨,斬殺淳于瓊,將屯積的全部糧草和車輛焚毀。曹操令割掉干余被俘士兵鼻子及所獲全部牛馬的唇舌,向袁援兵示威,袁軍將士甚為恐懼,旋即被擊潰。曹軍乘勝還師。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至官渡前線,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張?因受誣陷而與將軍高覽臨陣反叛,燒毀軍械,向曹操投降。

至此,袁紹大軍急驟崩潰,官渡戰勢急轉直下,曹軍士氣大振,取得了決戰勝利。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第十九計按語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陽中之陽也,銳不可當;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勢也,陰中之陰也,近而無害;故力不可當而勢猶可消。尉繚子曰:“氣實則斗,氣奪則走!泵鎶Z氣之法,則在攻心,昔吳漢為大司馬,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有傾乃定。乃選精兵反擊,大破之:此即不直當其力而撲消其勢也。宋薛長儒為漢、湖、滑三州通判,駐漢州。州兵數百叛,開營門,謀殺知州、兵馬監押,燒營以為亂。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長儒挺身徒步,自壞垣入其營中,以福禍語亂卒日:“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脅從者立于右!”于是,不與謀者數百人立于右;獨主謀者十三人突門而出,散于諸村野,尋捕獲。時謂非長儒,則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奪氣之用也;蛉眨簲撑c敵對,搗強敵之虛以敗其將成之功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30463.html

相關閱讀: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