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新舊唐書?高適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舊唐書?高適傳原文

高適者,渤海?人也。父從文,位終韶州長史。適少?落,不事生業,家貧,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給。天寶中,海內事干進者注意文詞。適年過五十,始留意詩什,數年之間,體格漸變,以氣質自高,每吟一篇已,為好事者稱誦。宋州刺史張九皋深奇之,薦舉有道科。時右相李林甫擅權,薄于文雅,唯以舉子待之。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河西節度哥舒翰見而異之。表為左驍衛兵曹,充翰府掌書記,從翰入朝,盛稱之于上前。   祿山之亂,征翰討賊,拜適左拾遺,轉監察御史,仍佐翰守潼關。及翰兵敗,適自駱谷西馳,奔赴行在,及河池郡,謁見玄宗,因陳潼關敗亡之勢曰?"仆射哥舒翰忠義感激,臣頗知之,然疾病沉頓,智力將竭。監軍李大宜與將士約為香火,使倡婦彈箜篌琵琶以相娛樂,樗?飲酒,不恤軍務。蕃渾及秦、隴武士,盛夏五六月于赤日之中,食倉米飯且猶不足,欲其勇戰,安可得乎?故有望敵散亡,臨陣翻動,萬全之地,一朝而失。南陽之軍,魯炅、何履光、趙國珍各皆持節,監軍等數人更相用事,寧有是,戰而能必勝哉?臣與楊國忠爭,終不見納。陛下因此履巴山、劍閣之險,西幸蜀中,避其蠆毒,未足為恥也。"玄宗嘉之,尋遷侍御史。至成都,八月,制曰:"侍御史高適,立節貞峻,植躬高朗,感激懷經濟之略,紛綸贍文雅之才。長策遠圖,可云大體;讜言義色,實謂忠臣。宜回糾逖之任,俾超諷諭之職,可諫議大夫,賜緋魚袋。"適負氣敢言,權幸憚之。   二年,永王?起兵于江東,欲據揚州。初,上皇以諸王分鎮,適切諫不可。及是永王叛,肅宗聞其論諫有素,召而謀之。適因陳江東利害,永王必敗。上奇其對,以適兼御史大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詔與江東節度來?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亂,會于安州。師將渡而永王敗,乃招季廣琛于歷陽。兵罷,李輔國惡適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幾,蜀中亂,出為蜀州刺史,遷彭州。劍南自玄宗還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節度,百姓勞敝,適因出西山三城置戍,論之曰:"劍南雖名東西兩川,其實一道。自邛關、黎、雅,界于南蠻也;茂州而西,經羌中至平戎數城,界于吐蕃也。臨邊小郡,各舉軍戎,并取給于劍南。其運糧戍,以全蜀之力,兼山南佐之,而猶不舉。今梓、遂、果、閬等八州分為東川節度,歲月之計,西川不可得而參也。而嘉、陵比為夷獠所陷,今雖小定,瘡痍未平。又一年已來,耕織都廢,而衣食之業,皆貿易于成都,則其人不可得而役明矣。今可稅賦者,成都、彭、蜀、漢州。又以四州殘敝,當他十州之重役,其于終久,不亦至艱?又言利者穿鑿萬端,皆取之百姓;應差科者,自朝至暮,案牘千重。官吏相承,懼于罪譴,或責之于鄰保,或威之以杖罰。督促不已,逋逃益滋,欲無流亡,理不可得。比日關中米貴,而衣冠士庶,頗亦出城,山南、劍南,道路相望,村坊市肆,與蜀人雜居,其升合斗儲,皆求于蜀人矣。且田士疆界,蓋亦有涯;賦稅差科,乃無涯矣。為蜀人之計,不亦難哉!

新唐書?高適傳原文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土、宋間,宋州刺史張九皋奇之,舉有道科中第,調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衛兵曹參軍,掌書記。祿山亂,召翰討賊,即拜適左拾遺,轉監察御史,佐翰守潼關。翰敗,帝問群臣策安出,適請竭禁藏募死士抗賊,未為晚,不省。天子西幸,適走間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義有素,而病奪其明,乃至荒踣。監軍諸將不恤軍務,以倡優蒲?相娛樂,渾、隴武士飯糲米日不厭,而責死戰,其敗固宜。又魚炅、何履光、趙國珍屯南陽,而一二中人監軍更用事,是能取勝哉?臣數為楊國忠言之,不肯聽。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恥!钡垲h之。俄遷侍御史,擢諫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帝以諸王分鎮,適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肅宗雅聞之,召與計事,因判言王且敗,不足憂。帝奇之,除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詔與江東韋陟、淮西來?率師會安陸,方濟師而王敗。李輔國惡其才,數短毀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未幾未幾蜀亂,出為蜀、彭二州刺史。始,上皇東還,分劍南為兩節度,百姓弊于調度,而西山三城列戍。適上疏曰:“劍南雖名東、西川,其實一道。自邛關、黎、雅以抵南蠻,由茂而西,經羌中、平戎等城,界吐蕃。瀕邊諸城,皆仰給劍南。異時以全蜀之饒,而山南佐之,猶不能舉,今裂梓、遂等八州專為一節度,歲月之計,西川不得參也。嘉陵比困夷獠,日雖小定,而痍?未平,耕紡亡業,衣食貿易皆資成都,是不可得役亦明矣?啥愘x者,獨成都、彭、蜀、漢四州而已,以四州耗殘當十州之役,其弊可見。而言利者,枘鑿萬端,窮朝抵夕,千案百牘,皆取之民,官吏懼譴,責及鄰保,威以罰?,而逋逃益滋。又關中比饑,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地入有訖,而科斂無涯,為蜀計者,不亦難哉!又平戎以西數城,皆窮山之顛,蹊隧險絕,運糧束馬之路,坐甲無人之鄉。為戎狄言,不足利戎狄;為國家言,不足廣土宇。柰何以彈丸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若謂已戍之城不可廢,已屯之兵不可收,愿罷東川,以一劍南并力從事。不爾,非陛下洗蕩關東清逆亂之意也。蜀人又擾,則貽朝廷憂!钡鄄患{。

梓屯梓屯將段子璋反,適從崔光遠討斬之。而光遠兵不戢,遂大掠,天子怒,罷光遠,以適代為西川節度使。廣德元年,吐蕃取隴右,適率兵出南鄙,欲牽制其力,既無功,遂亡松、維二州及云山城。召還,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永泰元年卒,贈禮部尚書,謚曰忠。古

適尚適尚節義,語王霸袞袞不厭。遭時多難,以功名自許,而言浮其術,不為?紳所推。然政寬簡,所?,人便之。年五十始為詩,即工,以氣質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輒傳布。其詒書賀蘭進明,使救梁、宋以親諸軍,與許叔冀書,令釋憾;未度淮,移檄將校,絕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為義而知變。

舊唐書?高適傳翻譯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他年輕時候潦倒失意,不置辦家產。后來客居在梁州、宋州一帶。宋州刺史張九皋認為他是個奇才,推舉他參加有道科考試,他考中了。調任封丘尉,他不滿意,便離開了。后客居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上表舉薦他為左驍衛兵曹參軍,掌書記。

安祿山叛亂,玄宗征召哥舒翰討伐叛賊,任命高適為左拾遺,后轉任監察御史,輔佐哥舒翰守潼關。哥舒翰兵敗,玄宗問群臣有什么好辦法,高適請求用盡宮中收藏的珍寶招募勇士抗擊賊寇,為時還不晚;实畚醇涌紤]。安祿山兵逼西安,玄宗向西逃難,高適從小路追趕,在河池追上他,于是進言:“哥舒翰平素忠義,因為生病使他不能明斷,才導致失敗。督率軍隊的各位將領不關心軍務大事,每天以歌舞賭博相娛樂,渾州、隴州兩地的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飯食,而且不能吃飽,要求這樣的軍隊去拚死作戰,失敗當然就是很自然的事。另外,魚炅、何履光、趙國珍屯軍南陽,而一兩個太監在監督軍隊時又大權獨攬,這樣怎能取勝?我多次向楊國忠說到這些事,他不肯聽。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難,不值得深以為恥!毙诜浅Y澩恼f法。

高適不久遷任侍御史,后來又提拔為諫議大夫,他率性敢言,權貴近臣都害怕他。玄宗打算用諸位王子分別鎮守各地,高適極力反對。不久永王叛亂,肅宗早就聽說高適有才能,于是召見他一起商議大事,高適就斷言永王將要失敗,不值得憂慮。肅宗覺得他是一個奇才,任命他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命令他和江東的韋陟、淮西的來?率領軍隊在安陸會師。軍隊正在渡黃河時,永王就已經失敗了。李輔國嫉妒高適的才能,在皇上面前多次詆毀高適,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適太子少詹事。

梓屯守將段子璋反叛,高適跟隨崔光遠去征討并斬殺了段子璋。然而崔光遠沒有約束好士兵,士兵大肆搶掠百姓,皇帝非常生氣,把崔光遠撤了,用高適取代他做西川節度使。廣德元年,吐蕃奪取了隴右,高適率兵到南鄙,想牽制吐蕃的兵力,但最后沒有立功,還把松州、維州和云山城丟掉了;实壅偎貋恚屗隽诵滩渴汤、左散騎常侍,封他為渤?h侯。高適在永泰元年去世,朝廷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謚號“忠”。

高適崇尚氣節道義,喜歡滔滔不絕地談論王霸大業。他生逢亂世,一生以建功立業作為理想追求,但實際能力不足以實現理想,因此,不被官員們所推重。但是他為政寬容簡明,每到一地任職,大家都覺得很方便。他五十才開始寫詩,一開始就寫得好,他也很滿意自己的詩有氣質。他每寫完一篇,當時的人就將其作品傳播開來。他寫信給賀蘭進明,建議急速援久梁州、宋州,以親近各軍;寫信給許叔冀,告知要消除對他人的怨恨,共同援救梁州、宋州;渡淮河前,他在給各將校的公文中,告訴他們同永王斷絕關系,以表明自己清白無辜。當時上層社會都認為他是合乎道義并且是了解時局變化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798846.html

相關閱讀: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