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盛唐詩人的《垂老別》
四郊未安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動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賞析
一開頭,人就把老翁放在“四郊未寧靜”的時代的騷亂氛圍中,讓他流露出“垂老不得安”的遭受和心境,語勢低落,給人以沉郁壓制之感。他感慨著說:“子孫都已在戰斗中就義了,剩下我這個老頭,又何必必定要茍活下來!”話中飽蘊著老翁深重的悲思。戰火迫近,官府要他上火線,于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顫巍巍地跨出了家門!巴墩瘸鲩T去”,筆鋒一振,暗示出主人公是一個深明大義的白叟,他曉得在這個多災的時代應當怎樣做。然而他畢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兵士看到這番情景,不能不為之感嘆唏噓!巴袨樾了帷,就勢跌落,從側面襯托出這個已處于行將就木的老翁的悲苦運氣!靶矣醒例X存,所悲骨髓干!毖例X完好無缺,闡明還能夠敷衍前線的艱難生活,表現出老翁的頑強;骨髓即將榨干,又使他不由得悲憤難已。這里,語氣又是一揚一跌,崎嶇地展現了老翁內心龐雜的矛盾和變化。“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弊鳛槟凶訚h,老翁既已披上戎裝,那捐軀無反顧,離別主座慷慨動身了。語氣顯得高昂起來。
接下去,就呈現了全詩最動人心魄的描寫:臨離家門的時候,老翁原想瞞過老妻,來個不辭而別,好省去無窮的傷心。誰知走了不多少步,迎面卻傳來了老妻的悲叫聲。他獨一的親人已哭倒在大路旁,破爛的單衫正在寒風中瑟瑟抖動。這忽然的發明,使老翁的心不禁一下子壓縮起來。接著就開展了老夫妻間強抑悲痛、相互憐愛的催人淚下的心理描寫:老翁明知生離就是死別,還得上前去扶持老妻,為她的孤寒無靠吞聲飲泣;老妻這時已哭得淚流滿面,她也明知老伴這一去,十成是回不來了,但還在那里啞聲叮嚀:“到了前方,你總要自己珍重,盡力加餐呀!”這一小節細膩的心理描述,在構造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仁慈凄惻、愁腸寸斷、難舍難分的情狀,描繪得鞭辟入里。正如吳齊賢《杜詩論文》所說:“此行已成死別,復何顧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己之死,而又傷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猶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己之寒,而悲我之死也!本科渌愿腥耍怯捎谠娙税选皞浜、“勸加餐”這類生涯中極其尋常的同情勸慰語,分辨放在“是死別”、“必不歸”的極不尋常的特定背景下來表示。再加上無可奈何的“且復”,迥出人意的“還聞”,層層跌出,波折狀寫,便收到了觸目驚心的藝術后果。
“土門”以下六句,用寬心語重又振起。老翁究竟是剛強的,他很快就意識到必需從面前悲涼的氣氛中擺脫出來。他不能不從大處著想,進一步安慰老妻,也仿佛在撫慰本人:“這次保衛河陽,土門的防線仍是很牢固的,敵軍要超出黃河上杏園這個渡口,也不是那么輕易。情形跟上次鄴城的潰敗已有所不同,此去縱然一逝世,也還早得很哩!人生在世,總不免有個聚散離合,哪管你是年輕還是年邁!”這些故作靈通的寬慰話語,固然帶有強自抖擻的象征,不能完整粉飾老翁心坎的抵觸,但也道出了濁世的真情,多少能減輕老妻的悲哀!皯浳羯賶讶眨t回竟長嘆!毖劭淳鸵謩e了,老翁不禁又回憶起年青時候渡過的那些太素日子,不免彷徨感慨了一陣。情思在這里稍作抑揚,為下文再掀波濤,預為鋪墊。
“萬國”以下六句,老翁把話頭進一步引向事實,發出悲憤而又大方的呼聲:“睜開眼看看吧!現在天下到處都是征戰,戰火燃遍了山岡;草木叢中披發著積尸的惡臭,庶民的鮮血染紅了遼闊的山川,哪兒還有什么樂土?咱們怎敢只想到自己,還老在那里遲疑?徨?”這一小節有兩層意思。一是真切而廣闊地展開了時期生活的畫面,這是江山粉碎、國民涂炭的實在寫照。他告知老妻:世間的災害并不僅是來臨在他們兩人頭上,話中有話是要想開一些。一是面對兇橫的敵人,他們不能再徘徊了,與其束手就擒,還不如撲上前去拼一場。通過這些既形象活潑又概括集中的話語,詩人塑造了一個正派的、開朗大度而又富有愛國心的老翁形象,這在中國詩史上還未幾見。從詩情發展的脈絡來看,這是一大振起,難舍難分的局勢終將停止了。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訣分離去的時候,老翁突然感到五內有如崩裂似的苦痛。這不是尋常的告別,而是要分開生于斯、擅長斯、老于斯的故鄉。長期患難與共、冷暖相干的親人,轉霎時就要見不到了,此情此景,老翁難以蒙受。情感的閘門再也把持不住,淚水匯聚成人間的深悲巨痛。這一結尾,情思大跌,卻蘊蓄著豐富深長的意境:獨行老翁的前程將會怎么,被扔下的伶丁伶仃的老妻將否陷入絕境,倉促莫測的戰局將怎樣發展變更,這所有都將留給讀者去領會、設想和考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479.html
相關閱讀:塞下曲?秋風夜渡河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昌齡古詩
《燕歌行》譯文注釋_《燕歌行》點評_高適的詩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原文_翻譯和賞析_陸游古詩
雁門太守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賀古詩
關山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