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Win Wenger,Image-Stream發明者,加速學習、大腦開發等領域的先驅
翻譯:蔡俊杰 師兄
校對:阿扁
一直以來,有這樣一種“科學事實”:每3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無法“獲得影像”從而進行視覺化。
根據我們的經驗,學員在使用下述的備選方法后,仍然無法“獲得影像”(從而無法享受形象思維帶來的益處)的概率低于千分之一。
補充:忘了說一點——本文作者過去也是那些“完全無法進行視覺想象”的人之一,直到通過一些訓練方法(比這里講述的難得多的方法),他終于能夠“用思維的眼睛看到影像”并且能夠形象化思考。
他發現形象化思維真的非常,非常的有用,于是他開始將這些方法傳授給別人——起初是用之前別人教給他的訓練方法。遺憾的是那些方法對很多人不起作用。
如何才能讓大家得到視覺想象的能力?在總結視覺化學習過程的經驗后,本文的作者親身嘗試過一個又一個的訓練方法。
其中一個是最有效的,就是在Image-Streaming的時候使用 “他人協助技巧”。
通過他人協助的技巧開始進行Image-Streaming:使用這些技巧你當然需要一個現場的搭檔,并按照下面的指示進行。
通常情況下,你只需要簡單地閉上眼睛,注意并且描述任何出現的影像。
任想象馳騁,不斷描述出現的各種景象。
但是,對于一些人來說,那種自發的,持續的過程很難被意識察覺到,因此需要使用“他人協助技巧”。
雖然想象力會持續的發揮作用,但是有些影像會比其他一些更加的明顯,這時,你會做出一些微弱的反映從而被旁邊的旁觀者注意到。
這些小反映是“注意力集中的跡象”,因為只有你在注意到某種刺激時,才會做出這些反映。
不管何時,觀察這些跡象的同伴都可以輕輕地提問:“現在你意識到了什么?”------直到被提問者明白他/她已經看到了什么東西,這樣可以引發Image-Streaming的描述過程。
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使這些跡象變得更加明顯,讓沒經過訓練的旁觀者也能夠注意到它們,然后在恰當的時候向你提出以上類似的問題。
a.當你注意到什么東西時,摒住呼吸。
如果Image-Streamer被提示緩慢的,流暢的,連續的呼吸,那么稍微的停頓都可以被察覺到。這種停頓便是向Image-Streamer發問的最好時機:“現在你意識到了什么?”。
b.如果Image-Streamer一直閉著眼睛,旁觀者注意到他/她眼皮底在運動,問他/她在看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眼皮底的運動才是值得我們重視的,而不是眼皮的跳動。
當你注意到上述眼睛的運動,就問Image-Streamer,“你現在意識到了什么?”不管你覺得發生了哪種跡象,不要猶豫,提出這個問題。
同時,如果正在進行Image-Streaming的那一方注意到了什么影像,也不要猶豫,開始描述它們,不必等待旁觀者問你現在意識到了什么。
一旦你注意到了什么,Image-Streamer要盡可能多地描述出細節,必要時甚至可以刻意的去編造出一些細節,以順利地啟動Image-Stream。
除非影像流的過程經常中斷,旁觀者不要提問,以避免減慢或打斷Image-
越來越多的影像將會出現,過一會兒,進行Image-Streaming的那一方便可以成為一個準確的報道者,將越來越有意義,獨特的內在知覺描述出來。
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備選的技巧:如果你嘗試了10分鐘這種閉眼呼吸,他人觀察你注意力集中跡象的方法后,還是得不到內在的感覺,體驗到“圖像”,那么使用下面提到的其他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udu/9867.html
相關閱讀:影像閱讀步驟五:高速閱讀
懸頁的相關知識
影像閱讀和Image Streaming
我與影像閱讀的結緣
10倍速影像閱讀法--要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