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具嬰兒恐龍骨骼化石被認為死亡時不超過1歲,研究人員認為它的體長僅為1米,體重僅為1.3公斤。但是這種嬰兒恐龍成年后會形成龐然大物,與體長5米的單脊龍相媲美,它是一種頭部長著較長骨冠的獸腳亞目恐龍。研究人員指出,更重要的是,它們很可能是一種食肉恐龍,以蜥蜴、哺乳動物和鱷魚目動物為食。
它被命名為“趙氏敖閏龍”,這個名字源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西海龍王敖閏?茖W家指出,它們生活在1.61億年前侏羅紀末期,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在中國西北部挖掘發現的。
喬治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于2006年在中國新疆石樹溝兵團發現這種恐龍化石,趙氏敖閏龍是迄今發現的第4種虛骨龍,是一種雙腿直立行走的食肉恐龍。這些保存完好的恐龍骨骼化石歷史可追溯至侏羅紀中晚期,該時期恐龍的體型生長到龐然大物,并在陸地生態系統占據統治地位。
克拉克指出,最初我們挖掘發現恐龍的腿骨,同時也吃驚地發現頭骨也掩埋在巖石中。通過近距離研究分析,發現這具恐龍骨骼并未發育完全。我們可以在顯微鏡下詳細觀察趙氏敖閏龍的骨骼,結果表明它死亡時不足1歲,是在溪流岸邊死亡的。目前,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系統古生物學》雜志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633.html
相關閱讀:
盤點最神秘丑陋的遠古動物:比恐龍更奇異
蘇州虎丘發現縱跨六朝古墓群
浙江慈溪工地發現元代古沉船 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考古人員根據盜墓賊線索發現精美唐代壁畫 技法嫻熟水平高超
長沙挖出西漢貴族墓 出土劍戈未生銹仍鋒利
蘇州虎丘發現縱跨六朝古墓群
浙江慈溪工地發現元代古沉船 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考古人員根據盜墓賊線索發現精美唐代壁畫 技法嫻熟水平高超
長沙挖出西漢貴族墓 出土劍戈未生銹仍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