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3月30日消息,恐龍(Dinosaur)是指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一類爬行類動物,支配全球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今日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有關恐龍之最。
世界上最早發現恐龍的人:英國醫師曼特爾。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瑪麗安發現了一些嵌在巨石中的巨大牙齒,曼特爾醫師研究認為,這些牙齒應該為某種龐大爬行動物所有。他將這種不知名的動物命名為禽龍,這也是世界科學史上最早對恐龍的記載。
世界上發現恐龍屬種最多的國家:美國,有64屬(彼此相似的動物,在生物學上同劃歸一個“屬”)。另外,發現恐龍屬種較多的國家有蒙古國發現40屬;中國發現36屬;加拿大發現31屬;英國發現26屬;阿根廷發現23屬。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體型最龐大陸生生物:草食性蜥蜴腳亞目恐龍。腕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腕龍重約70噸,身長22米,站起來足足有12米。最近人們又挖掘出體型比腕龍更大的恐龍化石——巨龍和超龍。根據推算,超龍比腕龍大三分之一,生前可能有20頭大象那么重。
小型肉食性恐龍美頜龍:體重可能還不及一只貓重。
最完整恐龍殘骸
鴨嘴龍(Hadrosaur)
2000年,在美國北達科他州,17歲的青年利森在叔叔的農場,發現了一種稱為鴨嘴龍(Hadrosaur)的化石;科研人員近來認定這可能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恐龍殘骸,他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達科他”,并找人依據現有資料給它繪制一幅原貌圖。食草的鴨嘴龍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用兩條后腿走路,體重接近4500公斤。據推測,鴨嘴龍的肌肉比科學家原先以為的發達,跑得可能比人們原先以為的還快。該具殘骸有些部分像木乃伊一樣“風干”了,皮膚和骨骼變成化石,但有些生理組織保存很好,大片皮膚上還可見鱗狀花紋,摸起來好像真恐龍。
最老的恐龍胚胎化石
巨椎龍(Massospondylus)復原圖
研究人員在來自南非的幾枚恐龍蛋中發現了胚胎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大約是在侏羅紀的1.9億年前,這比過去發現的老得多,過去發現的化石的年代多是白堊紀。Robert Reisz和同事報告說,這些胚胎的特征表明它們是巨椎龍(Massospondylus)。這類原細顎龍成年后身長大約5米,有長的脖子和短的頭,它們有兩足運動的能力和形體。但是這些胚胎有相對大的前肢和頭,水平的脖子和短尾巴,這意味著它們孵化時是四足的。后來的四足蜥腳類動物也許是由保存了早期發育狀態的這類動物進化而來的。發現的胚胎化石的形體比例,包括大的頭,意味著剛剛孵化的恐龍不能很有效地行動。作者也沒有發現牙齒的證據,所以孵化后的幼龍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撫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527.html
相關閱讀:
還沒登上火星,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如何飛出太陽系
日本研發太陽能胸罩:可對手機和MP3充電
樸槿惠第二期內閣成立 大幅啟用親信加強掌控
改變世界的逆天發明:中國竟占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