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球生命誕生機制 科學家欲月球搜尋隕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近日,科學家們提出一種設想,一個物理學家小組模擬了當一塊巖石高速撞擊月球的情景,并觀察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有微生物能夠在此過程中幸存下來。他們表示,如果能在月面上找到一些線索,那將幫助專家們一瞥我們這顆星球上最早期生命的誕生機制。

  在地球上發現的很多隕石,其來源是月球和火星上發生的撞擊事件。這也暗示,在這些不同的天體之間會有一些碎塊被拋來拋去。明白了這一點,科學家們開始思考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來自地球上巖石是否可能會被拋射到月球上并完好的保存下來?

  英國肯特大學的馬克·布切爾教授(Mark Burchell)領導了這項實驗。他們想要通過實驗了解一種藻類(硅藻)是否能夠承受從地球飛向月球的旅程。


  含有硅藻化石的巖石粉末被摻入水并凍結成冰塊,以此制成“人造隕石”。隨后,研究小組將這些“人造隕石”以每秒500米以及每分鐘5公里的高速射向水面,以此模擬巖石穿越地-月空間并擊中月球表面的過程。有關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于《皇家學會哲學匯刊A》。

  盡管此次試驗的結果是沒有一點化石在劇烈的撞擊中幸存下來,但研究人員仍然找到了這些化石的部分碎屑。他們認為這一點可以證明微小得到化石殘骸是可能存在于墜落月面的隕石當中的。

  布切爾教授認為有少量碎屑被保存下來本身便非常令人感到振奮,他認為掉落在月面上的隕石應當會比落到地球上隕石保存情況要好一些,因為月面上的地質活動相對較少。他說:“即便你只是找到了一些碎屑,這也是一個極好的時機,暗示那里或許有著你前所未見的東西。”

  他另外還表示,如果能夠對這些找到的微小碎屑進行年代測定,那將有望提供有關早期地球上生命誕生的線索。

  然而,盡管此前已經有了那么多的月球著陸,甚至是載人登月和無人取樣返回任務,但迄今人們還從未在月面上找到過任何來自地球的隕石。

  根據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克里斯坦·科博爾(Christian Koeberl)教授的說法,由于地球濃密的大氣層以及強大的重力場,隕石要想逃脫是非常困難的,然而這樣的情況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發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745.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