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宇宙十大恒星之最 紅超巨星體積是太陽十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10月14日消息,滿天星晨在我們人類的眼中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在很久以前認為太陽就是最大的,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宇宙中那些宇宙之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古老恒星

  最古老的恒星形成于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星光評估恒星年齡。迄今觀測發現最古老的恒星是SMSS J031300.36-670839.3,是今年2月發現的,預計它已有136億年歷史?茖W家分析稱,或許還存在更多古老恒星,畢竟紅矮星壽命可達到10萬億年。

  最易變化的恒星

  從地球角度進行觀測,許多恒星存在著亮度變化,它們被稱為“變星”。天體物理學教授科爾-赫利爾稱,最易變化的恒星是激變變星,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亮度可增加至100倍,然后逐漸減弱。

  移動速度最快的恒星

  2005年,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沃倫-布朗宣稱,發現一顆超速運行的恒星,它正在離開銀河系,將不再返回銀河系。它被命名為SDSS J090745.0+024507,布朗稱它為“流浪恒星”。

  最瘋狂的恒星形式

  黑洞不是恒星,卻是恒星殘骸形式,它是恒星引力非常強大足以克服所有作用力,最終導致它崩潰形成一個點質量。黑洞是非零質量,但是零體積,理論上具有無限密度,一些星系中心的黑洞質量相當于數百億倍太陽。此外,環繞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物質變得非常明亮,有時比星系恒星更亮。

  最強烈發光爆炸的恒星

  最高能量光子叫做伽馬射線,產生于核爆炸,通常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僅為幾毫秒至幾秒。天文學家稱,這種現象源自大質量恒星爆炸(超新星或者極超新星),許多伽馬射線源自磁星,這是一種擁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其它伽馬射線源自兩顆中子星合并過程,或者中子星變為黑洞過程。

  體積最大的恒星

  紅超巨星多數時間內體積較小,直至它們耗盡氫氣發生聚變,會變得更加熾熱,體積膨脹。太陽將最終耗盡氫氣逐漸膨脹,但僅成為紅巨星。對于演變為紅超巨星的恒星而言,它們質量至少是太陽10倍。紅超巨星狀態非常短暫,通常是幾千年至10億年。迄今發現最大恒星是心大星A和參宿四。

  最明亮的恒星

  最明亮的恒星傾向于較大質量,目前沃爾夫-拉葉星最明亮,意味著它們熾熱,強烈的恒星風席卷了大量表面物質,同時,它們生命非常短暫。當前最明亮恒星的頭銜是R136a1,發現于2010年。其亮點是太陽的870萬倍,質量是太陽的265倍。

  最暗淡的恒星

  最暗淡的恒星是什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清楚地知道“最暗淡恒星”的定義,距離地球越遠,則看上去就更加暗淡,因此我們需要排除距離因素,只是簡單地測量其光度,或者說觀察恒星釋放光子的強度。迄今觀測最寒冷、亮度最低的恒星是紅矮星2MASS J0523-1403。

  最與眾不同的恒星

  一些類型恒星非常獨特,卻不一定擁有極值屬性,例如:Thorne-Zytkow天體。科學家認為,這是中子星旋轉進入紅巨星或者超大星內核區域形成的。近期發現的一顆Thorne-Zytkow天體是兩個大型黃色恒星彼此近軌道運行,表面物質逐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類似巨大花生的結構。

  最長壽的恒星

  恒星可以存在多久呢?定義恒星壽命通常是以多久進行核聚變反應,因為核聚變反應結束之后恒星殘骸物質將分散開來,因此較少質量的恒星,壽命越長。當前模型評估數據表明,最小的紅矮星的壽命可達到10萬億年,相比之下太陽的壽命大約100億年,這樣的紅矮星通常質量僅是太陽的7.5-5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9916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