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天文學家發現三顆適宜宜居的星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三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恒星Gliese 667c大概是太陽質量的三分之一,有五到七顆行星在其中,其中有三個被認為是“超級地球”,并且都比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要大,比天王星和海王星等氣態巨行星要小。最重要的是,這些“超級地球”是圍繞著溫度適合形成液態水的宜居帶運行的。

  華盛頓大學的天文學家羅里·巴爾內斯在報告中說,這些行星表層堅實,可能像地球一樣有大氣層,而不是像木星那樣。這個發現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在于,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三個有巖石或海洋的星球圍繞著同樣一顆恒星。他們認為,距離地球22光年的Gliese 667c和它的兩顆伴星和太陽系最為接近,可能會存在地外生命。

  由于Gliese 667c質量比太陽小,溫度也比太陽低很多,它的可居住地帶就更加緊密。同時也意味著,“超級地球”繞它公轉一周有可能只需要20到100天。天文學家懷疑這些行星受到的引力會比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更大。

NASA疑太陽系外或存液態水星球

  據國外媒體報道,NASA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發現了兩個新的恒星系統,在它們的可居住帶上存在三顆“超級地球”,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茖W家將這兩個行星系統命名為開普勒-62和開普勒-69,其中開普勒-62擁有五顆行星,開普勒-69擁有兩顆行星。更令人驚訝的是開普勒-62系統中兩顆行星位于可居住帶上,科學家將其編號為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圖中顯示了兩顆巨大的行星想象圖,最大的一顆為開普勒-62f,距離主恒星較遠并且被冰覆蓋,而另外一顆為開普勒-62e,距離主恒星較近,其表面被厚密的云層覆蓋。

  開普勒-62系統中行星編號分別為62b、62c、62d、62e、62f,開普勒-69則為69b和69c,其中62e、62f和69c是超級地球,開普勒-62f只比地球大40%左右,是系外可居住帶上特征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其可能是一顆巖質行星。開普勒-62e的軌道位于可居住帶的內緣上,其比地球大了60%左右。開普勒-69c的體積與地球相當,天文學家對該行星的組成并不太確定,通過觀測發現該行星的軌道周期類似于金星,這三顆比地球稍大的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但科學家并不清楚這些天體上是否有生命信號。

  這項發現為探索太陽系周圍的行星世界又邁進了一步,根據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約翰·格倫斯菲爾德介紹:“開普勒探測器已經橫空出世,在太陽系周圍恒星系統中的可居住發現行星是個好消息,這里或將是我們未來的家。”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可同時對超過15萬顆恒星進行觀測,其任務是發現可居住帶上的類地行星,而開普勒-62e則是這些可居住區內發現的第一顆行星,其軌道周期為122天。開普勒-62F軌道周期為267天,其特征與巖質行星類似,科學家不久后將估算出它的質量。

  圖2中顯示了開普勒-69系統與太陽系行星軌道半徑對比,可以看出開普勒-69c處于可居住帶上,該系統位于2700光年外的天鵝座方向上,其主恒星與太陽相似,屬于同一類G型主序星。開普勒-69c的體積僅比地球大70%,這意味該行星是類太陽恒星可居住帶上發現的最小行星之一。正是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的觀測,使得行星探索發現重新被點燃,地球并不是宇宙中的一顆特殊行星。

  在開普勒-62系統中,開普勒-62b,開普勒-62c和開普勒-62d的軌道半徑較短,并且它們距離其主恒星較近,軌道周圍分別為5天、12天和18天,顯然這些行星表面的環境不太理想,炙熱高溫無法使得液態水存在。另外兩顆行星,即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則處于可居住帶上,這樣開普勒-62系統就擁有五大行星,主恒星體積僅為太陽的三分之二,亮等為太陽的五分之一,年齡為70億年左右,比我們的太陽稍大,位于距離地球大約1200光年的天琴座方向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科學家發現開普勒-62恒星系統與太陽系類似,可居住帶上擁有兩顆行星,即62e和62f,其體積也與地球相差不多,科學家下一步將通過過境行星對恒星亮等的影響推算其大小,目前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已經通過凌日法發現了大約2740顆候選行星,已經確認了122顆行星的身份。

  在早期開普勒任務中,發現的系外行星以大型氣態行星為主,它們都在非常接近恒星的軌道上運行,被稱為熱木行星,由于它們體積較大,軌道周期較短,因此很容易被探測到。隨著開普勒項目的繼續深入,可居住區內的系外行星逐漸被發現,尤其是這個軌道上的類地行星被科學家更多地關注。對于新發現的三顆系外行星,開普勒-62e被認為具備了液態水存在的軌道條件,如果它被確認存在巖質表面,那么這將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7875.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