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站在濕地中捕食
國際在線專稿:中生代三疊紀出現在地球上的翼龍,可能是最早、也是最大的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然而英國科學家們最新研究發現,翼龍并不總是在空中飛,它們更喜歡在陸地上捕食。很多時候,它們會像鶴或者犀鳥那樣,站在水中捕食。
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了一種生活在2.3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神龍翼龍(azhdarchids),它們的翼展長達10米,像長頸鹿那樣高。科學家們曾經推測,這種翼龍可能像今天的海鷗或者鵜鶘那樣,張開翅膀猛然掠過水面,捕食魚類。
翼龍的身高和長頸鹿差不多
可是馬克?威特和達爾文?納伊斯將神龍翼龍化石與現代鳥類進行了對比,解剖它們的化石骨骼,并對留下的腳印進行分析后發現,神龍翼龍更像今天的鶴或者犀鳥,它們站在水中或者泥漿中捕食。狐貍大小的獵物最適合它們,因為它們可以一口吞下。
對于神龍翼龍的捕食方式,科學界已經爭論了很久。起初,這種恐龍被描述成像禿鷹一樣的“清道夫”;后來發現它們竟然是泥漿中的“獵手”,它們長長的喙非常適合在濕地環境中尋找獵物;現在,科學家們發現它們竟然能夠像鶴那樣站在水中抓捕魚類。
此外,威特和納伊斯還發現,神龍翼龍在地面上停留的時間很長,可能比其它恐龍更善于行走。神龍翼龍的食量很小,它們的頸還是斜的,這是因為它們需要不停地抬高、降低喙造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7899.html
相關閱讀:
重慶元代古墓發現罕見神秘彩繪火炬
河北涉縣出土兩件金代精美“瓷枕”和大量文物
埃及驚現1500年前木乃伊墳墓 有上百萬具尸體
古羅馬寶座出土 疑為愷撒岳父所有
清代絕跡翡翠原石重現人間 重5噸或價值數十億元
河北涉縣出土兩件金代精美“瓷枕”和大量文物
埃及驚現1500年前木乃伊墳墓 有上百萬具尸體
古羅馬寶座出土 疑為愷撒岳父所有
清代絕跡翡翠原石重現人間 重5噸或價值數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