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十堰發現的“恐龍蛋”原來只是風化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昨日下午,在鄖縣楊溪鋪鎮響水橋附近一處山坡施工的王先生在工作時發現了很多奇怪的石蛋蛋,他對照書本資料發現這些極有可能是恐龍蛋化石。




  報后,記者立即趕到事發現場。“這里在修建一個養牛場,挖掘機中午在挖土時,突然冒出了不少像恐龍蛋化石的石蛋蛋,有的呈圓形,有的呈橢圓型,目前仍有一些石蛋蛋不時被挖出。”王先生一邊興奮地說,一邊從50多平方米的施工工地上,拿出前期挖出的幾枚石蛋蛋。

這些石蛋蛋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30多厘米。記者掂量了一下石蛋蛋,感覺每個石蛋蛋都很沉,但外殼密度不是很大,輕輕一敲就被打碎。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石蛋蛋大大小小共有20多枚,有的石蛋蛋被挖掘機挖破,可以清晰地看到內部有不同的層次。

16時許,挖掘機繼續施工時,施工人員在泥坎上又發現了10多枚石蛋蛋,大小、形狀都與第一次發現的相似。

隨后,記者帶著幾個石蛋蛋來到市博物館。博物館的幾位專家看后一致認為:這幾個石蛋蛋,僅是極其普通的鈣質石結核。

“這些是巖石經過球形風化后形成的蛋形石塊,通常稱之為石蛋。”市博物館副館長祝恒富肯定地說。

據介紹,巖石因內外層受熱、散熱不均,發生熱脹冷縮,就會產生球形風化。形狀不一的巖石經球形風化后,表層會不斷開裂成2到5厘米的弧形石片,待棱角不斷被磨去后,形成蛋形石塊,并將最終風化成土或沙。

市博物館考古部工作人員黃旭初說,這幾個石蛋蛋雖然從外表上看和恐龍蛋化石相似,但卻有本質上的區別,“恐龍是出現于2.51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而這些橢圓形石頭屬于新生代,二者沒有任何關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958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