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9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英國華威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在4顆白矮星周圍發現了與地球驚人相似的行星碎片?茖W家表示未來的地球可能也會像這些行星一樣,遭受被撕裂的厄運,F在,這些體積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尸體”,其中至少有一顆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鐵、鎳和硫——吞噬速度為每秒100萬公斤。
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在白矮星周圍發現了行星碎片,與地球物質極為相似
天體物理學家在行星碎片構成的塵云周圍發現了4顆白矮星。白矮星是類日恒星生命的最后階段。一旦內部的高熱原子核反應熔爐燃燒殆盡,恒星便進入這一階段。借助于哈勃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對這些白矮星的大氣化學構成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觀測。觀測結果顯示,4顆白矮星周圍的塵云中 最常見的元素是氧、鎂、鐵和硅。這4種元素在地球中的比重達到93%左右。
科學家表示這些體積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尸體”,其中至少有一顆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鐵、鎳和硫——速度在每秒100萬公斤所有。研究領導人、英國華威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鮑里斯-甘希克表示,我們的太陽系也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出現這種白矮星吞噬行星的現象。
甘?苏f:“在變成白矮星過程中,太陽將損失大部分質量,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進一步遠離太陽。這可能導致它們的軌道趨于不穩定,發生相撞。早 期的太陽系也非常不穩定,出現行星相撞現象。相撞可能撕裂整個陸地行星,形成大量小行星,其中一些小行星的化學構成與行星星核類似。在我們的太陽系,木星將在太陽晚期演化中毫發無損地幸存下來,同時將新的或者老的小行星拋向太陽變成的白矮星。”
科學家發現4顆白矮星周圍的塵云中最常見的元素是氧、鎂、鐵和硅。這4種元素在地球中的比重達到93%左右
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塵云中存在數量極少的碳,與地球以及其他靠近太陽的多巖行星的碳極為相似。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白矮星大氣中發現行星碎片 帶來的數量極少的碳。碳的發現說明這些恒星一度擁有至少一顆多巖行星,現在已經被它們吞噬。白矮星的大氣層由氫和氦構成,大氣中的任何重元素都會被白矮星 的引力吸入星核,很難被觀測到。
此次,天文學家觀測到行星死亡過程的最后階段,它們的物質如同雨水一樣飄落,以每秒100萬公斤的速度被白矮星吞噬。觀測證據表明,這些恒星一度擁有多巖行星,后被它們撕裂并吞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513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