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漠深處的鯨魚化石 探秘鯨魚谷海洋生物化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每年的降雨量僅有幾英寸,但在埃及撒哈拉沙漠的流沙中發現了鯨魚化石。這說明5000萬年之前此地曾是一片汪洋。

  這片區域就是所謂的Wadi al-Hitan,或稱“鯨魚谷”,自從1902年首次發現以來,一直吸引著眾多游客和古生物學家。此地已經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露天博物館,距離埃及首都開羅150公里。

  鯨魚谷擁有迷人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5000萬年前此處為古地中海,占據了非洲和亞洲的大片區域。

  埃及的鯨魚谷由于其不同尋常的歷史,是古生物學研究方面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大約在5000萬年前,此處是古地中海的海底,在印度連接上大陸之前曾經橫跨亞洲非洲,推高了喜馬拉雅山脈。

  在鯨魚谷發現的鯨魚品種早已滅絕。這類鯨魚被稱作古鯨亞目(Archaeoceti),就是“古鯨魚”的意思,是鯨魚最早的祖先之一。鯨類是由陸生動物進化而來的,原先是有四肢的,這就是可以解釋為什么現在某些鯨類和海豚的髖骨旁還有殘留的腿骨。

  出土的古鯨魚化石。

  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現在鯨魚已經變成了四肢完全退化的海洋動物,而在鯨魚谷發現的古鯨亞目化石卻有完整的四肢和腳趾。

  游客們走在鯨魚谷自然保護區的戈壁灘上,沿途可以看到很多鯨魚化石。

  100多年前在此處就發現了鯨魚化石,于80年代設立了自然保護區,這個露天博物館的化石儲量非常豐富。

  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鯨魚的四肢已經退化,而在鯨魚谷發現的古鯨亞目化石仍有四肢并有腳趾。

  說明當時古鯨魚正在逐步適應海洋環境。通對對發現的鯨魚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學家描繪出了古地中海的生態學狀況。

  遠古時代洋底的砂巖和石灰巖沉積現在已經變成了沙丘,千萬年的風沙侵蝕使得保存在砂巖層的鯨魚化石逐漸顯露出來?茖W家們發現了兩種鯨魚化石,一種是龍王鯨,長約20米,還有種是矛齒鯨,體型略小。

  目前鯨魚谷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目錄。

  對鯨魚化石的研究有助于發現人類直立行走的秘密。

  1700萬年前古鯨魚在非洲河流里暢游的時候,正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關鍵時刻。古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之一——肯尼亞圖爾卡納沙漠腹地發現了現代突吻鯨遠古祖先的化石?茖W家們得出結論:當時的東非大裂谷周圍的土地正在隆起。

  這是人類進化的關鍵時刻,因為地殼運動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棲息地,我們的類人猿祖先剛開始直立行走?茖W家們認為鯨魚能游到如此內陸地區,說明當時內陸仍然非常潮濕,大片的森林還沒有形成。

  從事此項研究的南衛理公會大學的古脊椎動物學家路易斯·雅各布斯教授說到:“鯨魚擱淺在了東非的海平面上,此處已經開始森林覆蓋。”

  “隨著大陸的逐步抬高,氣候變得越來越干燥。”“靈長類適應草地和干旱,從此人類開始了直立行走。”

  通過對遠古時代的鯨魚、鯊魚和植物化石的研究,科學家們描繪出了古地中海的生態學狀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927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