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的"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和學者認為,陶寺遺址與文獻記載的堯都有相當高的契合度,陶寺遺址及陶寺文化,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到制度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核心的主要源頭之一。
陶寺遺址位于山西南部臨汾市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陶寺鎮,遺址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1978年至1985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隊與山西原臨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對陶寺遺址做了大規模發掘,獲得陶器、石器、禮樂器、裝飾品等數量繁多的精美文物,揭開陶寺遺址的神秘面紗。特別是紅銅鑄造銅鈴與類似文字符號的發現,引起海內外關注,也為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禮制研究,提供了珍貴的重要材料。
1999年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隊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合作,對陶寺遺址開始了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2002年起,陶寺遺址考古工作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延伸閱讀:
山西臨汾陶寺遺址或為堯的都城 華夏文明史將提前3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在國新辦舉行的"山西·陶寺遺址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近40年對陶寺遺址考古的重大成果: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就是堯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國"
山西陶寺遺址現類文字符號 中華文明獲新佐證
1999年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隊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合作,對陶寺遺址開始了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2002年起,陶寺遺址考古工作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2493.html
相關閱讀:
考古挖掘發現8世紀奇特尸骨 口中塞滿神秘石塊
海底下方驚險巨大城市:打撈出的東西讓人后背發涼
考古發現裝滿尿液銅瓶 疑似巫術瓶
六大化石物種證明進化論 始祖鳥半爬行“半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