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吻鯊(goblin shark):這是一種深海生物,擁有鋒利的牙齒。幸運的是,這種鯊魚對人類幾乎沒有威脅,因為它們大多數都吃海底魚類。據悉,劍吻鯊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從墨西哥灣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們的存在。
勃氏新熱?(sarcastic fringehead):這可能是最可笑的名字,但這種兇猛的小魚卻不可笑。它們以大嘴聞名,有極強的領土意識。這種魚善于伏擊,獵物包括甲殼動物。勃氏新熱?原產于美國南加州和墨西哥的巴哈(Baja)。
水熊(water bear):這是世界上最堅韌的生物。這種水棲微生物被歸類為極端微生物,意味著它們能在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無法生存的環境中生活。它們的壽命可達200年。
蜘蛛蟹(spider crab):這是外貌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它的身體上有許多觸手,而且有8條腿,還有2條長長的爪臂。通常,在英國南部和西海岸的沙子中容易發現蜘蛛蟹的蹤跡。
博比特蟲(bobbit worm):生活在溫暖海域,平均體長為1米,最長可達3米。博比特蟲將自己長長的軀體埋在泥沙中捕獵,用5條觸須探索獵物。由于其牙齒鋒利,加上攻擊速度快,獵物常被其切為兩半。
翻車魚(mola mola):這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成年翻車魚平均體重達1000公斤。它們原產于溫帶和熱帶海域。盡管體型龐大,但翻車魚幾乎僅以水母為食,對人類沒有任何威脅。
彩帶鰻魚(rainbow eel):盡管其看起來很漂亮,但卻十分有攻擊性。彩帶鰻魚體長可達1.3米,且可改變顏色與性別。
蝙蝠魚(red-lipped batfish):蝙蝠魚擁有紅色的嘴唇,而它的胸鰭可助它在海底行走。只有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深海中,才能見到它的身影。
水滴魚(blobfish):又名憂傷魚,通常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海域。因它們生活在600米到1200米的深海中,人們很難看到它們。
桶眼魚(barreleye):又被稱為幽靈魚,以凸出、桶狀的大眼睛得名。這種魚有四只眼睛,頭部透明,這意味著你可以看到它們的大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4499.html
相關閱讀:
國家地理評選全球十大瀕危動物:難以復活
流浪狗背小貓每天上街覓食 彼此相依為命
揭開海洋“外星生物”的神秘面紗:紅魔鬼美洲大赤魷
南非醫生利用針灸治愈貓咪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