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5月4日消息,雪線為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雪線上端降雪量要大于消融量,所以才會有積雪,下端則相反,無法形成常年積雪。而現在,科學家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了“天體雪線”,其位于距離我們大約175光年結霜冰凍的恒星系統中。
恒星的熱輻射作用距離有些類似地球山峰雪線的原理,位于高山一定高度之上,溫度就會變得很低,水就會被凍結,形成的雪就積累在山峰上,同理,恒星周圍也有一定的熱輻射半徑,在某個軌道距離之外,物質就會凍結成冰顆粒,比如甲烷、揮發物質等。
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在TW Hydrae類太陽恒星系統周圍發現了雪線,科學家試圖通過本項研究了解太陽系演化的早期階段,哈佛·史密森中心天體物理中心科學家認為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觀測到一顆恒星周圍的雪線,類似與太陽系早期的情景,我們可以觀測到該恒星系統的隱藏細節。
對TW Hydrae恒星系統的雪線調查,使得科學家可以發現行星、彗星乃至有機分子是如何形成的,液態水分子凝結冰凍需要一定的溫度,恒星周圍可以存在液態水的雪線,再往外就是一些諸如二氧化碳分子的雪線,還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根據分子不同的冰點,恒星周圍會出現不同物質的雪線。
在我們太陽系中,行星受到不同物質雪線的影響,揮發物質的雪線形成于原始狀態的太陽系中,因為物質的聚集凝固有助于行星的形成。太陽系中水的雪線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一氧化碳的雪線位于海王星軌道,其實科學家對一氧化碳雪線比較感興趣,有助于對空間有機化學的調查。
如果彗星的形成之處超過了太陽系的一氧化碳雪線,那么它們可能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可以將這些有機物質運送到太陽系內部,遇到液態水等適宜環境就可能演化出生命,TW Hydrae恒星系統內可能正在進行這一過程,TW Hydrae恒星系統內是否存在生命還需要更多的考察和研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79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