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生物學家近期命名的十種新恐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皮諾曹霸王龍”

  

 這種恐龍有一個非常滑稽的名字——“皮諾曹霸王龍”,它類似于童話故事中的“皮諾曹”,長著細長鼻子,嘴部長著幾個刺狀突起。事實上,它的鼻子比相同體型恐龍物種長35%,盡管它的模樣有些滑稽,但科學家認為它的移動速度非常快,能夠快速悄然接近獵物。

  Siats Meekerorum

  

  這種恐龍以印第安部落傳說中的食人怪獸命名——Siats Meekerorum,它于9800萬年前漫步在現今北美洲大陸。當時,霸王龍并未達到完全體型,“食人怪獸”會威懾當時的霸王龍。Siats Meekerorum填補了霸王龍崛起之前大約3500萬年的空白時間,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探索恐龍進化歷史

  Leinkupal Laticauda

  

  這是蜥腳類恐龍中最“迷你”的恐龍物種,當然這里的“迷你”是相對而言的,因為它的體長大約9米。考古學家認為其體重比現代大象更重,相比之下,梁龍種群中其它恐龍物種體長都超過20米,算得上是迷你型長頸龍,它可能是梁龍種群中體長最小的。

  歐洲碳裝甲恐龍

  

  在西班牙礦井中發現一種新物種恐龍的兩塊骨骼,起初,科學家認為這是甲龍亞目恐龍,但通過細致研究發現許多差異。歐洲碳裝甲恐龍的學名是Europelta Carbonensis,它的頭骨外型頗似淚珠,而甲龍長著三角狀頭部。

  大唐永靖龍

  

  人們通常聚焦于肉食性恐龍,但近期也發現一些素食性恐龍,其中包括大唐永靖龍,它的學名是Yongjinglong Datangi。發現于中國西北部,被認為是一種巨龍類恐龍,它是迄今在陸地上行走最大的恐龍物種。其體長大約15-18米,科學家認為該物種可能比亞洲雷龍進化更早。

  格氏蠻龍

  

  這種恐龍發現于葡萄牙,它不僅是最大的掠食性恐龍之一,而且是現今歐洲大陸上漫步的大型陸棲動物之一。目前它被命名為Torvosaurus Gurneyi,體長達到10米,體重4-5噸。最初科學家認為它屬于北美洲蠻龍種屬,但細致分析它的骨骼發現是一支新物種,它的牙齒像刀一樣鋒利,長度超過10厘米。

  先驅藏龍

  

  這是一種翼龍,事實上翼龍只是恐龍的近親,只是一種飛行脊椎動物。它的學名是Kryptodrakon Progenitor,挖掘發現于中國西北部地區,是迄今發現最古老、最原始的翼龍物種,它們生活在侏羅紀中上期,從陸地上進化,不像是其它翼龍從海洋上進化。

  Anzu Wyliei

  

  這種竊蛋龍體長3米,體重225公斤,古生物學家將它描述為“來自地獄的雞”。事實上,Anzu Wyliei這個名字源自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一個長羽毛的惡魔,它的骨骼保存非常完好。研究人員分析稱,它很可能以植物和小型動物為食。

  伊奧卓瑪龍

  

  人們通常關注體型較大的恐龍物種,但是經常有一些體型較小、鮮為人知的恐龍物種在進化鏈中非常重要。伊奧卓瑪龍(Eodromaeus),意思是“黎明奔跑者”,生活在2.3億年前,被認為是霸王龍的祖先。它們的頭骨長有氣窩,以及平衡身體的尾部,這項發現對早期恐龍物種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索倫之眼”

  

  2012年,考古學家發現一種體型接近霸王龍的食肉性恐龍,目前,它被命名為Sauroniops Pachytholus,希臘語的意思是“索倫之眼”。它們生活在9500萬年前現今的北非地區,它們長著深深的眼窩,它的前額有突起結構,從而使它與其它掠食性恐龍區分開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077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