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宇航局公布2008十大科學成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美國宇航局網站日前公布了美國宇航局(NASA)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學成就,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鳳凰號圓滿完成火星探測任務,以及NASA幫助設計的第四代鯊魚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學成就名單:

  1.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美宇航局今年共實施了4次航天飛機發射任務,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多個實驗艙和硬件,令空間站在大小、容量、科研能力等方面均有所增強。這些飛行任務還讓空間站做好了迎接6名實施長期任務的成員和擴展科學探索任務的準備。2008年歐洲航天局“哥倫布”號科學實驗艙、“儒勒?凡爾納”自動貨運飛船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希望”號實驗室的啟動標志著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新設載人航天控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正與位于美國、俄羅斯和加拿大的現有控制中心協同合作。

  今年11月20日是俄羅斯控制艙“曙光”號(Zarya)發射10周年!笆锕狻碧柨刂婆撘彩菄H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在“曙光”號抵達軌道10年間,國際空間站已建設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航天器??重量達313噸,內部容量超過2.5萬立方英尺,即相當于擁有五個臥室的大房子。國際空間站如今擁有19個研究設備,9個來自美宇航局,8個來自歐洲航天局,兩個來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2.“鳳凰”號圓滿完成火星任務

“鳳凰”號圓滿完成火星任務

  美宇航局“鳳凰”號火星探測器于11月2日停止同地面的通訊聯系,但之前已向地面發回數量堪稱史無前例的科學數據!傍P凰”號在2007年8月4日發射,于2008年5月25日安全著陸火星,比以前發射的探測器著陸地點都更靠北!傍P凰”號的軟著落是32年來的第一次,也是歷史上第三次。“鳳凰”號攜帶的攝像機將超過2.5萬張火星照片發送回地球。

  初步的科學數據使科學家進一步了解了火星北極環境是否適于微生物生存;紀錄了之前探測任務從未發現的火星堿性土壤環境;發現了也許能充當生命營養物的濃度偏低的鹽;發現了碳酸鈣,探測到高氯酸鹽的存在。上述發現還向前推進了紀錄火星液態水歷史的目標!傍P凰”號的使用壽命比原定計劃延長了3到5個月。美宇航局科學家仍在對“鳳凰”號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

  3.“戰神1號”火箭通過初步設計評估

“戰神1號”火箭通過初步設計評估

  美宇航局在2008年成功完成了對新型“戰神1號”火箭的初步設計評估。“戰神1號”火箭將從2015年開始,肩負起向國際空間站發射“獵戶座”乘員探索飛行器、4到6名宇航員和小型設備的重任。另外,它還將用于美宇航局重返月球的任務,在未來數十年大有用武之地。初步設計評審是35年來負責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美國火箭首次經歷這樣的里程碑事件。

  這次評估檢查了“戰神1號”火箭的設計,以證實預定技術方案可以滿足美宇航局有關完全整合各種設備的要求,確;鸺辛悴考洼o助系統可以共同作業。按計劃,美宇航局準備在2009年對“戰神1號”火箭進行首次試射。用于這次試射的硬件,如上面級模擬器,已于今年秋天陸續運抵佛羅里達州的美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

  4.北極海冰繼續減少

北極海冰繼續減少

  根據美宇航局參與籌建的美國全國冰雪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今年9月,北極地區海冰覆蓋面積已降至衛星時代開始以來的歷史第二低位。盡管比2007年9月創下的創紀錄低位稍高,但最新數據進一步強化了過去30 年來發現的北極地區夏天海冰覆蓋面積呈現消極趨勢的觀點。

  今年3月,北極地區的海冰覆蓋面積達到冬天以來的年度最高值,當時,美宇航局科學家和全國冰雪數據中心報告稱,厚厚的、年代相對久遠的海冰仍在繼續減少。美宇航局利用被動微波傳感器,發展了從太空觀測海冰面積和濃縮度的能力。

  5.磁能釋放讓北極光“跳舞”

磁能釋放讓北極光“跳舞”

  今年,研究人員利用美宇航局的5顆衛星,發現在地球與月球距離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發生的磁能爆發為亞暴提供了能量。亞暴會引起北極光忽然發亮和快速活動。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這是一種在受壓磁場線忽然展開變成新的形狀(就像橡皮圈拉得過大回縮一樣)時發生在宇宙中的常見過程。

  這些亞暴經常伴隨著劇烈的太空暴風雨,引起電力故障,破壞無線電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統信號?茖W家正在利用位于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州的20個地面天文臺以及“亞暴期間事件歷史進程與大規模交互作用”( THEMIS)衛星研究亞暴的成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238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