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牛,是佤族圣神的祭祀活動,是佤族舉行傳統宗教活動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他們宗教圖騰的一種形式。每逢重大節慶日,佤族都要舉行剽;顒印
牛在佤族看來是吉祥物,祭牛頭則表示對神靈的崇拜和敬畏。是佤族祈求平安吉祥、幸福繁榮的方式,它既莊嚴又神秘。
儀式所用的水牛都是經過挑選的強壯黑公牛。而只有大角牛頭才是神圣之物,是供奉神靈的祭品,是財富地位的象征。
在剽牛之前,低沉的牛角號響起,大木鼓也敲起,并進行拴牛儀式。眾男子將牛牽到牛樁下用繩子拴好,由頭人把酒澆于標槍之上,并向剽牛手授予標槍,剽牛手在魔巴的帶領下,接受標槍和敬酒。喝干敬酒后在魔巴帶領下返回剽牛場。
當剽牛祭拜司崗里開始時,由佤族大摩巴進行祈禱,向人群拋灑新米,并陣陣有詞地念上幾段咒語,祈求神靈保佑,同時在牛左肋間心臟位置做好標記。
剽牛手手持標槍,接過佤族姑娘的酒杯,環繞牛身一圈,喝干酒,撫摸牛頭。之后,對準牛的左肋間的標記,猛刺標槍直達牛的心臟。此時眾人齊呼“猛!猛!猛!”。魔巴上前確認牛已經死亡,就指揮大家把牛頭取下,并向頭人匯報剽牛結果。
頭人檢閱牛頭,并以水酒向剽牛手表示祝賀,大摩巴分別將鮮紅的牛血涂抹在剽牛手身上,讓帶有神秘色彩的牛血為他帶來吉祥。最后大家剖開牛腹,取出內臟,分割牛肉。分解下來的牛肉按人頭分到各家各戶,并且凡是參加活動者人人都有一份。而那個被砍下來的牛頭則被高高地掛在牛頭樁上,成為了祭祀木鼓和司崗里的祭品。
其實,過去的剽;顒邮鞘忠靶U和慘烈的。當牛一被刺倒,眾人蜂擁而上,持刀“搶牛肉”,看誰強悍,看誰搶得多,誰搶得到就是誰的,誰搶到什么就是什么。整個場面充滿野性、刺激,充分體現了佤族原始共產主義的思想意識和佤族的勇敢、剽悍。因此,一些人被刀割傷、砍傷也就難以避免了。所以,整個活動就突出一個“剽”字,是搶奪、剽悍、勇猛的表現,強調的是揮刀割牛肉。
如果你看到了這里,證明你對我這篇文章或這個“玩轉云南”的媒體號感興趣,那么歡迎關注《玩轉云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55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