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曾經轟動考古界的十五大驚天騙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人類根據古代人類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來探究人類在古代社會的歷史進程,因此而涌現出許許多多轟動世界的考古發現。但在這些驚人發現中,眾多以假亂真的“偽證”也曾令人類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1、瑪雅水晶頭顱

  瑪雅水晶頭顱曾是考古界轟動一時的神奇發現。1927年,探險家米切爾·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魯班埃頓古城發現了一個瑪雅水晶頭顱,這個水晶頭顱相當精致潔凈,而且是在非常了解人體骨骼構造和光學原理的基礎上雕刻成的,在形狀與構造上,幾乎完全等同于人的頭顱。

  要知道,現代光學技術產生于十七世紀,而人類準確地認識自己的骨骼結構更是十八世紀解剖學興起以后的事,那瑪雅人是如何掌握這些高深的解剖學和光學知識的呢?

大英博物館內的“瑪雅水晶頭顱”

  真相: 2008年,由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使用電子顯微技術和X射線結晶技術對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內珍藏的水晶頭骨進行了檢測,頭骨表面的詳細分析顯示在眼眶、牙齒和頭蓋骨附近有極細微旋轉劃痕,很明顯這種切割打磨技術源自一種叫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設備。

現代機器能輕易制造出水晶頭顱。(圖為水晶頭顱制成的洋酒瓶)

  很顯然,古瑪雅人并未掌握這種加工技術,這種工具在前哥倫布時代的美洲大陸上根本不存在,研究人員推斷這些水晶頭骨是在歐洲加工制造,然后以古瑪雅阿芝臺人的神秘遺物出售給收藏家。

  2、斐濟美人魚

  1842年,英國紳士格里芬聲稱是英國自然歷史學會的成員之一,他來美國紐約時帶來一具美人魚尸骨,聲稱在南太平洋斐濟捕捉到的。

  這具美人魚尸骨在當時引起了人們的轟動,一位馬戲團老板試著說服他展覽一個星期,格里芬同意了。

科學家正仔細研究菲吉美人魚標本

  真相: 最終,格里芬的陰謀被徹底揭穿,他不是紳士,也不存在英國自然歷史學會,所謂的美人魚是將猴子的上半身(頭部和軀干)塞入一條大魚的后半身之中,再覆蓋混凝紙漿。

大海中的儒艮被認為是美人魚的真身

  1975年,有關科研單位在漁民的幫助下捕到了罕見的“儒艮”。由于它仍舊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幾分鐘就要浮出水面換氣。它背上長有稀少的長毛,這大概是目擊者錯將其認為為美人魚的原因。

  3、希臘Antikythera裝置

  Antikythera Mechanism是已知最早的包含有復雜的齒輪系統的裝置,它是于1901年在一艘失事的般上被發現的。據說,來自英國、希臘、美國的科學家利用高清晰的X線斷層掃描技術和82個黃銅碎片復制了它的一個模型,隨后人們把它稱作是已知的第一臺計算器。

  此外,人們還發現,Antikythera Mechanism能夠進行加、減、乘、除運算,能夠制定日歷,顯示太陽和月亮的位置。上面的刻度盤還能夠預測何時可能會發生日食或月食。

  真相: 這的確是考古發現,反應了古希臘較高的科技水平,實屬難得,但它也如人們所言是古希臘作品,與史前無關。而人們描述的“能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則完全是無中生有。

  據說阿基米德被羅馬人殺死后,羅馬人就曾經得到過兩個十分相似的用于計算天文的機械。古希臘人對科學的探索遠遠領先千年后愚昧和保守的中世紀,這樣強烈的反差令人無法接受也是很正常的。

  4、50萬年前的火花塞

  1961年,三名礦物愛好者在美國加州Olancha附近找到一顆“晶洞”(geode),切開后,里面竟鑲嵌著一個類似內燃機上用的老式火花塞。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科索人造物品”(Coso artifact)。有人轉述地質學家的意見稱,形成這枚晶洞至少需要50萬年。

  50萬年前,歐洲還是尼安德特人的天下,亞洲還行走著北京人,會是誰制造了這樣一件閃耀著現代科技光芒的物品?

切開后的科索人造物品(左)和X光下的透視照片(右)

  真相: 這的確是智慧生命的杰作。不過,它的制造者正是人類自己,年代也沒那么久遠。這是由Champion公司于1920年代生產的火花塞。而包裹它的并非晶洞。

來看看真正的晶洞是什么樣的吧。(圖為產自巴西的紫水晶)

  晶洞形成于巖石中的空腔。溶解的硅酸鹽(或碳酸鹽)沉淀在空腔的內壁,逐漸發育成晶洞。晶洞的外部通常是玉髓(即隱晶質石英),內部生長著石英晶體。而科索人造物品沒有這些特征。

  科索人造物品表面莫氏硬度為3,遠低于玉髓,可能只是硬化的粘土,或是火花塞表面的鐵形成的氧化物結核——這一過程可只需要數十年。

  5、南非凹槽金屬球

  據傳,在南非Ottosdal附近的葉臘石地層中,礦工常會挖到一種神秘的“金屬球”,距今約三十億年。

  令人稱奇的是,金屬球的圓周位置常蝕刻著三條并列的凹槽。這樣的形狀不禁讓人浮想聯翩,認為是史前文明留下的證據。是錢幣,是彈藥,還是工藝品?沒有人知道確切答案。

南非凹槽金屬球

  真相: 地質學家對這種現象再熟悉不過了——結核。成層的沉積物顆粒中有很多容許溶液流通的孔隙。溶液中的礦物質圍繞著某一中心層層沉淀下來,從而形成與周圍巖層成分不同的礦物質團塊。

南非凹槽金屬球

  這些團塊通常要比周圍巖層更堅硬,也更抗風化。將這些神奇的“南非金屬球”切開后,可以看到同心圓狀的紋層和放射狀結構,這正是結核的特征。

  至于球體上的這些凹槽,則是周圍的層狀地層的殘留影響。

  6、俄羅斯機械齒輪

  1964年,一艘考察船在好望角附近3904米深的海底拍攝到的類似天線的物體,讓有些人聯想到地外生命,經鑒定只是一株海綿。

  而最近網絡上流傳的在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發現的4億年前的機械齒輪,經過天天探索網友的鑒定 ,不過是海百合莖的化石 。

俄羅斯機械齒輪

  真相: 海百合是棘皮動物,靠一根莖(有時候缺乏)固著于基底上,上端有5-200不等的觸手,用于濾食海水中浮游生物或有機物碎屑。

古海百合化石

  而這個莖則是分節的。從分節部斷裂后,每一節就會成為一個規整的圓形或多邊形圓盤,中間的軸則稱為輪軸一樣的玩意。

  因為有時候太規則了,常被認為是人工加工的痕跡。

  7、伊卡黑石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秘魯伊卡市文化人類學家賈維爾·卡布里拉博士的父親就在古代印加人的墳墓中發現了數百塊用于儀式的葬禮石。

  這些石頭上蝕刻著許多圖畫,其中許多都是性愛場景,還有一些圖畫描述了人類做“心臟手術”和“大腦移植手術”的場面。

  然而最驚人的圖畫,卻是人類捕獵恐龍的畫面,這些恐龍包括三角恐龍、劍龍和翼龍。賈維爾宣稱這些石頭是與恐龍時代共存的人類所作,被研究者通稱為“伊卡石”。

伊卡黑石

  真相: 1973年制作者卡布里拉博士親口承認是為增加銷量而編的騙局,說:“刻這些石頭比耕田輕松。”

伊卡黑石

  至今當地民俗藝術家依舊制作上述題材的伊卡黑石賣給觀光客當伴手禮。

  8、薩卡拉鳥

  流言: 薩卡拉鳥(Saqqara Bird),或譯薩卡拉木鳥,是1898年埃及考古在薩卡拉一處墳墓發現,一個展翅滑翔的木頭雕刻小鳥。

  被艾利希·馮·丹尼肯等外星生物創造論支持者當成古埃及有飛機與古代太空人的證據。

  但被飛行器設計師以空氣動力學批評為沒有符合飛行機的尾翼,毫無飛行的可能。

薩卡拉木鳥

  真相:Martin Gregorie,一位建筑、滑翔機設計師用在飛機模型店就可買到巴爾沙木做復制品,將該模型做滑翔實驗,結論是薩卡拉鳥絕不能飛。

薩卡拉木鳥

  他認為薩卡拉鳥可能是兒童玩具或風向雞。

  我會說我小時候家里有個小熊衣架,除了腦袋那里有個鉤子,就長這種模樣嗎?

  9、坎巴羅雕像

  流言: 1944年7月,德國移民沃德瑪·朱斯拉德稱在阿坎巴羅發現的大量史前人生活與恐龍共處情景的雕塑。他稱在阿坎巴羅村的El Toro山的山腳下的,一些陶俑從地底沖刷出來。

  沃德瑪·朱斯拉德自1944年到1952年,以一披索換一雕像的價格向當地農夫征求雕像,共得了三萬兩千多件各式各樣的恐龍與蘇美人、埃及人、高加索人雕像,宣稱是《圣經》大洪水前人類與恐龍共處的證據,并主張古人還曾畜養恐龍。

坎巴羅雕像

  這些雕塑除了有類似蘇美人、埃及人、高加索人等面孔雕像之外,還有許多與人類一起奔跑嬉戲的各種各類恐龍雕像,個個生動無比。

小編上小學時用橡皮泥捏的恐龍比這個好看多了

  真相: 從外觀上多數雕像太過干凈,也無任何破損,不像出土文物,美國考古學家Charles C. Di Peso判斷是當時農夫的作品。其他考古學家也判斷阿坎巴羅雕像是偽作。

  1969年,賓夕法尼亞大學Gary W. Carriveau與Mark C. Han對雕像利用他們剛發明的熱釋光測年測量法來測定泥偶,最后公布雕像的成型年代約為1969年的三十年前。

  10、伊拉克巴格達電池

  流言: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外意外發現一個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墳墓。

  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大量從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在這些古物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它由5.5英寸高的粘土容器和一個銅柱、一個氧化鐵桿組成。

  專家對它進行檢測后斷定,這種設備只要裝滿酸或堿性液體后,就可以產生電荷。

伊拉克巴格達電池

  真相: 經過考古學家的仔細辯析,從一下多個方面全面否定了產電陶罐是史前電池的說法。

伊拉克巴格達電池

  ①年代:不屬于考古學的“史前”時期,稱為史前古物,是明顯的造謠。②功能:可以產生微弱的電流,與古巴格達人的宗教體驗有關,低電壓的感覺被認為是一種與神的交流,因此這個東西不是主要做為電能來使用。同時可以用來進金小器物的電鍍。③電壓:還不如一個檸檬電池。

  由此得出結論:做為一個古代人的東西,能做到這個程度也算不錯了,但稱為史前古物,這明顯是一個騙局。

  11、遠古飛機

  流言: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千多年前的古墓里發現了一個與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是用當時古埃及盛產的小無花果樹木制成的,有31.5克重。因當時人們還沒有飛機這個概念,便把它念為“木鳥模型”。

  1971年12月,由考古學家、航空史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和飛行員組成的委員會開始了對這架飛機模型鑒定,有些專家認為它具有現代飛機的基本特點和性能:機身長5.6英寸,兩翼是直的,跨度7.2英寸,嘴尖長1.3英寸,機尾像魚翅一樣垂直,尾翼上有像現代飛機尾部平衡器的裝置。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發現了一些與此同時古埃及飛機模型極為相似的飛機模型。

  由此西方有些人就認為:幾千年前的人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飛機,這些飛機模型,都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制品。

  真相: 埃及學家對類似于飛機的制品解釋:“做一個讓今天的人看起來象飛機的東西與做一架飛機是兩件非常不一樣的事,不應該相信“缺少證據的觀點”而僅僅因為它象飛機,做無謂的想象是沒有益處的。”

  天天探索小編:前面的那個古埃及木鳥我已經發過了,怎么看都是只呆鳥,而不是飛機。我們都知道飛機很象鳥,有了鳥這個相類似的元素,古今之間某些制品產生相像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12、哥斯達黎加巨型石球

  流言: 上世紀三十年代,工人們在哥斯達黎加的茂密叢林中砍伐,試圖辟出一塊香蕉種植園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難以置信的物體:它們是數十個石球,許多石球都具備完美的球形,它們小的如同網球,大的直徑有8英尺,重達16噸。

  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幾十米,最小的直徑也在兩米以上,制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有的排列成直線,有的略成弧線,無一定規則。

哥斯達黎加巨型石球

  這些石球有什么用?有人推測,擺放在墓地東西兩側的石球可能代表太陽和月亮,或圖騰標志,有人把它們戲稱為“巨人玩的石球”。

事實上很多石頭已經風化變得很不規則了

  真相: 能把石球造這么圓,的確是很了不起的,如果真的是打磨的話,的確是不可能,然后我們不能忽略古人的智慧和經驗,不用先進工具打磨,一樣有條件做到。

  花崗巖加熱后,急速冷卻,比如加熱,潑冷水,這樣很多次后,巖石剝落剩下最里面圓是令人驚訝,但是并非不可思議。

  關于石頭的文字描述是外國報道中故意夸大精確,事實上很多石頭已經風化變得很不規則了。

  13、石塊中的沉積鐵錘

  流言: 1845年,英國布魯斯特爵士報告,蘇格蘭京古迪采石場,在一大塊煤炭中發現一件形狀像鉆頭的鐵器工具,工具的一端嵌在石塊中。而煤塊表面無破損,也找不到任何鉆孔。

  真相: 但這只是溶解的石灰巖重新沉淀在鐵錘周圍的緣故。

  14、10萬年前的金屬花瓶

  流言: 在1852年的《科學美洲》中曾刊載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場巖石爆破中,發現了一個精致的金屬花瓶--被宣稱有10萬年歷史。

  真相:所謂的10萬年前的金屬花瓶也不過是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燭臺。爆破后早已找不到物品原始的巖層位置,又何來10萬年之說?

  15、杜立巴族和巴顏喀拉山的石盤

  流言: 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顏喀拉山地區考察時,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塊花崗石圓形體。

  這些石蝶中間稍四無孔,每塊厚度約2厘米,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出許多十分規則的水波紋線條,極似現代的鐳射唱片,上面還刻有許多現代人無法解讀的各種符號。經過測定,這些石盤大約是1萬多年以前的東西。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巴顏喀拉山的石盤

  1962年,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楚聞明(Tsum Um Nui)破譯了石盤上的表意符號,譯文是:杜立巴人來自云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后來飛船在著陸時損壞,這些杜立巴人只好藏身山洞。

  真相: 杜立巴族是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獲得者馮·丹尼肯胡編出來的一群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來到中國西藏的邊界附近的一群矮人般的外星生命。所謂的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楚聞明(Tsum Um Nui)也是他虛構的人物。

  再者,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完全破解任何一種不熟悉的文字,即使是考古學教授也一樣,世上根本就沒有人會杜立巴文,怎可能翻譯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1057.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