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閃電”具有粉紅色的特征
研究人員發現“黑暗閃電”可對乘客和飛行員產生輻射作用 圖中顯示了科學家模擬出現伽瑪射線閃爍,其顏色酷似粉紅色,我們可以從太空中觀察“黑暗閃電”的形成過程,在風暴的頂端高度附近存在伽瑪射線閃爍,如果航班飛行至這個高度上,乘客將受到相當于10次胸透的輻射劑量,這些輻射劑量大約與每人一年中受到自然本底輻射的水平相當。在接近風暴中間的位置高度上,輻射劑量可能會有前者的10倍左右,如果該輻射劑量用于醫療,大致等于一次全身CT掃描。 雖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都極力避免飛過雷雨區,但是根據科學家的伽瑪射線模型,在少數情況下是有可能發生的,初步的測算結果表明這些劑量似乎從來沒有達到危險級水平。關于雷暴產生伽馬射線已經研究了近十年,科學家將其稱為“地面伽馬射線閃光”,穿過巨型雷暴云上空的飛行員可以看到神秘的閃光。由于瞬間伽瑪射線閃光非常明亮,甚至具有致盲作用,而且商業航班有時也在同一高度上飛行,因此科學家一直試圖確定“地面伽馬射線閃光”輻射是否危害乘客與飛行員。商業航班巡航高度為9,150到12,200米,這意味著每次飛行將有兩次機會穿過4900米的危險高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390.html
相關閱讀:
黑洞并非只進不出 探秘十大黑洞真相
揭秘夜空中永不消失的神秘“電波”
冰立方探測器首次探測到外太空微中子-粒子-宇宙
月球年齡44.7億年 比此前計算結果年輕6500萬年
宇宙形成機制新揭秘 或為“大反彈”而非“大爆炸”
揭秘夜空中永不消失的神秘“電波”
冰立方探測器首次探測到外太空微中子-粒子-宇宙
月球年齡44.7億年 比此前計算結果年輕6500萬年
宇宙形成機制新揭秘 或為“大反彈”而非“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