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11月14日二版刊發的《商洛發現中國最大肉食恐龍足跡》一文,確認了一億年以前商州有恐龍存在的歷史事實,對研究該時期恐龍的演化與分布有重大意義。至此,27年來懸在人們心上的一塊石頭才塵埃落定,而大家可能萬萬不會想到,發現這一驚天秘密的人當年只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
張建家住商州區陳塬街道辦事處邵澗村。1984年,17歲的他正在商洛中學上高二。學習了自然地理后,他對恐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就找來大量的有關恐龍的書籍來看,越看越入迷,對恐龍的興趣越來越大。一天夜里,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里恐龍的影子總是揮之不去,這時他的眼前忽然浮想起一件事情來:小時候經常去后山上打豬草、放牛,在山頂有一塊石頭上清晰地看見過一只“金雞”腳印,問老輩人都說這是以前“金雞”留下的腳印。至于“金雞”長什么樣子誰也說不清,那時自己還經常和伙伴們在上面玩耍昵。“不對,金雞哪有那么大的腳印,莫非是恐龍腳印”。
第二天一大早,張建便急急忙忙地爬到山上再看個究竟,經仔細觀察后和測量后,發現這個腳印長度達50多厘米,在我國像這樣的長度的動物腳印是很少見的,他進一步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絕對不是金雞腳印,很像是恐龍腳印”。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12月10日,張建迅速把這個發現告訴當地有關部門,他們派人來看后也說不清腳印的來歷,更說不清是什么動物留下的,張建只好求助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查不到對方的電話,他很著急,于是便來到郵電局,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中國科學院的電話,他把自己發現的情況向專家敘述后,引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幾天后,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2名專家便來到商州,在張建的引導下,他們對商州“金雞”腳印進行了研究,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侏羅紀——白堊紀巨齒龍肉食恐龍足跡,大約距今一億七千萬。
商州發現恐龍足跡的消息很快被傳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都派記者采訪了張建,報紙、電視上宣傳后他很快在學校里他更成了名人,老師同學都向他打聽這方面的事情,在當地一時間被傳為佳話。許多人聽說發現恐龍腳印后,都去邵澗村恐龍足跡發現地觀看,據一位村民回憶,當時來看恐龍腳印的人絡繹不絕,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人,村子里非常熱鬧,有的人看到那么多人來,干脆就賣起了飯,生意很不錯。當時的商縣縣政府為了保護這個文物,就派二龍山水庫的工人將其挖走,存放在庫房里。
今年11月10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北京傳來,中國古生物學者與考古學家對外宣布,1984年在商州發現的巨大的肉食恐龍足跡,距今一億年,為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恐龍足跡。它的發現表明史前商州曾經是溫暖潮濕、河道密布、非常適合恐龍生存的地方,此次發現還為將來在該地區相關地層中發現恐龍骨骼化石提供了確鑿的科學依據,對研究該地區恐龍的演化與分布有著重要意義。
從發現商州恐龍足跡至今已27年了,對它的研究也有了蓋棺定論。作為當年第一個發現這個秘密的人來說,張建非常高興,他告訴記者,熱愛科學、熱愛歷史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這樣才能發現我們居住的地球上更多的秘密,從而才能更好地熱愛它,對開發和利用它將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8876.html
相關閱讀:
蘭州工地挖出明代古墓葬 一古墓為郡王夫人墓
研究稱5300年“冰人”奧茨可能被埋于阿爾卑斯山
揭秘:古代皇帝請客吃飯有哪些講究?
襄陽發現北宋帶“通氣管道”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