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昌9月9日電(何柳斌) 一條在建高速公路,引發大規模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江西文物部門在公路沿線設立13個考古點,展開一場文物大搶救。9月9日,中新社記者了解到,江西宜春奉新縣發現一處大型商周古遺址,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三只罕見的陶鳥。
據了解,該遺址名為枸子垴遺址,位于宜春市奉新縣羅市鎮梧崗村委陰村,南潦河的支流從遺址東南面流過,屬于近水山坡類遺址。2010年8月開始,江西省考古人員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目前已發掘面積約2000平方米。
據現場考古隊領隊楊軍介紹,目前所揭示的西周時期遺跡有灰坑、灰溝、房基、路面、陶窯(待考究)等;遺物有石器、陶器、銅器等。石器主要有錛、刀、鏃、鋮、礪石等;陶器主要有?形器、鼎足、尊、罐、豆、器蓋、盂、缽、紡輪、網墜、陶塑等。
這其中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三只陶鳥!斑@樣的陶鳥十分罕見。”楊軍分析,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雞的形狀,但實際上是鳥,上面的紋飾有籃紋、曲折紋、方格紋等,屬于典型江西吳城文化特有紋飾,反映了當時人們圖騰崇拜或族徽的信仰情結,這樣的圖騰紋飾也曾出現在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上。
在枸子垴遺址一片傾斜的低丘上,數十名發掘人員正在忙碌著。這個數米深的遺跡,看起來像一口水井,但有專家認為其地勢較高,不可能是出水;有專家認為這里是古人留下的陶窯,用途就是燒制陶器,且其底部結構復雜,具備了陶窯的煙道、火塘。截至目前,其具體身份仍是一個謎。(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520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