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旅順口郭家村遺址被挖毀壞現場。
遼寧大連這座年輕的城市,卻積淀著厚重的歷史,其中,旅順口區有著5000年歷史的郭家村遺址最有標志性。
然而,這個2008年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的文化遺址,在時隔不到4年之后卻遭到破壞性開發,目的竟然是建溫控花室、進行采摘等旅游開發。
在這片土地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破壞時為何無人阻攔,現在的情況又是如何?記者日前進行了實地踏訪。
遭毀
約500平方米遺址被破壞
郭家村遺址位于大連旅順口區鐵山街道郭家村北大嶺的南坡。北大嶺不高,幾天前一場大雨,使得上山的路泥濘不堪。挖毀郭家村遺址的施工現場已被停工,坑洼處還積存著大量的雨水。記者繞行了大半個工地,來到遺址毀壞的西南角。大連旅順口區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王琳指著被挖掘了1米多深的土層說:“就是這里,綠豐公司施工挖毀了遺址,大約有500平方米的范圍。”
記者看到,北大嶺的南坡50多米處立著兩塊水泥碑,一塊豎碑上面刻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郭家村遺址”,另一塊橫碑刻著“農田保護區”。“北大嶺分為南北兩個坡,南坡屬于郭家村,北坡則是牧羊城村,這兩個村都屬于鐵山街道。”鐵山街道辦副主任徐煒解釋說,郭家村遺址保護范圍橫跨兩個行政村,大部分在南坡,屬于郭家村地界,小部分在北坡。被挖的部分就在北坡,屬于牧羊城村地界,施工侵占遺址范圍最長處達43米,加上保護范圍外2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損毀遺址面積約500平方米。
記者跳下被挖開的遺址大坑,察看土層的截面:上層半米多厚為黑褐色泥土,其中夾雜著散落的陶片和有明顯打磨過的石器;下層為紅色的泥土,顯然屬于生土層。
大連建市僅有100多年,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順這片土地,卻有著古老而厚重的歷史積淀。在遼寧所有考古發現中,郭家村遺址是最有標志性和文化內涵的發現之一。據史料記載,1928年日本人最早對郭家村遺址進行過破壞性發掘。1973年和1976年,遼寧省考古隊先后組織兩次對郭家村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遺址文化層厚2至3米,出土了大量石斧、石刀、石鏃(zú)以及紅陶?(guī)、盆形鼎、刻劃紋桶形罐、黑陶罐、黑陶豆等珍貴文物。王琳介紹說,郭家村遺址分為下層和上層,下層遺址起源于5000多年前,屬于大汶口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上層遺址起源于4000多年前,與龍山文化一脈相承。“郭家村遺址出土的文物數量之多、種類豐富,在東北地區都是比較少見的。特別是遼南地區,極為罕見。”王琳說。
1979年,郭家村遺址被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郭家村遺址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3月23日,遼寧省政府專門下發11號文件,公布了包括郭家村遺址在內的5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中明確“郭家村遺址保護范圍為:以保護標志碑為基點,東、北各100米,南、西各150米以內;保護范圍外2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記者計算一下,遼寧省政府公布的郭家村遺址保護范圍為62500平方米。
強辯
“企業沒責任,村委會也沒責任!”
王琳在前面提到的“綠豐公司”,全稱是大連綠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其總經理王成寶的解釋是:“確實不清楚遺址保護的范圍。”據稱,綠豐公司與牧羊城村村委會簽訂的是土地流轉經營協議,“簽訂協議時,村委會就沒告訴我,北大嶺北坡有部分土地屬于遺址保護范圍。”
對此,有村民質疑,“再挖50米就挖到了遺址標志碑了,說不清楚保護范圍,誰信。”
據了解,幾年前綠豐公司就與牧羊城村達成土地流轉協議,投資開發設施農業,發展大櫻桃、花卉等高附加值產業。因為是農業開發,不需要到規劃部門報批,只要到街道備案即可。綠豐公司因此決定在北大嶺北坡興建溫控花室,2009年3月,規劃方案在鐵山街道備案后,一期工程立刻上馬,并于去年竣工投產。今年4月24日,公司開始挖毀郭家村遺址,進行溫控花室二期施工。4月30日下午,村民發現綠豐公司施工挖到了遺址保護范圍后,立即向旅順口區文物保護部門舉報。王琳接到舉報電話后,第二天一早趕到現場,責令施工方立即停工。施工停了下來,但遺址已經被破壞。
“扯淡,郭家村遺址怎么會跑到我們牧羊城村呢?我從沒看到遼寧省政府文件,也不清楚郭家村遺址保護范圍。”關于對遺址的破壞性開發,牧羊城村村委會主任劉作洪振振有詞,“挖毀了遺址,企業沒責任,村委會也沒責任!”并矢口否認見過關于郭家村遺址保護范圍的文件。
追問
文保不能成一紙空文
因為郭家村遺址處在農田中,當地政府考慮到常規的農業種植,都屬于淺層耕作,不會對遺址造成破壞,只是對當地農民進行了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而沒有把耕地從保護范圍中騰退出來。記者詢問當地干部和群眾,誰也說不清遺址保護范圍的準確邊界究竟在哪里。要分清楚保護范圍的具體邊界,需要有測量工具實地丈量才能找到。
徐煒說:“遼寧省政府的那個文件,區文管辦已經轉發給街道了,街道又轉發給各個村委會了”。事實上,這種通過轉發文件進行保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沒有確定實際層面上的保護范圍。轉發下來的文件,對牧羊城村村委會來說就等于是一紙空文。
“村委會其實一開始就知道在挖毀遺址,村干部之所以裝作不知道,主要是出于利益考慮!”當地村民反映。據了解,綠豐公司與牧羊城村的土地流轉經營合作,給牧羊城村帶來了優厚的回報,村民不需要自己種地,年底就會有大筆分紅,還可以外出打工掙錢。
“土地流轉經營是好事,但是合作雙方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把歷史文化標志性遺址一挖了之。”大連市旅順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守財表示:“區委、區政府已嚴令施工方對挖損的遺址進行回填修復。旅順口區有64處各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旅順口最珍貴的歷史文脈,我們將保護好這些不可復制的歷史遺產。”
然而,被挖開的土地可以回填,開發工程可以叫停,但被破壞的文物卻已無法修復,損失難以估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5892.html
相關閱讀:
侏羅紀時代怪異海洋生物 肛門嘴巴長在一起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中國驚現侏羅紀“大金蛛”化石 或為世界最大蜘蛛
希臘驚現三千年刻字泥板 刻有歐洲最古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