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朝“寡婦鏈”古棧道出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近日,湖南沅陵縣文物普查人員在沅水北岸五強溪鎮夸父山村的河邊陡峭山壁上發現了一條建于明朝時期,殘長約2公里,寬0.6-1.0米的寡婦鏈古棧道。

  “寡婦鏈”,是當年沅水流域駕船上險灘纖夫攀爬的一條鐵鏈。過去,沅水險灘大多在沅陵境內,尤其是翁子洞一帶最為險惡。翁子洞是一條有水洞的險灘,灘雖不長,但灣中有險,稍不注意,就要掉下喪命。相傳當地百姓因缺田少地男人多做纖夫,后因過灘失足留下一村寡婦,遂更名為“寡婦村”。村中一張姓寡婦,其公公、丈夫、兒子皆為拉纖而死,于是,她以乞討賣唱為生,數十年寒風苦雨,得銀若干,聘石匠在當地甕子洞江岸絕壁上開鑿了一條石路,并在壁巖上鑲嵌了鐵鏈,使過往的纖夫手抓住鏈子安全渡過險灘。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寡婦,將這條鐵鏈取名為寡婦鏈。“寡婦鏈”山壁處處可見細長光滑的石槽和峰窩狀小孔,當地人稱“纖夫槽”、“峰窩巖”。


  今日的寡婦鏈遺址。


  已生銹的鐵鏈。

  這條鐵鏈,果真是寡婦修建的嗎?據《沅陵縣志》載:“甕子洞,縣東一百八十里,形如廩,水聲如甕響,沿江岸峭壁深潭,昔無纖路。明百歲翁廖善人漢文制鐵索數百丈,鑿孔系索,舟行始利。清朝康熙初年,岳常道遲日豫損貲重制,嗣辰州知府劉應中又重制。道光年間,鐵索俱折毀,知府方傳穆出里人黃鳳善前捐鐵二千余斤,并捐廉若干,諭庠生許文耀董其事,重制鐵索數百丈,雇石工鑿纖路,較舊倍寬,越數月工始竣,行者稱便。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昔日的寡婦鏈古棧道,纖夫們在拉纖。

  由此可知,“寡婦鏈”的首創者是一位老翁,而非寡婦。人們為什么把這些功業,都歸于寡婦呢?蓋因沅水養育了“五溪人”,也磨煉了“五溪人”。而傳說中寡婦所經歷的苦難和她百折不撓的精神與品格,正是“五溪人”千百年在歷史長河中奮斗的的寫照。

  如今,五強溪水電站建成后,險灘已變通途,而寡婦鏈與纖道尚存,目前還有二千米長,一米寬左右的纖道和大量的蜂窩孔和極少的穿壁鐵環。“寡婦鏈”、“纖夫槽”、“峰窩巖”成為見證當年船工、纖夫、寡婦們血淚史的三大奇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259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