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照片由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拍攝,呈現了銀河系中央的人馬座A*黑洞周圍區域。右側為3幅藝術概念圖,展現了上演死亡之旅的小行星,它們正飛向人馬座A*并最終命喪這個黑洞之手。
根據一項新研究,人馬座A*黑洞四周被數萬億顆脫離母星的小行星和彗星環繞。當半徑6英里(約合9.6公里)以上的小行星被這個黑洞吞噬時,便會產生X射線閃光。
據 《每日郵報》報道,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可能正在鯨吞小行星,形成大約每天可從地球上觀測到一次的X射線閃光。觀測中,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現這種X射線閃光持續數小時,亮度是人馬座A*黑洞正常能量爆發時的100倍。
人馬座A*黑洞四周被數萬億顆小行星和彗星環繞,所繞軌道距人馬座A*不到1億英里(約合1.6億公里)——與地日距離相當——的小行星被拖向這顆黑洞并最終因高溫蒸發。英國萊斯特大學科學家卡斯特蒂斯·佐伯瓦斯指出:“人們曾懷疑小行星能否在特大質量黑洞附近的惡劣環境下出現。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這些閃光由數量驚人的小行星產生。”研究論文合著者、同樣就職于萊斯特大學的謝爾蓋·納亞克申表示:“如果距離人馬座A*附近的恒星或者行星過近,小行星的軌道將發生改變。如果被拖向這個黑洞,將最終淪為它的盤中餐。”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同樣觀察到X射線閃光。據信,這些閃光由直徑超過12英里(約合19公里)的太空巖石產生。對于個頭較小的太空巖石,人馬座A*黑洞可能也不會放過,但此時產生的閃光很難被望遠鏡觀測到。
如果與質量至少相當于50萬個太陽的人馬座A*黑洞距離過近,小行星將因強大的吸力被拖向這個黑洞,在穿過人馬座A*吸入的炙熱而稀薄的氣體時,小行星因摩擦產生的高溫蒸發,隨著最終被黑洞吞噬,小行星放射出閃光。它們的這種命運不免讓人聯想到流星,穿過地球大氣層過程中,流星也因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同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佐伯瓦斯和同事經研究發現,人馬座A*黑洞周圍存在一個由數萬億顆脫離母星的小行星和彗星構成的云。對于這一區域存在多少小行星,科學家曾提出一種假設,認為地球附近恒星周圍的小行星數量與銀河系中央附近的恒星相當。佐伯瓦斯等人的研究發現證實了這種假設。論文合著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塞拉·馬科夫稱:“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在銀河系100多億年的變遷中,人馬座A*黑洞吸附了數萬億顆小行星,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它吞掉,說明人馬座A*的胃口并不大。”
除了吞噬小行星外,人馬座A*黑洞也會拿行星開刀,但吞噬行星的現象并不常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5001.html
相關閱讀:
“流浪黑洞”統治銀河系 黑洞是另一個宇宙的入口
揭露:太陽系七大秘密 最深海洋在哪里?
SpaceX或超越NASA 率先登火星
人類DNA或可發送至遙遠星球 太空就地造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