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最新理論:宇宙起源于液態并非氣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媒體報道,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利用其世界上最大的實驗設備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得出一個顛覆性的結論:宇宙的形成初態乃是灼熱濃厚的液體,而非一直以來所認為的氣態。

  宇宙形成之初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一直是個謎團。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是,宇宙大爆炸拋出了超熱氣體,而這些氣體聚集起來形成了現有物質。但有些物理學家對這一觀點頗為抵觸。

  經過研究,歐核中心人員分析發現,在宇宙剛剛誕生之時,立刻就有一團溫度高達10萬億攝氏度的液體形成。這團呈軟膠狀的黏稠物正是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其性質及“行為”明確類似于液體,這給第一粒子和原子的形成提供了最佳環境,而在粒子出現后才漸漸組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恒星和星系。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宇宙大爆炸想象圖

  但此前最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大爆炸創造的高溫條件會使夸克和膠子結合的能量大幅削弱從而形成氣態物質。

這些物質和人們已知的任何液體都不一樣

  5年前,科學家曾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產生了4萬億攝氏度的高溫擬境,當時已發現在該溫度條件下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形態與液體類似,但人們一直認為是實驗水平所限,期待隨著溫度升高這些物質會更像氣體。然而LHC這次證明了事實并非如此,全新的研究結果將會顛覆物理學的傳統理論。

  盡管性質類似液體,但曼徹斯特大學的布賴恩·考克斯教授表示,這些物質和人們已知的任何液體都不一樣。至于事實為何并不如人們之前所想,科學家們將會繼續探尋其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6997.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