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流浪黑洞”統治銀河系 黑洞是另一個宇宙的入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幾乎每個星系中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尤其是星系中央核心區附近都被超級黑洞所統治,但研究人員發現其實銀河系內還存在其他黑洞,它們屬于“流浪黑洞”,數量可能達到數百個,這些黑洞的質量可能不太大,有些黑洞接近恒星級的質量,或者是一些中等質量的黑洞。“流浪黑洞”對于我們而言可能是個極大的威脅,因為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對此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法來尋找“流浪黑洞”,即來自其他星系光出現奇怪的扭曲或者變化,這樣可以反推出“流浪黑洞”的位置。

科學家發現黑洞事件存在神秘能量墻

銀河系中央黑洞已經被證實,質量在400萬倍太陽質量左右,除了這些黑洞之外,銀河系內還存在許多“流浪黑洞”,關于它們的來源,科學家已經找到了某些線索,可能是銀河系早期周圍矮星系所遺留下的,來自哈佛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阿維勒布認為矮星系之間的合并、或者碰撞導致這些黑洞進入銀河系中,有些黑洞通過合并逐漸增大了自己的質量,有些黑洞則被踢出了自己所在的矮星系天體系統,成為“流浪黑洞”。

科學家還發現一旦宿主星系有足夠大的質量,那么該天體系統附近的“流浪黑洞”就無法逃脫,而且通過黑洞合并的途徑還可能增加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此外,科學家還提出了一種方法,即弓形激波法來尋找“流浪黑洞”,這是因為“流浪黑洞”通過諸如銀河系氣體盤時會產生高速沖擊,并釋放出射電波,類似于超音速飛機產生的音爆,這種方法可以探測到哪些看不見的“流浪黑洞”。

科羅拉多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杰里米·達林認為該方法比較新穎,“流浪黑洞”在吸積其他天體物質時可釋放出輝光,這一點和其他黑洞類似,由于“流浪黑洞”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尋找此類天體就變得有些棘手,在我們銀河系演化早期,矮星系中遺留的“流浪黑洞”可分布在銀河系邊緣附近,它們也是宇宙中較早的一批黑洞,對我們研究宇宙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每個黑洞內都含有一個宇宙

美國物理學家表示,我們的宇宙就像是俄羅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棲身于一個黑洞內,而這個黑洞本身又是一個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反過來,迄今在宇宙中發現的所有黑洞——從微小黑洞到超大質量黑洞——可能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

黑洞是宇宙間的通道

根據一個離奇古怪的新理論,黑洞其實是宇宙間的通道——一種蟲洞。從理論上講,蟲洞是連結白洞和黑洞的多維空間隧道,無處不在,但轉瞬即逝。這種理論認為,黑洞吸收的物質沒有如預測的那般被破壞成一個點,而是在黑洞的另一端噴涌出一個“白洞”。所謂白洞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與黑洞相反的特殊天體。

外星人可能生存在黑洞里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物理學家尼克蒂姆-波普拉維斯基(Nikodem Poplawski)日前在《物理快報B輯》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了一種新的數學模型,用以描述墜入黑洞物質的螺旋運動。按照波普拉維斯基得出的方程式,這種蟲洞是“時空奇點”的切實可行的替代物,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預測“時空奇點”存在于黑洞的中心。

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式,奇點形成于特定區域內物質過于稠密的時候,所以,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于黑洞的超密度中心。愛因斯坦的理論認為,奇點不占用任何空間,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這一概念得到了大量間接證據的支持,可由于聽上去離奇古怪,使得許多科學家難以接受。

如果波普拉維斯基的理論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這些科學家可能會改變他們的立場。根據新的數學模型,黑洞吸收并看似破壞的物質實際上被驅逐出去,成為另一世界中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基礎物質。波普拉維斯基表示,黑洞為蟲洞的概念或能解釋現代宇宙學的某些謎團。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以奇點為起點開始演變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128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