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報道,泰國2月2日舉行大選,但選后局勢依然膠著,國內局勢將會如何發展已經成為各方密切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一位泰國問題專家撰文預計了泰國局勢未來的五種走向,指出此前選舉結果有可能被作廢。
據報道,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的泰國問題專家帕溫日前在該研究院舉辦的研討會上說,泰國的局勢發展可能出現以下五種情況。
他指出,第一個結果就是選舉結果被作廢,泰國當局再次定下新的投票日。泰國反對派已向該國選舉委員會提出了多項投訴,包括舞弊和競選過程有違憲行為等。泰國選委會將把這些投訴提呈給憲法法庭處理,后者可能宣布選舉無效,英拉則繼續擔任看守總理。
專家指出,除了面對持續多時的反政府示威,英拉還必須平息已連續多月領不到政府付款的米農的怒氣。但作為看守總理,她所擁有的權力非常有限,往后在處理米農欠款方面的壓力會不斷加大。
其次,他分析稱,泰國未來政局的另一種走向就是,選舉所產生的議員人數足以組成新國會,英拉成功連任總理。對為泰黨而言,這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否會實現仍是個大問號。該專家認為,反政府示威者不會輕易認輸和罷休,他們還會繼續示威,繼續干擾政府運作。素貼已揚言示威行動將持續至4月的潑水節,顯示反對派有著強大的精神與經濟支援。
分析稱,第三種結果時可能發生“司法政變”。帕溫指出,泰國憲法法院最近幾周“異;钴S”;2008年也曾發生了兩次司法干預,這種情況若再次發生也不足為奇。
第四種結果就是,泰國暴力如果升級,軍方可能進行干預。泰國軍方一直表現得持中立立場,但他們和示威者一樣痛恨他信,因此可能受精英和反對派影響而將英拉推翻。泰國暴力事件頻頻發生,下來幾個月可能還會繼續發生。如果泰國政府無法阻止暴力事件,軍方就可能以此為借口把英拉政府推翻。
帕溫預測的最后一種結果就是由一個非民選政府取代英拉政府。這或許是許多曼谷居民希望看到的結果。帕溫指出,如果沒有眾議院來推舉新總理和組建內閣,就會出現權力真空。在沒有眾議院的情況下,擁有一些法律權限的高級法官或參議院可能得負責組建過渡政府來領導泰國,直到舉行新的大選為止。新總理也可能由王室委任。
(原標題:專家預測泰國政局五大走向 稱選舉結果或被作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29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