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類找到“第二地球”:一年竟有385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第二個地球我們一直都在研究,很多科學家都把目光放在尋找第二地球的行動上。而近日有新進展,美國宇航局尋找到了一個類地行星,這個星球一年竟有385天。

  據美國宇航局官網表示,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7月23日中午美國宇航局召開新聞電視會議宣布行星搜尋項目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新發現。1955年發現了第一顆環繞類似太陽的恒星的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尤其是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在21年前還屬于科幻小說里的范疇。

  近日,在獲得了幾千項發現后,天文學家站在即將發現人們期待上千年的事物——另一個地球的邊緣。

  在過去的六年里,美國宇航局開普勒項目搜尋著小型可居住行星。第一個比地球更小的行星開普勒-20e發現于2011年12月,它環繞著一顆比太陽更冷更小的恒星,公轉周期為6天。但它異常炙熱無法維持大氣層或者液態海洋。

  開普勒-22b在同一月被宣布發現,它是位于類似太陽的恒星的可居住區的第一顆行星。

  但它體積是地球的2倍,因此不太可能擁有一個固態表面。開普勒-186f被發現于2014年4月,是第一個位于小型冷卻M矮星宜居帶的地球大小行星,這顆M矮星大小和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開普勒-452b是第一個位于恒星可居住區的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地球和開普勒-452b

  可居住區是指位于恒星附近的區域,在那里溫度非常適合水的存在——這是生命已知的必要元素。科學家們并不知道開普勒-452b是否支持生命的存在。有關這顆行星已知的信息是它大約比地球大60%,屬于名為“超級地球”的行星。

  雖然它的質量和組成部分尚未確定,之前的研究表明開普勒-452b更可能是巖石表面。開普勒-452b的公轉周期為385天。這顆行星的恒星位于1400光年遠的天鵝座。它是類似太陽的G2類型恒星,幾乎有著相同的溫度和質量。這顆恒星60億年老,比太陽還要老15億年。隨著恒星逐漸衰老,它們體積會增大,釋放出更多能量,溫暖它們的行星。

  開普勒-186是一個微型太陽系,它可以全部塞進水星的軌道里。與開普勒-452或者太陽相比,開普勒-186的宜居帶非常小,因為它是一個更小更冷卻的恒星。開普勒-452宜居帶的大小和范圍幾乎與太陽的一樣,但略微大一點,因為開普勒-452更老、更大和更明亮。開普勒-452b的大小和軌道與地球軌道幾乎一樣,他的公轉周期為385天。

開普勒-452b與其他星球對比

  自2009年發射開普勒升空以來,在恒星宜居帶已經發現了12個大小小于地球2倍的行星。根據相對恒星的溫度以及在公轉軌道接受到的恒星能量,這些行星被繪制在圖表里。

  淺色和暗色區域暗示了保守和樂觀的宜居帶。藍色盤的大小暗示了這些系外行星彼此的相對大小,地球、金星和火星也被放在圖表里作為參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都環繞著比太陽更冷卻更小的恒星。開普勒-452b是第一個位于G型恒星宜居區的、體積不到地球2倍的行星。

  現在開普勒-452b從母星里接收到的能量比地球從太陽里接收到的多10%。如果開普勒-452b的質量與地球相同,那么它位于面臨逃逸溫室效應和丟失水庫存的邊緣。然而,由于它比地球大60%,它質量很可能是地球的五倍,這將為針對逃逸的溫室效應提供了大約5億年的額外保護。

  開普勒-452b還將有60億年位于恒星宜居帶的時間,這比地球的更長。

  在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球很可能和我們的地球相似,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移居到第二個地球上。不過這還需要科學家經過大量的探索研究才能做最后的決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558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