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受時空漣漪波及人類宇宙偏離 或與其他宇宙碰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3月2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探測器,通過超高靈敏度的緊密儀器繪制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圖,揭示出宇宙存在神秘的“時空漣漪”現象。

  科學家發現早期宇宙中存在不明特征的大尺度結構,如圖中所示,在灰色線條右邊出現了宇宙溫度分布極為不均勻的現象,波動的尺度比左邊更大,科學家猜測這些信息是否隱藏了多宇宙的事實?

  我們的宇宙是否在極度膨脹時期與相鄰的宇宙發生了碰撞,而后留下了這些痕跡?

  紐約大學物理學副教授馬修·克萊斑對普朗克探測器繪制的早期宇宙圖像進行分析,認為宇宙誕生時有一半似乎更加“粗糙”,兩邊的情況顯然并不相同。

  隨著其他線索逐漸浮出水面,數十位宇宙學家試圖從這張早期宇宙圖像中尋找宇宙到底起源于何處。

  馬修·克萊斑發現之所以早期宇宙的圖像出現分布不均,是因為有一種沖擊波傳播到我們的宇宙,而普朗克的圖像正是“看到”了這個沖擊波作用留下的痕跡,這個發現支持了多宇宙論的觀點。

  對此,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天文學教授馬克認為從這些線索中推出多宇宙猜想顯然有些冒險,我們也可以根據大爆炸模型來解釋“兩半”宇宙之間存在的不同性,不對稱特點可能是統計上的巧合,或者它的確暗藏了某種未知的機制,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僅是冰山的一角。

  科學家認為大約在大爆炸發生38萬年后,光子從宇宙“四面八方”穿過,每個光子中都“印”著關于137億年前大爆炸的信息,其中就有宇宙起源的謎底。

  根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調查,在38萬年時宇宙各處的溫度幾乎是相同的,平均偏離度僅為十萬分之一。

  根據原來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宇宙應該是均勻地被拉伸,溫度和物質分布呈現隨機性,宇宙中的冷熱斑點區并不是現在觀測到的那樣。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讓我們看到了早期宇宙存在的神秘波動,但科學家認為可能是一個測量誤差,但后來普朗克探測器更加詳細地繪制出宇宙神秘波動的痕跡,對此,加州理工學院宇宙學家肖恩·卡羅爾等提出而來幾個相互碰撞理論來解釋大爆炸后宇宙出現的不對稱現象。

  科學家分析普朗克探測器的數據后發現宇宙之所以出現大尺度不對稱性,是受到了其他宇宙的撞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5849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