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迄今探測到溫度最低、最暗淡的白矮星,由于溫度非常低,星球碳物質結晶,在太空中形成地球體積大小的“鉆石恒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戴維-卡普蘭(David Kaplan)教授說:“這是一顆不同尋常的天體,它就應當在這里,但是由于非常暗淡很難探測到。”
卡普蘭和同事基于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綠岸射電望遠鏡和超長基線陣列射電望遠鏡觀測到這顆“鉆石恒星”,白矮星是類似太陽的超密集終極狀態恒星,坍塌形成地球大小的天體。
鉆石恒星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氧,白矮星在數十億年里逐漸冷卻和暗淡,這顆恒星很可能與銀河系誕生于同一時期,大約110億年前。脈沖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這個超密集大質量恒星的殘骸最終以超新星形式爆炸,伴隨著中子星旋轉,將釋放出類似燈塔的射電波束,從兩極強大磁場釋放至太空中。
當射電波束掠過地球,射電望遠鏡能夠拍攝到射電波脈沖。鄰近的脈沖星PSR J2222-0137對于發現這顆鉆石恒星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人員最初發現這顆脈沖星時就猜測其周圍可能存在一顆中子星或者非常暗淡的白矮星。
它距離地球大約900光年,研究人員猜測這顆白矮星溫度不會超過2700攝氏度,相比之下,太陽中心溫度是其5000倍。天文學家稱,目前已探測到類似的恒星,從理論上它們并不稀罕,但是光亮度較低,很難探測到其存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41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