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旨在開發出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人造太陽”的夢想,對人類的意義重大,可以解決困擾科學家的能源問題。目前,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的人造磁力線圈已到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巨大人造磁力線圈到貨 可控核聚變技術又進一步。
人造磁力線圈是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收到其最重要的構件之一,重量達到30000磅,大約為13噸,巨大的銅質電纜幾乎長達1公里,并且纏繞成直徑大約4米的結構。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巨大人造磁力線圈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中使用的磁力線圈并不是有超導材料制造,但最終會被更昂貴的材料取代,一旦超導材料到位,那么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就將進行測試。
聚變反應的基本原理與太陽上的能量產生模式基本相同,人工創造核聚變反應需要啟動能量小于輸出能量,這樣我們才能從中獲得能量,但目前為止影響核聚變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磁場問題,我們需要制造出強度和精細度更好的構型,這樣才能約束其中的流體,否則我們現有的材料無法承受如此高的溫度環境。
磁感應強度由一個叫特斯拉的單位來衡量,大型強子對撞機加速磁鐵的磁場大約在8特斯拉,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使用的磁場將達到13.5特斯拉,如此強大的磁場一般在磁懸浮領域也有所應用,但是其使用的標準顯然沒有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來得嚴格。
核聚變是宇宙中最常見的能量制造形式
科學家使用磁場來約束高溫等離子環面的行為,將線圈圍繞起來讓磁場能均勻分布,這些高溫物質會在磁場的約束下參與核聚變反應,這樣的超級機器也被稱為托卡馬克,依靠磁場來約束聚變物質和反應進行的環形容器。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托卡馬克裝置的國家不多,美、日、歐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我國也建造了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旨在驗證使用氚進行核聚變的可行性,如果核聚變裝置能研發成功,那么世界上的能源問題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事實上,核聚變是宇宙中最常見的能量制造形式,沒有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實在無法稱得上是智慧文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3901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