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學了好多年俄語了 可是我還是不會說啊 單詞 寫出來都認識 可就是說不出來 連不成句子啊 怎么半??老外說我懶。。。
上面是一個朋友向眾人提出的問題,當時很忙,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得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問題也是我曾經細心琢磨過的問題,現在就一點感悟,形之于文字,希望能對這位朋友有些裨益。
俄語難學,是不爭的事實,不爭的事實,進一步形象化,那就是對中國人來說,俄語比 英語 難學。說到俄語口語之難,那更是俄語學習的難中之難,此刻,就這個更加具體的問題我有一番小小的探究,現在亦饗之于眾。
眾所周知,俄語是屈折語言,世界上的屈折語言,為數不少, 英語 曾經也是屈折度較高的語言,但慢慢的,隨著文化和時代的變遷,其屈折度越來越弱化了很多,就現在而言,和俄語比較它的屈折度幾乎可以認為是零了。對此,我有一個比喻,就像中國古代的繁文縟節,定制者,似乎是為了防備種種的不利,制定了很多制約和條款,其實慢慢的,隨著人民整體文明度的提高,其中的很多要項,似乎已經失去了他們實際的意義,在發覺那些約束越來越具有脫褲子放屁之嫌的時候,人們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剔除了那些不需要的意象。這樣,語言的實用性就更加的突出了。
得到的結論是, 英語 順應了發展,隨著時間長河的磨礪,更加圓潤和融通了。但俄語不然,俄語的語法,作為傳統,保留的相當完好,這緣于俄語的歷史不是非常長,它雖然沒有歷史的慣勢,卻有新興語言的堅定和果決。
現代俄語的創始人是普希金,相對而言,漢語和英語在形成的過程中,就沒有哪個人能形成這么大的影像力,這是歷史決定的,也是兩種強勢語言和大國語言龐大和浩瀚的歷史底蘊決定的,漢語和英語的圓潤和融通,是歷史的作用,但俄語卻顯出了更多的人工雕琢的痕跡,這是我的感覺。
談這些,離今天的主題太遠,之后我會再擬一個專題,討論俄語和漢語,英語因詞法,句法的異同造成的,學習上的困難。
言歸正傳,由上面的討論,得知俄語比較頑固,俄語保留了屈折,所以俄語變化多,俄語幾乎所有的實詞都要變化,這里不一一羅列,但正是這些變化,加劇了掌握俄語的難度,俄語 考試 好考,國內 考試 ,無論高考,考研,考博,俄語都不在話下,并且很多時候,考英語的考生,還頗為忿忿不平。原因就在于,基本的語法,俄語的規律性是非常強的,考有規律的東西,中國人天下無敵,無非是比背功。
但是俄語的規律性表現在俄語口語中,就凸現出它的不宜駕馭性。首先說說,俄語聽力,俄語聽力難搞,難在,同一個詞,每一次出現在耳廓,都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模樣,這無形中加大了我們的耳膜需要熟悉的“音素”的數量,反觀英語, 單詞 的變化不多,每一次出現這個詞,基本上都是它的原貌,這樣耳膜熟悉和適應的相對就比較快了。
再者,說說口語, 考試 的時候,可以想想是第幾格,單復數,主謂關系下的動詞變位等等諸如此類。。。。。。。,可是說話的時候,哪里有足夠的時間去想這些呢?舌頭打卷,反應遲鈍,以至于影響心情,乃至影響自尊,愈發不敢開口說話。
還有,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俄語的句法和其表現出的思維習慣。單單一個定語從句后置就把很多人弄的暈頭轉向,更勿論其他。。。。。。。
還有,華人對英語大世界的融入度是相當高的,英式華人,比比皆是,這推動了中國人英語掌握的能力,反觀俄語世界對華人的接納度,簡直不可同日耳語,這導致了即使現在很多人都在俄羅斯的一流高等學府學習,朝夕耳濡目染口惠,但卻專業很草草,語言不了了,平心而論,看了張無常的自傳描述,我很慚愧,張大師,經濟專業畢業,畢業論文英語寫就,并且自視了得!!我那年,以及我身邊的很多人,為了俄語的論文,絞盡腦汁卻更本是不可完成的任務。更有甚眾,直接掏了150美金大洋,洋洋而堂皇的把買來的論文擺在導師的案頭。。。。。。。
這里有兩種情況,努力的,不努力的,后者,俄語不好,歷史必然,既是公論,這里就不多說!那么,前者俄語就好么?論文,就能用自己的俄語語言寫就并達到導師認同的水平么?未必,至少,我現在就沒有碰到哪怕一個讓我汗顏的,俄語水平很高的人,如果拿這些人都不努力去解釋,其實是不通的,所以有一個客觀環境制約著當你的輻射面很廣的時候,你的高度就會受到限制,俄語的記憶量大,聽力的輻射面,太廣了,在口語應用方面,同樣的努力,英語能考得90,俄語卻半數不及!
這讓我想起,俄羅斯學生說,英語比他們的母語俄語都好學的感嘆。
綜上,俄語的聽說是比較難的事情,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知難而進,山有虎,偏上山,這是愚人愚念,了解敵情,掂量自己,其實才是上上之策!
既然俄語要記憶的“音素”很多,那么就多多讀,大聲念,這里我比較欣賞李陽的說法,你找個沒有人的地方,歇斯底里的大聲念 單詞 ,大聲重復句子,文章,這樣讓嘴巴和耳朵重復的受到刺激,口,耳,必要的時候腦,三者并用,效果自然不同反響,
這里強調讀,還在于俄語的單詞一般都比較長,為了能在說句子的時候,形成連貫,一氣呵成,就要在平時對單個的單詞有熟練的適應,尤其是發聲系統對其的適應,但這一定緣于多多讀多多說,別無它法!
再者,我認為口語不好,還有語法拖累的原因。如果語法好,腦子靈活,變通快些,無非是說話的語速慢些,但說出的東西都不會錯,這樣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所以語法的掌握一定要達到在腦海中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程度。方法無非是,多記,結合文章多記!
如果說,讀的過程是被動的讓口,耳,腦接受和熟悉一個新的單詞,那么用俄語向別人講述故事,討論問題就是主動的去雋刻這些你已經有些熟悉,但還不是很牢固的單詞和語法的最佳的方法,所以多用所學的俄語去講述故事,說明事實也是非常奏效的提高口語的方法。
俄國人說話時的思維習慣,是比較難揣摩的,為了自己的表述更加的正宗,可以找到中國人或俄羅斯人編的口語小冊子來學習,自己先看著漢語部分 翻譯 一遍,然后再將自己的譯句和冊子或書上的來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差異,表現在哪里,用詞還是句式?這樣長此以往,一定可以悟出所以然的。
除此只外,就落了窠臼,多多利用現代媒體工具,讓自己置身其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waiyujiyi/13874.html
相關閱讀:簡單介紹學好德語的幾點秘籍(二)
俄語網絡用語
法語學習有竅門 背詞組不如背句子
《俄語入門》單詞及短句 第一課時
日語學習心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