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找駱駝
內容:P61-P62
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培養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培養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的理解。朗讀的時候,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這是本課的重點;重點是理解老人觀察很仔細,分析很具體。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課,理解課的內容
1、讀準字音,了解這一課里寫誰找駱駝,找到了沒有,大致上知道怎樣找到駱駝的。
2、在大體了解課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老人是怎樣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
(1)閱讀老人的判斷句子,再讀他觀察的發現的句子。
(2)引導學生將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象—一對應,從中弄清現象與判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二、通過閱讀理解詞語
課中的一些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理解。如“忿忿”“不緊不慢”“至于”“果然”,在課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詞,就強調了與發現駱駝沿途出現的一些現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三、學生問題提出與討論
1、課為什么先寫了老人的判斷,然后才寫老人的觀察?
2、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現。
板書設計:
16、找駱駝
左腳跛
左馱蜜 右馱米 觀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顆牙
教學反思:
1本課易明,學生較快理解。
2 未有進行續寫故事,應找時間補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3874.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三年級語文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讓我們蕩起雙槳
三年級上冊語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2013年三年級語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