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 第二周教案 9.13-9.17
一、 周學習內容:第二單元《奇觀》,包括三篇課:《雅魯藏布大峽谷》.《浙江潮》.《紅樹林》和拓展閱讀《海市》. 二、 周學習重難點: 1. 生字:14個. 2. 積累:中好詞20個.好句10個. 3. 作:大膽發揮想象,編寫《漫游奇景》的故事. 三、 周學科融合:查找有關《泰日出》.《黃云!贰度A奇觀》的資料。 四?周學情分析:學生對抒情散的閱讀,雖能讀懂意思,但對課的分段,段意的概括還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加以指導。雅魯藏布大峽谷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散,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介紹了它的地理位置,傳說中形成的原因,具體深度.寬度和它的自然美景,層次清楚,生動真實。 學法 教師導法 介紹美景入手 學生學法 圖對照,朗讀感悟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體會“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壯麗是任何一個峽谷都比不上的。了解它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塊秘境。 2.積累目標: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美景仔細觀察,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寫下。 3.生字目標:(既 即)(載 栽)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朗讀課:1.自由讀2.用金鑰匙的方法閱讀。你從中讀懂了什么?哪些詞句不明白? 2.細讀感悟點:“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能用 中的詞語回答嗎 ?什么是“鬼斧神工”“無與倫比”?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能力訓練點:體會觀察方法,學習寫景中抒情的寫法。課后作業1.2題。 4.拓展延伸點:選一處美景:(1)按一定的順序觀察。(2)按一定的順序講述。(3)寫一寫 板書設計 雅魯藏布大峽谷 世界最深 地球最后一塊秘境 壯麗景象神話傳說 無與倫比
形成原因 神奇景象 課后反思浙江潮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本課有兩篇課,〈浙江潮〉是南宋詩人周密的作品,另一篇〈觀潮〉是現代作品。這兩篇寫的都是氣勢磅礴的浙江錢塘江大潮。前一篇語言精湛,后一篇描寫細膩全面。學習這兩篇課,感受潮水的壯觀景象 。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朗讀貫穿始終 學生學法 咬嚼字 細讀品味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能用自己 的話說出潮水的壯觀景,理解重點詞語。 2.積累目標:用多種方法讀課,體會兩的不同。鼓勵學生細心閱讀,交流感悟。 3.生字目標:撼 齋 鼎 浙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借助工具書,朗讀古,讀流暢。讀出兩的不同。小組交流,對古的初步感知。 2.細讀感悟點:《浙江潮》 (1)形近字 撼 憾 (2)中重點詞語 (3)難句理解 《觀潮》 (1)理解詞語: 鼎沸 猝不及防 (2)體會中描寫壯觀景象的好詞句。 (3)用自己 的話說說你看到的壯觀景象 3.能力訓練點: 背記好詞句 吞天沃日 人聲鼎沸 風號浪吼 若隱若現 猝不及防 那浪潮越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地飛奔而。 4.拓展延伸點: 查找閱讀有關漲潮的散。 板書設計 大潮了 觀潮 大潮 的壯觀景象 天下奇觀 潮頭奔西去了 課后反思紅樹林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親眼見到的夢幻般的海底森林——紅樹林的情景。先概括寫作者看到了海底森林,接著寫他看到的具體情景,最后總結出他對紅樹林的熱愛。在記敘時又從海水淹沒寫到退潮,從樹林的整體情況寫到樹冠.樹干.花.花香及紅樹的生長情況,介紹細致,感情強烈。細讀品味,咬嚼字。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有情朗讀貫穿全 學生學法 不同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感受紅樹林的可愛,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 2.積累目標 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突出主題 的寫法。 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段。 3生字目標: 柵 倘 御 多音字 露 冠 學習重點 1. 初讀感知點: 用金鑰匙閱讀的方法快速閱讀。 你讀懂了什么? 還有哪些詞語不懂? 小組交流自己 的感知。 2. 細讀感悟點: 根據自己 的理解給課分段,并寫出段意。 你最喜歡哪一段?主要描寫了什么? 畫出中的比喻.擬人句,仔細體會。 說說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 3. 能力訓練點: (1) 學習生字 (2) 背誦好句段。 (3) 聽寫好詞句。 (4) 說說比喻.擬人寫法的好處。 4. 拓展延伸點: 觀察秋天生態公園的樹林景色,寫一篇作《中秋生態公園的樹林》。 板書設計 海水淹沒時 退潮時 樹林的樣子 樹冠.樹干 紅樹林 花.香 生長情況 課后反思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3893.html
相關閱讀:五年級語文文言文兩則教案學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五年級下冊語文總復習資料1
一件運動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