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五年級語文期末復習的內容和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五年級語期末復習的內容和方法
一、如何理解詞語
1、聯系上、下理解詞語
由于詞語的多義性和使用上的靈活性(可以臨時改變用法和詞性),有些詞離開了具體的語言環境,往往難以理解。因此,必須在復習中著重指導學生“瞻前顧后”,下面,講解幾種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1)運用組合法理解詞語。
一個詞語,通常由幾個字或幾個詞構成,所以我們只要先分開理解字義、詞義,再組合起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詞,“忠”有忠誠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釋為忠誠勇敢。又如“艱難險阻”一詞,“艱難”是“困難”,“險阻”有“險惡有阻礙”的意思,“艱難險阻”就可以理解為困難險惡。運用組合法理解詞語時要注意的是,分開解釋字義或詞義時,必須十分準確,否則在合起理解時就會出差錯,如:“愛不釋手”中的“釋”應該是“放下”,如果錯誤地理解為“解釋”的話,那么合起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會讓人莫名其妙了。
(2).運用換詞法理解詞語。
漢語中的詞匯是非常豐富的,有些詞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詞語代替;有些詞則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詞進行對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边@句中的“復雜”可以用“不簡單”代替。
(3).聯系上下理解詞語。
讀書時還要瞻前顧后,在課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解釋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如《七顆鉆石》這篇課里有“喜出望外”這個詞語,聯系前的內容:小女孩為了生病的母親到處去找水,可是哪兒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一覺醒,她發現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清亮的水。你就不難理解“喜出望外”就是指遇到了出乎預料的事而特別高興了。
(4)、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推敲揣摩——把握變化。
有些詞在實際使用時,詞義有了變化。對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語言環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變化。例如:“他借到一本雜志,貪婪地讀起。”“貪婪”的本義是貪得無厭。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說不通。引導學生想一想句子講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貪婪”的意思,就能領會這里的“貪婪”是不知滿足,專心入迷的意思了。
(5)、同義詞法。學生遇到不理解的詞時,告訴學生找這個詞的同義詞,如“美麗”一詞,它的同義詞是好看,漂亮。等等。
2、成語復習方法
為了突出成語的重要,特將成語單獨作為一部分。成語是漢語中的精粹,是人們長期以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句。漢語中的成語常常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許多成語都有一個生動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無縫、一鳴驚人等。因此,學習成語不僅能積累詞匯,而且能增強、理解水平,了解歷史,拓寬知識面,另外如果能恰當地使用它,會使語言更精練,更形象生動,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1)、依據教材,回憶并引導學生梳理小學階段學習過的成語,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以語活動課形式,交流課外學習的常用成語,并達到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積累和學以致用的目的。
(3)、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成語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增強興趣,如:成語競猜、成語接龍、成語對聯等游戲性練習。

(4)、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板報和學習園地,辟成語學習的專欄,由學生編稿、組稿,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如何理解句子
(1)、理解句子的含義。
理解句子的含義,主要指對句子深層意思的領會,對句子修辭方法的理解,對句子作用的分析,對作者用意的解說。領會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主要方法有:
a、聯系上、下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意。
關鍵詞語,顯然是在句子中起關鍵作用,核心作用的詞語,關鍵與否,并不取決于是否屬于生字新詞,而是看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地位。抓關鍵詞語有“扣詞法”、“推敲法”、“刪減法”等。
b、聯系上下理解句意。
一定的語句有其固定的句法意義,但一旦依附于具體的語言活動后,就產生了生動的情境意義,能夠恰如其分地表達豐富的思想內容。因此,理解句意應瞻前顧后,綜觀上下,這既是理解句意較普遍的方法,也應看作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則。具體的說就是聯系的中心,作者的意圖,聯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義,景物的特點理解。
理解句子是理解課的基礎,中年級學生在這方面,學過一些方法,但往往學了還不能靈活運用,獨立的理解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時碰到一個句子不知從何著手。我在教學中,注意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扎扎實實地進行學法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會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意思要先理解一個句子的意思。學生首先應在中找到這個句子讀一讀,把句子讀通,這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較簡單的句子通過讀就能理解意思了。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讀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我在教學中一般運用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句子。
第一,聯系上下讀讀、想想理解。有些句子單獨理解較難明白,如果聯系上下就易理解了。如《杏兒熟了》,課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边@句話的意思究竟是說奶奶“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呢?聯系上下讀一讀就知道了。原,奶奶看到杏兒多很高興,明知道杏兒多得數不清還逗我去數,這里奶奶既是笑我傻又是笑杏兒多,歸根結底是笑杏兒多。因此,讀句子,聯系上下讀,直至讀懂意思,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第二,通過演示動作理解。有的句子中有一個或幾個連續動作的,教師可邊讀句子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如《又是你第一個到》課中這一句:“這位讀者撣了撣衣服上的雪……”在讀時,教師只要加一個動作演示一下,學生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三年級課中這樣的句子較多,教師應讓學生多動動手演示演示,句子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第三,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理解。課中有些句子,如寫景寫場面的,一般可以通過想象,聯系生活中、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情景去理解。如《新型電影》中的一句:“翠綠色的樹葉相互交錯著,金色的陽光透過這綠葉的空隙灑落在自己的身上!敝灰龑W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情節,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句子的理解當然不成問題了。學生們還可聯想到電影、電視中的類似的鏡頭,腦海里馬上繪制出一幅美妙的圖畫,從而自然地進入到句子所示的意境中去。
第四,運用課插圖理解。不少句子內容是課插圖上有的,那就充分利用圖畫去理解。如《撈鐵!芬徽n中懷丙和尚指揮撈鐵牛的句子,學生通過讀還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個做法,但只要仔細地看看插圖,再去讀讀句子,意思也就明白了。教師也應該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圖片、幻燈、投影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突破理解中的重點、難點,化難為易。
第五,引導理解關鍵詞理解。學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經常是因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詞。有時句子中并沒有什么新詞,而是因為句子中用了這個詞的引申義或這個詞處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這時,理解這個詞語就成為正確理解句子的關鍵。那么,我們就要從關鍵字詞入手,有時甚至要“咬嚼字”地下工夫。
二、結合教材安排,強化單項訓練。對于教材中出現的學習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注意前后銜接,有的放矢地進行單項的強化訓練。三年級主要是通過讀句子說說、聯系上下說說、學習提問題、體會標點符號的作用、先回答問題再說說、學習比喻句、想想句子之間的關系、分析句子結構等方法理解句子。那么,這些學法的指導一定要落在實處。盡管有的方法平時也一直在用,但學到了就應該重點地加以訓練,一步步加以規范。如學習比喻句的方法。在一、二、三年級的課中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比喻句,學生一般都能判斷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也知道用了比喻句寫得好。如何學習比喻句呢,教師可出示一比喻句:“漫遍野的荔枝林,一片濃綠中掛著無數紅艷艷的果子,好似迸跳的火星兒,又像一顆顆紅寶石!笔紫龋瑢W生判斷出這是一句比喻句。然后,要求說出“句中把無數紅艷艷的果子比作什么?”最后,說說“通過打比方,說明了什么?”教師歸納,學習比喻句就按這三步說——這是一句比喻句;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通過打比方,說明了什么。在以后學到比喻句或課外閱讀中讀到比喻句時再鼓勵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去說說,去理解。
三、鼓勵積累運用,進行綜合訓練。
葉圣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是達到不需要教 ”之所以要教學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各種方法,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會理解句子的意思。為了鼓勵學生積累各種方法并加以靈活運用,我就采用綜合訓練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多種方法去理解一個句子的意思。如《蝴蝶王國》中的一句:“每天,太陽一出,就可以看見數不清的色彩斑斕的蝴蝶,在樹林花叢間,石溪水邊,翩翩起舞,把谷底的綠草和野花全遮蓋了,真像仙女從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睂W生們根據課后要求,通過理解句中劃橫線和浪線的詞語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是說蝴蝶多而美。接著,我就讓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其它方法理解。這一下可熱鬧了。有的用學習比喻句的方法,有的抓關鍵詞說,有的通過想象理解,還有的做動作說,思路一下子活躍了起,學習任務在一種輕松、踴躍的氣氛中完成了。當然,還可以把綜合練習設計成一個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對已學過的知識作一次回顧與總結,從而“溫故而知新”。學生知道了,理解句子的方法是很多的,一個句子有時有幾種方法可以去理解,就看你方法運用得活不活,效果好不好。一種方法不行就要換一種去試試,有時就得把幾種方法結合起去理解一個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是與課教學緊密結合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勤思活用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加強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能力的靈活運用,綜合運用。傳授學習方法是使學生在“課內得法”,內化為自己的能力,達到課外活用,使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4、造句好方法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 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币驗椤罢把觥笔菓阎匆馓ь^向上看。
(2). 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里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边@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 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庇谩肮鈽s”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 用比擬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一樣。”
(5). 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并記住。
(6). 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后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5、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把句子寫具體,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當的修飾或補充說明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動形象。
例如:
(1).翠鳥掠過湖面。
(2).機靈的翠鳥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飾詞語以后,就具體多了。它告訴了我們“是什么樣的”翠鳥,掠過的湖面“是什么樣的”。如果把第2句再修飾一下:“一只機靈的翠鳥輕輕地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北磉_的意思就更具體了。但要注意一點,把句子寫具體并不是堆砌很多詞語,只能根據表達的需要,該修飾的就修飾,不該修飾的就不要畫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復、累贅。
例如:
(1).我們高興。
(2).我們高興得跳起。
第2句加上了“跳起”,就把“高興”的結果、程度具體地描繪出,強化了表達的感染力。
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很多,在小學語課中學過的,有下列三種基本方法:
1.加定語。
例:隊旗在空中飄揚。
“(鮮艷的)隊旗在(蔚藍色的)空中飄揚!崩ㄌ柪锏脑~語我們就叫它定語。加上這些定語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樣的隊旗,在怎樣的空中飄揚。表達的意思更明白具體了。
2.加狀語。
例:弟弟跑了。弟弟是怎樣跑的?
弟弟(搖搖晃晃地)跑了。
括號里的詞語我們就叫它狀語。加上狀語就把弟弟跑的樣子寫出了。句子就具體了。
3.加補語。
例:飛機飛得( )。飛機飛得怎樣呢?
飛機飛得(又高又快)。
括號里的詞語就是補語。加上補語,就把飛機飛得怎樣寫具體了。
以上是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三種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們的規律,習作時就能運用自如。
6、讓亂句重組不再難
把錯亂的句子排列好,這是小學階段語練習中的一個重要形式,必須好好掌握。學會排列句子,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那么,如何學會排列好句子呢?我們可以按下列方法進行。一、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
有些錯亂的句子,我們在排列時,應仔細分析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常見的錯亂句子,往往敘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動的具體過程。那么,我們就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
如:()他想,這是誰丟的,真不講衛生。
()他看見地上有一團白白的東西。
()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小同學在打掃操場,爭做好事。
()下課了,張良在操場上玩。
()他連忙回頭,不好意思地拾起剛才看到的那一團白紙。
()想著,他就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走近一看,原是一團廢紙。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敘述了張良在操場上看到了一團廢紙,經過思想斗爭,最后拾起了那團廢紙的過程,層次清楚。在排列時,我們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排列為4、2、6、1、7、5、3。
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對一些錯亂的句子,我們可以找出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語,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詞,然后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句子。
例如:
()華羅庚教授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著名的數學家。
()20歲那年,他得了傷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條腿殘疾,但他毫不泄氣,繼續向科學城堡進攻。
()他14歲開始自學數學,每天堅持自學10小時,從不間斷。
()1932年,22歲的華羅庚應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的邀請,到清華大學工作。
()從19歲起,華羅庚開始寫數學論。
()在清華期間,他看了更多的數學書,并開始學習外。由于他肯下苦功,進步很快,25歲時,華羅庚就成了著名的數學家。
排列這段話時,我們可以抓住"14歲"、"19歲"、"20歲"、"22歲"、"25歲"這些表示年齡的詞,也就是以時間順序排列句子,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正確的排列應是:1、4、2、5、3、6。
三、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排列
有這么一個習題:
()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
()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根據這段話的特點,"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這句話是個中心句,其他三句話都是圍繞著這句話說的。顯而易見,我們可按先總后分的順序排列句子。排列的順序為:2、3、1、4。
四、按空間推移的順序排列
所謂空間推移,就是由地點的轉移,表達出不同的內容。排列時,要十分注意,不要與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譬如:
()一聽到這熟悉的叫聲,我就猜準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興地把蛋揀在手里,還熱乎乎的呢。
()跨進屋門,果然,一個鵝蛋似的雙黃蛋躺在雞窩里。
()一天下午,我參加學習小組后回家,老遠就聽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雞"咯咯噠"、"咯咯噠"地在房子里叫個不停。
這段話,我們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兩個不同地點,對句子進行排列,順序是2、4、3、1。
7、修改病句“四步曲”
修改病句是對學生進行句式練習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學生訓練的必要措施。而有些同學看到這種練習就唉聲嘆氣,其實,修改病句也有訣竅,那就是“一讀、二找、三改、四查”的四步曲。
一讀。將出示的病句輕聲讀幾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修改病句往往是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的,所以第一步很重要。如“我們一定要養成預習的好風氣。”這句話的原意是“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而不是“形成尊老敬老的好風氣”。
二找。找病因。只有在讀懂句子原意的基礎上找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病因概括起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三改。找出了病因,就應該動手術了。改的方法有“增、刪、調、換”等,實際修改時,應針對不同的病因,采用合適的方法,原則只有一條: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用最簡單的方法,把病句修改好。
四查。數學練習中有驗算,而語練習中有時也可以用“驗算”檢查一下自己的答案。當你把這個病句改好后,應把答案句再輕讀幾遍,看看是否根除病根,自己是否滿意。
只有有效地采用“一讀、二找、三改、四查”這四步曲,才能很輕松的攻克“修改病句”這一堡壘。
8、關于習作的復習
說到考試,我想最關鍵的應該是審清題意。首先是看清楚題目要求,讀懂題目。因為這是同學們完成這次作的重要起步,一定要多讀幾遍,不要急于動筆寫。在審清題的基礎上,你還要結合平時的觀察、積累仔細的想一想,選取自己最感興趣、最有的可寫的內容去寫。在寫時還要言之有序。想想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或者回憶當時的情景,將事情的經過梳理清楚,再動筆寫。寫好后把自己所寫的和事實對照一下,看看有無不符的地方。如不符,則調整一下。在寫的時候,還要注意每寫一句都要想一想怎樣銜接上一句,使前后語句通順連貫。
寫好后,同學們一定要養成認真檢查的好習慣。你可以多默讀幾遍,看你的中是否出現錯別字、丟字落字的現象,標點符號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連貫,發現問題后動筆改一改。如果有時間,把你修改后的再好好讀一讀,盡量把問題降低在最低限度。
*看圖作:
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1)仔細觀察,明確圖意。(2)用心揣摩,構建聯系。也就是說要邊看邊想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呢?(3)展開想象,擴展畫面內容。有同學常問:“結合著圖意究竟應該想些什么呢?”我想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對圖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進行“靜中有動”的想象。例如:我們就圖畫中人物的動作,思考他會怎樣做,還可能會做些什么;就人物的表情,聯想出他在想些什么,心情是怎樣的;就人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們會說些什么。有時我們還可以把自己融進畫面中,把自己假想成其中的人物,我想那份感受會更加深刻,這也就做到了使人物由“無聲”走向“有聲”。
*寫人記事:
要求是通過一件事情反映出一個人的某一個特點。我想在這兒針對著學生習作中的問題談談如何寫記事。(1)選材要新穎、有典型性。一個人可能做了許多可寫的事,但是哪些事能真正代表他本人的特點和精神品質,同時又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哪些事就值得寫。(2)選擇材料要真實。一定要在自己平時熟悉的人群中,選擇那些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而且是你親眼目睹、親身感受的事情,再認真回憶當時整個事件的全過程。(3)抓住特點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外貌。我想有了真實做基礎,那么這一項做起就不難了。寫作時可時時想著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外貌描寫要為這個人的特點服務。總的說寫人記事既要注意對人物本身的細致刻畫,又要注意對事情過程的描寫;既要抓住人物特點,又要使事件具有典型性,這樣才能寫好。
*想象:
在學生金色的童年生活中,對生活和未都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幻想, “想”,怎么去想呢?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廣泛地去想;要多角度思考,由此及彼地去想;要聯系現實生活,有感而發地去想。
掌握寫作方法固然重要,但我想在復習作階段,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還要注重觀察與積累。法國杰出的雕塑大師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币虼耍覀円龑W生留心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的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觀察那些事物的細節,觀察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自己以前不曾留意過的和新生的東西。觀察時,不僅要用眼、還要用心去體會,用手去觸摸。然后把自己捕捉到的用幾句話記錄下,建立一個素材本,這樣在你練習寫作時,就會有東西可寫了。有時侯,還可以引導學生記記生活隨筆,珍視自己平時獨特的點滴感悟,這也是在積累素材。
其次,積累語言會使學生的越越生動具體,所謂“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意思。平時可多讀書,讀書是吸收語言最好的方法,使我們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語言。對其中的好詞佳段進行摘抄、比較、理解、記憶、賞析,會更利于我們運用語言。有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老師的評語,找出語言不夠生動的某一段落進行反復修改,想一想換上哪些詞更加準確或者增加哪些詞句,就更加形象了。
再者,我們可以在此期間讀讀作選,進行佳作欣賞,尤其是可以讓學生讀讀后的作點評,這是一種很好的借鑒,不僅欣賞了語言的精辟,構思的巧妙、結構的精當,無形中,還可以體會到為什么要這樣寫及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另外,我們常講:“不厭千回改”,“好是改出的”。尤其在進行作復習時,這是一個難得的實踐的機會。我們可以把平時的習作練習做為內容,在復習期間進行展示、反思活動。這種展示活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一個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作,讀給大家聽或者大家傳閱,然后自己評一評,同伴評一評,說說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最后每個小組選出兩位學生在全班交流;顒雍,由學生自己修改。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最好的作貼出展示,再進行小組互評、全班交流。在互評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同學的作要多看優點,學習用別人、可以接受的話語提出改進意見。自改作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個步驟:1.通觀全篇看內容。2.細讀多思審結構。3.字斟句酌改字。4.朗讀品味細潤色。只要讓學生按這四個步驟去認真修改作,一定不愁改不出好。大家不妨試試看!

小學語閱讀指導的方法
怎樣閱讀寫人
一、抓住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個性和品質。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每個人的外貌特征,言行舉止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閱讀時,認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內容,從而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以及人物的美丑善惡。
二、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寫人離不開記事,人,是全的中心,事,則是為表現人物的形象服務的。有的寫人是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表現某一特征,有的則是通過幾件不同的事表現某幾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閱讀時,我們應抓住典型的事例,認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三、理清層次,明確寫作目的。
在理清段落層次的基礎上,了解寫的是什么,還要弄清作者為什么寫這篇?赐ㄟ^記敘或者描寫表現、歌頌了什么,這也就是概括的中心思想。明確了中心,有利于更進一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怎樣閱讀寫事
寫事,就是通過一件事情發生、發展、結果的全過程,表達某些觀點或看法,讓更多的人從中領悟生活的道理。閱讀寫事,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弄清記事的“六要素”
記事的,一般都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這“六要素”。閱讀時,要初步了解這件事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點、有哪些人物,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弄清了這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
二、理清敘事的順序。
一般說,敘事的順序包括三種:①順敘,是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敘述。②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局先寫出,然后再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③插敘,在敘述某一事件的過程中,要對所敘的事情進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敘述。當插敘的內容結束后,原的敘述繼續進行。我們弄清了事情的發展順序,閱讀后,才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從而有助于我們更透徹地理解。
三、抓住敘事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敘事一般都有詳有略,凡是能反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要選取典型的事例進行詳寫。閱讀時,我們要抓住重點,認真分析,體會作者從中表達的看法、觀點。
怎樣閱讀寫景
寫景的記敘,主要是以描寫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為中心,通過對景物的生動描繪,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閱讀此類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通讀全,抓住景物的特點。
景物的特點,就是指景物的姿態、色彩、景物在動態或者靜態時的樣子等。了解了景物的特點,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象,有助于進一步理解。
二、明確寫景的寫作順序。
寫景的都是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的,因此,在閱讀時,要明確的寫作順序。寫景的通常有以下幾種順序:①按觀察的先后順序。也就是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寫景。②按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中間到四周等。③按時間的推移順序。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三、體會的思想感情。
寫景的,并不是單純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借助對景物的描繪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時,我們要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盡可能融入其中,與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怎樣閱讀童話寓言
一、讀懂內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
讀童話寓言時,首先要弄清故事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的,人物是誰,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如何?
二、領悟童話預寓言的教育意義。
童話雖然是通過想象和幻想寫出的,但是它反映的是現實生活。在閱讀時,我們要通過對童話中人物形象的具體分析領悟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寓言則是通過虛構故事說明道理或教訓的,有的寓言將寓意寫在了故事的結尾,有的則沒有寫出,所以在閱讀時,還需要我們認真去領悟。同時還要根據寓言聯系現實生活去深入體會它的教育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4635.html

相關閱讀:五年級下冊語文總復習資料1
五年級語文文言文兩則教案學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
一件運動衫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