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鄂教版)4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6、“我喜歡昆蟲”
出目標:1、學會10個字,認識3個字,理解“受難、收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
3、通過學習,了解安妮是怎樣喜歡昆蟲的,滲透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思想。
重難點:抓住重點段中的重點詞體會、理解安妮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 你們喜歡昆蟲嗎?喜歡哪些昆蟲?看到它們你會怎么做?
3、 我們一起看看中的小安妮有多喜愛這些昆蟲。
二、初讀課,感知課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順句子。
2、 分自然段指名學生讀課。
3、 學生互相評議、正音。
4、 齊讀中的生字。
5、 再讀課,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三、課堂練習
1、 學生說說生字書寫的難點。
2、 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讀書,我們發現了小安妮很喜歡昆蟲,這節課我們就仔細看看對這些小動物,她究竟有多喜愛?
二、品讀課
1、 學習第1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愿意被關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嗎?
2) 指名說。
3) 那你會怎么愛護它們呢?
2、 學習2——5自然段。
過渡:是呀,安妮也和你們一樣,因為她非常的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1) 仔細讀讀第2——5自然段,安妮喜歡昆蟲,你可以從哪里看出。
2) 小組學習、交流。
3)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每自然段中的重點詞句體會。
4) 指導朗讀,在讀中進一步體會出安妮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3、 你認為安妮是個怎樣的孩子?
4、 那么,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去愛護我們周圍的動植物呢?
5、齊讀課。你們和安妮一樣都是很有愛心的好孩子。我們把這篇課再很有感情地讀一讀好嗎?讀出你們的感情。
三、作業布置
任選其一,有興趣的可以多做。
1收集有關昆蟲的圖片和字資料,辦一份報紙,如《昆蟲世界》。
2制作昆蟲標本。
3故事比賽《小小昆蟲發布會》,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昆蟲。

17、動物的遠游
呂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字,認識14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
3、 通過學習,了解動物遠游的本領,激發學生了解動物,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內容,激發學生了解動物,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可以分辨方向,可以用保護自己,甚至還超過了人類呢!想去看看嗎?
二、 初讀課,整體感知
1、 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指名讀。
2、 指名讀課,糾正讀音。
3、 《動物的遠游》這篇課介紹了哪些動物遠游的本領?(根據回答貼出動物圖片)
4、 現在請打開書,快速讀課,看看對于課你還有哪些問題?
三、 復習鞏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
四、 指導書寫
1、 看看今天要寫的生字,說說,最難寫的字是哪幾個?應該注意什么?
2、 老師范寫,學生練習,師輔導,強調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請回憶一下,這篇課介紹了哪幾種動物遠游的本領。
二、感情朗讀,理解課內容
1、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筆,默讀課,邊讀邊把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介紹動物遠游本領的詞句畫下。
2、再讀課,想想你為什么畫這些句子?
3、 師出示表格,學生答后填表,了解不同動物的本領。
4、 同學們說的很好,請在小組內表演,展示不同動物的本領。
5、 小組派代表上臺表演,進行比賽,看看哪組介紹的動物多?
6、 看同學們對這些動物遠游有了很多了解,那能讀讀嗎?
7、 表演讀:誰能戴上頭飾讀?
三、拓展延伸
1、小小的蜜蜂,鳥類,三魚等這些動物認路的本領確實令人驚詫,你還知道哪些?
2、上網查詢有關動物的知識,辦一個關于動物的小報。
板書設計:
18、青蛙和蛇•教案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7個字。查字典,聯系上下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習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
3、幫助學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對天敵,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動物不止這一對。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則。
教學重難點:理解蛇和小青蛙是一對天敵,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磁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聽錄音故事。思考:青蛙和蛇能一直在一塊玩嗎?為什么?
二、初讀課,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
2、點名讀課。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訂正讀音。
3、再讀課。說一說這篇課主要寫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學習課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誰愿意讀第2自然段?
1) 指名讀。
2) 評議。引導學生讀出小蛇和小青蛙彼此羨慕的感情。
3) 齊讀這一段。
3指名讀第3自然段。學生評價。引導學生體會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時快樂的心情。
4當小青蛙、小蛇快樂地玩了一天,等待它們的是什么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復習鞏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
五、指導書寫
1、看看今天要寫的生字,和同桌說一說,你覺得最難寫的是哪幾個字?哪些地方應該注意?
2、老師師范寫田字格。
3、學生練習。老師巡視輔導。強調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青蛙和蛇》(板書)
2、第一節課大家讀了課,認識了幾個生字朋友,你們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3、出示生字詞,指名讀。
二、學習課
過渡:當小青蛙和小蛇快樂地玩了一天,等待著它們的又是什么呢?
1、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互相說說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緊扣“驚呆、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等詞語,體會青蛙媽媽的緊張、恐懼、擔心和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慶幸的復雜心情。
3、指導朗讀。體會青蛙媽媽的擔憂。
4、指名讀。齊讀第4自然段。
5、默讀第5自然段。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
6、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張大嘴巴”一詞體會蛇媽媽的驚訝。
7指導朗讀。體會蛇吃青蛙的本性。
指名讀。分角色朗讀。
8、齊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蛇等了一天,為什么小青蛙一直都沒有?誰能告訴大家?
9、齊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它們為什么不能在一塊玩?(指名回答)
三、擴展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不能在一塊玩?
2、請同學們分別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給對方寫一封信,告訴對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古詩誦讀:蜂
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字。
2、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 體會作者在詩句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唐代詩人羅隱以《蜂》為題寫了一首詩,贊美了蜜蜂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的品質,那在這一首詩中,還會不會蘊涵著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簡介詩人。
二、 初讀古詩
1、 自由讀古詩,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
2、 反饋識字情況,了解生字意思。
3、 再讀古詩,注意把句子讀流利。
4、 指名讀、齊讀古詩。
三、 學生質疑,初步感悟
1、 結合教學掛圖、注釋,自學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2、 學生質疑,同學之間互相答疑。師作點撥講解。
(1)“不論平地與尖,無限風光盡被占”寫出了無論平原田野還是崇峻嶺,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們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終日勞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詩人以一個問句寫出對勞動人民終日勞碌卻常被剝削的同情,以及對剝削階級的憤慨之情。
3、 指導朗讀。
4、 嘗試背誦古詩。
四、 小結
這首詩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這樣寫比直接接效果會更好。學了這課后,你們也可以將這一表現手法運動到自己的寫話中去。


網語樂園(六)
教學目標:
1、 了解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積累和動物有關的詩句、成語等。
2、 讓學生了解動物有趣的本領,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 通過口頭訓練,讓學生了解小貓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 引導學生觀察,注意抓住小貓的特點,突出其可愛之處進行習作。
5、 通過表演、積累和理解成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一、認一認,讀一讀
1、 學生自己讀一讀,認識4個生字。
2、 說說各種動物的家是什么樣的,叫什么名字。
3、 游戲:“動物找家”
4、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家的名字?
5、 齊讀。
二、看圖讀詞語
1、 自由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 齊讀詞語。
3、 結合圖畫,你能說說這些詞語各自的意思嗎?
4、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你有聽過這些詞語嗎?能不能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
三、寫一寫,背一背
1、 自由讀這三個句子,說說知道了些什么。
2、 多讀幾遍,看能不能背下。
3、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句子?
4、 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 讀一讀
1、 自由讀故事,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 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3、 誰能演演這個故事?
4、 大家讀了這個故事,也聽同學們講了,看大家演過了,相信這個故事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5、 你還知道哪些這類有意思的成語故事呢?
二、 探究與發現
1、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并相機出示動物圖片。
2、 小組討論蜜蜂和蛇的本領,自由說。
3、 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特殊本領呢?
5、 小組討論。
6、 全班交流
7、 總結:動物的本領真是令人驚訝!我們只有多看書,多觀察,才能學到更多的有關動物的知識。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可愛的小貓
一、情景談話,引出話題
1、同學們,你養過小動物嗎?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么?
2、老師這里呀,有一只非?蓯鄣男∝垼氩幌肴タ匆豢?
二、指導看圖,提出要求
1、小貓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
2、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圖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三、小組交流
1、小組里交流自己喜歡的一幅圖畫。
2、互相評一評?凑l說的最好。
3、小組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代表上臺交流。
2、全班評議?凑l說的好?好在哪里?
五、小結
第四課時
習作:可愛的小貓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為什么喜歡?學生說?昨天口語交際課上我們大家都談到了小貓,有的同學觀察得特別仔細,想象力也很豐富。說的時候都抓住了小貓的特點。小貓顯得特別可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寫一寫,比一比,看誰筆下的小貓可愛。板書:可愛的小貓
二、指導選材,嘗試寫作
1、先自己想想寫什么。
2、自由發言,互相啟發。拓展思路?要發揮想象,根據生活中的觀察,抓住小貓的可愛寫,讓它活起,動起。
3、教師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確定好的內容。
4、想一想,選擇一、兩個方面,寫出小貓的可愛,體現對小貓的喜歡。
5、把內容寫具體,試著用上中給出的好詞、好句,句子寫通順,不要寫錯別字。
6、寫完多讀幾遍。
第五課時
一、講明習作的修改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交流習作,互相提升。
1、組內互相交換看對方習作,組內互評。
2、共同評議是否寫出了小貓的可愛,寫出了你對小貓的喜歡?
3、共同修改。
4、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欣賞。
5、針對某些情況,有目的講評。
6、集體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課外。
1、動筆嘗試自我修改,使更精美。
2、回家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給你寫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習作抄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19、茶花
教學目標:1.學會7個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7個字。
2.學習中出現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學會7個生字,學習中的比喻句,體會茶花堅韌頑強的精神。
課時:2
第一課時
一.出示茶花的CAI或掛圖
引導學生認識茶花,師簡介茶花。
(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茶花圖片互相交流。)
師:茶花很美,課中是怎樣描寫的呢?茶花的美麗于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課。
二.初讀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生詞。
2.讀課,把句子讀通順。
3.了解課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用各種方式抽查學生認讀生字詞的情況。
四.再讀課。
1.把生字放入課把句子讀通流利。
2.邊讀邊思考,在不懂的句子旁打“?”。
3.小組內交流學習體會。
五.共同學習123節。
1.生質疑。
2.茶花很美,讀課23節,從課中哪些地方看出茶花很美?用“——”劃句子。
3指名讀自己劃的句子,并說說美在哪里?
4.全班討論:作者是怎樣寫出茶花的顏色很美的?
指導讀課后3個句子。
六.指導寫生字。
1.認讀“極、絕、汪、紗”
2.觀察這些生字:怎樣記寫?
3.指導寫“極”。
4.學生練習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詞。
2.讀課后3句話。
3.用自己的話說說茶花美在哪里。
二.讀懂課4—6節。
1.生自由讀課4—6節,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作上記號。
2.全班討論:茶花為什么會這么美呢?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感嘆號和反問號所表達的感情。
4.讀“下了那么…..不美呢?”并討論:需要回答嗎?為什么?那么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5.你想對花骨朵說些什么?
三.精讀全,學習寫作方法。
1.生默讀課
,想想課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2.全班討論:作者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讀第四節,了解過渡句的作用。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生自由背誦課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背給同學或小組的同學聽。
3.指名背誦給全班同學聽。
五.指導寫生字。
1.讀“單、致、閉”。
2.討論書寫記憶方法。
3.師范寫“致”。
4.生練習寫生字。
六.課堂練習:
1.寫比喻句
2.畫茶花。

20、微笑著面對一切
教學要求:1.學會12個字,認識9個字。理解“氣吁吁、大漢淋漓、敬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
3.理解課內容、理清寫作順序,了解桑蘭是如何戰勝困難,頑強地與病痛作斗爭的。激勵學生向桑蘭學習,培養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
教學重難點:學會12個生字,理解課內容,學習桑蘭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
課時:2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自己生命最燦爛的時候,卻遭到最沉重的打擊,如嬌嫩的鮮花遇到暴風雨,如展翅的小鷹折斷翅膀,面對命運的挑戰,她該怎么辦?今天,讓我們認識一位了不起的中國姑娘——桑蘭。
1.出示桑蘭的照片,告訴學生桑蘭的近況。
2.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看看桑蘭是如何戰勝困難,頑強地與病痛作斗爭的。
二.初讀課: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生詞。
2.讀課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了解課大意。
3.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4.師用各種方式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三.再讀課
1.把生字放入課中,讀準音,把句子讀流利。
2.在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或詞旁打勾,不懂的地方打“?”。
3.邊讀邊想:課講了哪些內容。
4.找一找課哪些段落寫了桑蘭面對困難很頑強。
四.交流學習情況。
1.課講了哪些內容?
2.哪些段落寫了桑蘭面對困難很頑強?
五.精讀課。
1.輕聲朗讀課,把你認為感人的句子劃下讀幾遍。
2.默讀3—6自然段,看桑蘭戰勝了哪些困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六.交流學習情況。
1.小組內交流學習心得。
2.全班交流:把你認為感動的句子讀給同學聽,并說說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七.學習生字。
1.認讀“優、秀、際、第、試、部”。
2.觀察生字,想想怎樣記、怎樣寫。
3.全班交流。
4.師范寫“第”,注意筆順和結構。
5.學生練習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認讀生字好詞。
二.讀懂全。
1.讓我們再一起回憶桑蘭的故事吧。生自由讀課。
2.小組內交流桑蘭面對困難是如何戰勝的。
3.師讀第七自然段,生討論:為什么說桑蘭是個堅強的姑娘?
(1)小組內討論。(2)全班討論。(3)師小結。
4.你能再把讓你感動的句子讀給我們聽嗎?
指名讀句子。
5.師出示桑蘭的照片:同學們,此刻你想對面對微笑的桑蘭姐姐說些什么呢?請你大聲說出吧!
(1)小組內交流。(2)全班交流。
6.同學們在過去的生活中遇到過困難吧?你那時是怎么做的?如果是現在你又會怎么做呢?說給同學聽聽。
7.全班交流上述話題。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診、輪、固、痛、病、勇”6個字。
2.觀察生字,想想怎樣記、寫?
3.全班交流學習生字情況。
4.師范寫“勇”。
5.生練習寫生字。
板書設計:

21、一次著名的沖刺
學習目標:1、學會11個生字,認識6個字,理解“蹣跚,不脛而走”等詞語。
2、朗讀課,體會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讀懂內容,體會作者對杜倫多•派特利的贊美之情。
學習活動設計
一、導入新課
(一)為什么派特利沒有得到金牌,他的名字卻流傳至今呢?請你讀課,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吧!
(二)初讀課
1、自讀課。
2、認讀生字。
3、質疑問難。讀了課,我還有些問題不明白。
三、精讀課
1、“我能讀懂”
自由讀課,你讀懂了些什么?
(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鼓勵不同基礎的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讀書所得,激發成就感和自信心。)
2、“我提問”
再讀課,想一想,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鼓勵學生,能的同學是肯動腦筋,會學習的)
3、“我解答”
在學生獨立思考或合作討論的基礎上,估計學生解答疑難。
4、“我能讀好”
學生練習讀好課,注意利用朗讀的速度,控制聲音表現派特利那種艱難的跋涉,觀眾的企盼,熱烈的歡呼,由衷的欽佩的感情。
5、“我說說”
“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這句話中蘊涵著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你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四、書寫生字
1、哪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說一說。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課后反思:

古詩誦讀:望天門
教學要求:1、在反復吟誦中想象天門高聳陡峭的畫面,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會積累詩詞。
教學重點:用語言描繪自己從古詩中想象到的畫面。
教具:卡片音樂錄音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師:同學們,你們登過嗎?看到了什么?
生:全班討論
師:今天我們一起隨唐代大詩人李白一起去望天門,感受一下天門的陡峭。
二、教師范讀古詩
師范讀生閉眼聆聽,想象看到了什么?
三、生自學古詩
1、生自由讀,讀準字音。
2、邊讀邊想:讀中看到什么?
3、同座互聽互讀。
4、看圖:在圖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畫下小組交流,教師點撥。
四、指導有感情地誦讀。
1、欣賞古詩錄音。
放配樂古詩錄音,師生邊聽邊看掛圖。
2、誰愿意當詩人把《望天門》讀給我們聽?
3、討論:把你從古詩中看到的說給我們聽。
4、指導誦讀。
5、師配樂表演讀。
6、生配樂朗讀。
7、分男女配樂朗讀。
五、布置作業
1、把你從古詩中看到的景色說給家長聽。
2、找一首描寫的古詩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語樂園(七)
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認讀近義詞,讓學生自主發現詞的精彩和趣味。
2、在讀詞語中發現詞的規律,學會積累詞語。
3、積累名言警句。
4、積累感嘆句。
教學重點:1、認識近義詞,積累詞語。
2、認識感嘆句。
教學過程:
一、學習“讀一讀”
師:同學們我們早已認識了近義詞,你能列出幾組近義詞嗎?
生:說出已知的近義詞。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幾組新的近義詞。
1、學生認真讀讀每組詞,邊讀邊比較啟發學生自主發現規律
2、引導學生比較。
3、讓學生拍手對詞。
二、學習“讀一讀”
1、自讀詞語,發現規律。
2、小組合作讀詞語,用喜歡的方式表達詞語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歸納:這些詞都是表示堅強的詞
4、試著說幾個這樣的詞。
5、齊讀。
三、學習“寫一寫,背一背!
1、自讀句子,感悟句意。
2、全班交流對句子的理解。
3、用鋼筆描寫一遍。
4、小組內試背。
5、推薦上臺背誦。
四、學習“讀一讀”
師:下面我們一起去讀一個成語故事。
1、生自由讀成語故事,讀準字音,有不會認的字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2、把你從故事中了解到的內容說給同桌聽。
3、誰能把成語故事說給我們聽?
4、全班交流讀故事的體會。
5、同桌之間講述故事。
五、學習“探究與發現”
1、指名讀句子。
2、討論:這個句子寫了什么?
3、誰還能從書本中找出這樣的句子。
4、請多名同學說,說得越多越好。
六、作業
1、把成語故事講給家人聽。
2、收集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我很勇敢
教學理念:通過表演和交際,鼓勵學生做個勇敢、堅強的孩子,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人情境
1、看大屏幕:一位小朋友摔傷了腿,醫生幫他縫了5針,可他咬著牙,一滴眼淚也沒流。
2、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3、你覺得自己勇敢嗎?
二、示范表演
1、今天老師請了兩位小朋友,一個叫,一個叫樂樂,聽聽他們是怎樣夸自己勇敢的。
2、示范表演。
3、大家看了剛才的表演,知道該怎樣夸自己勇敢嗎?小組內討論一下應該注意什么?
4、教師小結:夸自己時,首先要說清發生了什么事,再談談自己的表現。
三、小組練習
1、同座練習,互講自己勇敢的表現,還可互相夸一夸。
2、小組內互說互演。
3、各小組推薦同學展示,集體評議補充。
四、實際運用
1、你想把你勇敢的表現告訴你的好朋友嗎?現在請你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吧!
2、教師總結: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今天驚喜的發現原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很勇敢,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克服困難,繼續做個勇敢、堅強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習作:我們的運動會
教學理念:借助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借助圖激發孩子們思維的獨創性、想象力和對待問題的敏感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習作。
教學過程:
一、情景回放,激發興趣。
看大屏幕(運動會場景),大家在開什么會?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同學們在干什么嗎?
二、指導看圖,角色體驗。
選擇圖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分三步曲,進行引導、觀察、聯想。
1、看:他在干什么?
2、聽:你聽到什么?
3、想:當時人物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三、置身情景,以圖促寫。
1、明確要求:開運動會了!你也許是運動場上一只快速奔跑的“小羚羊”,也許是一只飛身跳躍的“小袋鼠”,也許是一位高喊加油的拉拉隊員……但運動會一定會讓我們每個人感到開心和激動!讓我們寫下自己最難忘的那一刻,把運動會帶給我們的快樂長久地保存下吧。
2、置身情景:運動會上你是圖中的哪個角色,想一想,說一說,你要寫的作是什么樣的。
3、方法要點,簡單小結寫作步驟:時間——天氣——運動會開始——項目比賽——心情
4、選材寫作。
課后反思:

出22、夏天和冬天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6個字。讀懂相關的生詞及句子。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3、通過學習課,了解夏、冬兩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并引導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景。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2.認識夏天、冬天特征,從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l,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師導語: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
你們看,大自然這位畫家為我們描繪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著截然不同的季節特點。平時,我們也一定留心過周圍景象的變化吧。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到課中去感受兩個季節的不同情趣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要求學生認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課內容。
2.學生自讀課。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勾畫生字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同桌或小組互讀互評。
注意讀準詞語:打卷兒煮熟轉圈口哨麥穗
②指名讀,要求把課讀通順,讀流利。同時思考:讀了課,你有怎樣的感受,不同的季節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4.全班評讀井交流感受。
教師小結:是啊,夏季天氣悶熱,經常有雷雨傾盆;冬季,天氣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飄飄,北風呼嘯。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特點。讓我們首先學習第一篇短,走進夏季吧!
三、細讀課,了解夏季特點
(一)學習課1、2自然段。
1.自由讀1--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熱?是怎樣體會出的,
(教師相機貼出“柳葉”、“小花”、“有魚的湖水”3張圖片)
2.讀句子,想象畫面,體會夏季的“熱”。
①CAI出示句子,讀一讀:
“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柳葉打著卷兒,小花低著頭,湖水冒著熱氣,小魚該不會煮熟了吧!
②引導想象:這兩個句子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把自己想象的畫面說給同學聽。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詞語想象畫面的,
(理解:“打著卷兒”、“低著頭”、“冒著熱氣”等)
④教師小結:作者把柳葉、小花、湖水當成人寫,我們讀了以后,感到特別形象生動。
3聯系生活,指導仿說:同學們。平時你一定觀察過很多夏季的景物,它們在大火球似的太陽照耀下.都是什么樣的呢?請學著再說幾句。
(如:大樹垂下雙肩。小草耷拉著腦袋。)
4.引導體驗,練習朗讀。
①天氣這么熱.如果這時你看到了柳葉、小花,特別是看到小魚在冒著熱氣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擔心)
我們應該怎么讀第二句話呢?(學生練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②正在我們擔心時,蜻蜒低飛.向我們報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應該怎么讀蜻蜓的話呢?(指名讀,學生評讀)
5.齊讀1、2自然段。
(二)學習課3、4自然段。
1.指名讀3、4自然段,思考:小寫了雷雨時的哪些景象,
2.示(雷雨景象),聽雨聲錄音.想象人們的心情。
3比較句子:
大雨嘩嘩地下。
嘩!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
學生交流;哪句說明雨更大?你從“快活”中體會到什么?
指導朗讀:如何讀能表現雨大,表現人們此時的心情呢?
4.學生練習朗讀3、4自然段。
(三)學習5—9自然段。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5--7自然段,學生閉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繪了哪些景物,與雷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據學生描述,CAI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學生齊讀5--7自然段)
2.小組討淪,完成表格填寫。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葉、小花
湖水
小魚、青蛙
3.引導想象:結合平時你的觀察,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說雨后還會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讀:一場雷雨沖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了陣陣涼爽。此時,天邊掛起晚霞,空氣特別清新。
①當你雨后出門散步時,看到重新煥發光彩的花草時,我們不禁要說——學生看中句子,齊讀第6自然段。
②當你散步到湖邊,看到歡快的小魚、青蛙時.我們不禁又要說——學生看中的句子、齊讀第7自然段。
5.雨過天睛,人們到湖邊乘涼、散步,小朋友也到橋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最想干什么?
教師小結:是啊,看著清亮的湖水,讓我們像小鳥一樣飛起,飛到雨后的橋邊,飛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吧!我們齊讀第9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9自然段)
四、朗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夏”全,可以一個人朗讀,也可以和小組內同學合作朗讀。再次體會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變化帶給人們的快樂。
2.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讀或背誦并評點。
五、習寫生字,交流學法
1.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自己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2.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課后拓展
根據課內容,展開想象,畫一畫夏天的景物;搜集中或課外的描寫夏天的詞句,并進行摘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學生齊背誦短《夏》。
2.指名讀《冬》。上節課,我們已初步感受到了冬天季節的特點,想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二、細讀課,了解冬季特點
(一)學習第1自然段。
].自由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從哪里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是怎么體會出的?
2.填空練習。出示句子:小雪花給(),()暖暖的。
①想象“雪白的大衣”、“雪白的被子”是什么樣的景象?
②讀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師隨機指導:擬人的寫法.使句子更為形象生動,讀了以后,使頭腦中的雪景更為具體。
(二)學習:2一6自然段。
1.自由讀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北風的?
2.討論:①從哪里看出北風“淘氣”?②聯系生活想想“吹口哨”是什么意思?
3.聽音響(北風的呼嘯聲),聯系生活想象冬天北風的猛烈。
4.再讀思考:冬天,北風凜冽,寒風刺骨。但在作者筆下.北風卻是“淘氣的”,“吹著口哨”.“滑了一大跤”,使人感到特別有趣。這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5.品讀練習:你覺得這一部分哪一段格外有趣?該怎么讀?
(教師尊重孩子獨特體驗,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習第7、日自然段。
1.指名讀7、8自然段,說說:小麥苗做了什么美夢?
2、練習領讀、齊讀,,(教師領讀每句話的前半句;學生齊讀每句話后半句)
3.引導想象,拓展思維:小麥苗還可能會夢見什么?
三、朗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朗讀《冬》全,并練習背誦。
2.同桌交流冬天的景色特點。
四、整體回顧,歸納全
1.指名讀全。
2、說說夏天和冬天的景色各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練習
1.搜集描寫冬天的有關詞句,進行摘抄。
2.畫一畫“冬天”。
3、仿照課,說說“春天”和“秋天”。
[板書設計]
22夏天和冬天
太陽大雷雨下
柳葉打卷
夏炎熱小花低頭快樂
湖水冒熱氣
雪花北風
冬寒冷云杉穿上快樂
麥苗蓋上
課后反思:
23、雷鳥太太的時裝(一) •教案教學目的:1、學會10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聯系上下,理解相關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默讀課。
3、理解課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樣的服裝。激發學生讀科學童話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相關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課內容。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質疑導入:
1、出示“雷鳥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嗎?
2、師:雷鳥與咱們平時看到的鳥不大一樣,這位雷鳥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聰明的時裝專家,隨著季節的更迭,她的時裝換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們去認識認識雷鳥太太吧!
3、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
1、自由讀課,將生字新詞字音讀準,將課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同桌一起讀課,互相糾正讀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等方式檢查。
5、指名讀課,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三、學習課第一段
1、創設情景:出示掛圖,師配樂讀第一段字。
2、師:喜歡這白雪世界嗎?
3、指導朗讀。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學習第二段。
1、 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從樹洞里爬了出,它在干什么呢?趕快讀讀第二自然段,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多讀幾遍!
2、生自讀。
3、反饋。重點體會第四句“……又清涼,又香甜……”
二、學習3—7段
1、過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松果時,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讀——反饋)
2、分角色朗讀。
3、同桌練習表演——指名表演——師指導——生再次表演。
三、學習8——9段
1、過渡:看到小松鼠這么可愛,雷鳥大嬸不再生氣了!接下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生聽錄音)
2、生談知道了什么?
3、書上是怎么說的呢?請大家讀讀課10——14段。
4、生反饋。
5、師小結。
四、學習第二部分
1、自讀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鳥太太的時裝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2、反饋。
3、小組活動:配合讀15——25段或試演此情景。
4、師小結。
五、分角色朗讀課。
六、總結課。
板書設計:
23、雷鳥太太的時裝(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帶有棕色斑點的大衣
課后反思:

24、雷鳥太太的時裝(二)•教案坡學習目標。
1、認識8個字,認識8個生字。查字典聯系上下理解生詞與關鍵詞語。
2、默讀課,能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
3、理解課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樣的服裝。繼續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季和秋季服裝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雷鳥服裝變化與季節的關系,感受自然界的奧秘。
教學時數: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篇課我們認識了可愛的跳跳和快樂的雷鳥太太,她們的對話讓我們了解了不少知識,接下的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初讀課,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
3、學生互相評議,正音,注意“催、搜”是平舌音,“空”是多音字。
三、學習課。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夏天到了,森林變成了什么樣子?
2、閉眼想象森林的美景。
3、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第一部分(夏季部分)。
1、創設情境,師口述第二段:小松鼠正在玩得起勁,忽然他聽到了一陣“咕、咕、咕”的聲音,那聲音又低沉又溫柔,讓人想起媽媽的催眠曲。咦?是誰在樹下輕輕地唱歌?趕緊讀讀課的4—6自然段吧!
2、反饋。
3、師生合作讀5、6自然段。
4、師貼圖(一只沒涂顏色的雷鳥在樹叢中孵蛋),師:這時雷鳥又會穿上什么樣的時裝呢?請你們讀讀課的7—8自然段!
5、指名上臺給圖上的雷鳥涂上顏色。師問:你是從哪知道的呢?
6、出示“背部是……”,指名讀。
7、如果你是雷鳥太太,你會怎么給咱們介紹你的夏裝呢?(生自由說)
8、雷鳥太太是怎么說的呢?(指名讀第8段,引導學生讀出雷鳥太太的語氣。)
二、學習課第二部分(秋季部分)
自讀第二部分,思考:秋季臨,雷鳥太太的時裝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從哪里知道的?
反饋,指名讀17段。
過渡:哦,原她的秋裝和地上的落葉一個顏色了!可這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顏色呢?誰能看圖描述一下?(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模仿前描述)
小組活動:配合讀14—18段或試演此情景。
匯報:學生讀(或演)完后,師隨機采訪幾位讀(或演)雷鳥太太的學生:雷鳥太太,為什么你一年四季總要換衣服呢?采訪完后:同學們,你想對雷鳥太太說點什么嗎?
三、生字書寫。
1、學生觀察生字。
2、選出你覺得難寫的字。
3、教師指導。
4、學生練寫。
四、拓展交流。
還有哪些的動植物也會變換“衣服”的顏色?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語樂園(八)•教案小教學目的:
1、了解一字多音的現象,能準確讀出“朝、舍、縫、量、假、強”在詞語中的正確讀音。
2、認讀關于“風”的詞語,體會詞語表達上的準確、形象。
3、背誦和書寫兩則有關動腦的名言。
4、培養閱讀能力,感受表達的生動、優美。
5、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6、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精神,和樂于表達的興趣。
7、設計春節節日飾品并進行交流,鍛煉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并從中了解我國春節的化。
教學重點:語積累;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難點:發揮想象,并記敘下;綜合實踐活動。
課時安排:6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的:了解多音字;積累詞語和名句。
教學過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綠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詞語卡片,請學生“找找雙胞胎”
自己試讀;同桌互查;指名讀。
3、練習給多音字組詞,填空:
朝zhāo()cháo()舍 shě()shè()
縫 féng()fèng()量 liáng()liàng()
假 jiǎ()jià()強 qiáng()jiàng()
4、你還認識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紹給大家好嗎?
二、認一認,讀一讀。
1、自由讀詞,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齊讀。
3、再次小聲讀詞,邊讀邊想象詞語描繪的情景和感覺。然后在小組里說說想象的畫面。指名交流。
4、通過讀這些詞,你發現感悟出了什么?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認讀名句,簡單說說讀后的體會。
2、讀帖,與小伙伴商量 一下怎么把這兩句話寫好。
3、指名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4、練習書寫。
5、評選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誦兩句名言。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的: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閱讀:
1、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2、說說初讀后的感受。
3、默讀,劃出你覺得寫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體會。老師及時總結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讀。
三、探究與發現
1、還記得《米佳的愿望》嗎?我們的生活中因為四季不同的風情而豐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經展開一幅幅不同的畫卷。
2、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3、你還能說出這樣與季節有密切關系的詞嗎?小組比賽:應選擇一個季節,看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出的詞語最多。
4、總結:其實妙詞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于你是否能探究和發現。
第 三 課 時
教學目的:發揮想象,大膽地向他人表達,并努力用語言打動別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小品表演《樂樂和童童的對話》。二、自由交流
  假如風有顏色,你希望是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在小組里自由發言,小組長組織好順序,明確發言的要求:說的人態度大方,能讓每個人聽清楚,聽的人認真傾聽,有意見應等別人說完再講。三、推薦代表向全班交流。四、評選“風的使者”五、延伸:請你也動動筆,畫出風的顏色,為下節習作課作好準備。

第 四、五 課 時
教學目的:大膽想象,并樂于真實地記敘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后大家都動筆畫出了心中的風,今天我們開個小畫展吧!二、范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圖畫,朗誦范《春天的顏色》。要求學生邊聽邊想象。
2、交流聽范后的感受。三、動筆寫初稿。
1、像小作者一樣,為你的畫配上一段字,讓它更豐富更生動,好嗎?
2、試寫一段話,簡要大意即可。四、交流、補充。
1、在小組里展示自己的畫,并讀初稿。其它成員提出個性意見。
2、根據個性意見,再次完善自己寫的內容。
3、面向全班學生交流,集體補充。五、定稿。板書設計:
第六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綜合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強學生的實踐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綜合性語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相信每位同學都設計出了喜慶的春節飾品,這節課讓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設計發布會。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設計的飾品和設計說明,在小組內交流。
2、推薦佳作全班展示交流。三、評選“最佳作品”和“最佳設計說明”
1、評選。
2、請設計者上臺介紹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0914.html

相關閱讀:讓我們蕩起雙槳
2013年三年級語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三年級上冊語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人教版)
2013年三年級語文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