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第十二冊教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的道理,逐步養成在實踐中運用語的習慣。
重點、難點:
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語的道理,在今后學習中進行實踐,逐步養成在實踐中運用語的學習習慣。
教學預備:
1、學生預習課,復習鞏固以前學習過的良好學習習慣。
2、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二、指導看圖 學習該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1、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指導觀察第1頁的三幅插圖。
⑴觀察第一幅圖。
①圖上的同學看到這些古代的天儀,會想些什么?
②教師小結。
⑵觀察第二幅圖。
①指名學生說說圖片上的內容。
②討論:同學們應怎樣才能揭開宇宙的奧秘呢?
③教師小結。
⑶觀察第三幅圖。
①說說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圖上的同學這時會怎么想,會說些什么呢?
③你欣賞過哪些碑刻?學到了哪些知識?
2、指導學生觀察第2~3頁的插圖。
⑴逐幅觀察第一行的四幅圖。
①說說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學們會什么收獲?
組織討論,匯報交流。
⑵觀察第二行插圖。
①說說圖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導說話。
②討論:同學們游覽了這些名勝會說些什么?
組織討論、交流。
⑶觀察第三行的插圖。
結合課外的積累,引導學生說話。
⑷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說說感受。
三、總結
1、通過觀察圖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嗎?該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呢?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談談預備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四、作業
1、進行課外閱讀。
2、深入大自然和社會,寫觀察日記。
第二教時
一、導入新課
二、指導看圖,教學生學會運用語。
1、觀察第4、5頁第一行的兩幅插圖。
①討論:圖上的幾位小朋友是怎樣工作的?
②指名學生說一說。
③相互評價。
2、觀察第二行插圖。
①討論1: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寫字的同學是用什么姿勢寫字的?他們是怎樣握筆的,字寫得怎樣?別的同學的表情怎樣?
②討論2:說說圖上畫的是一次什么活動,參賽的同學什么樣,神態怎樣?
③交流并小結。
3、觀察第三行的插圖。
①討論:圖上的同學正在開展什么活動,大家分別在干什么?
②討論:古詩課外活動形式很多,還可以安排哪些?
③交流、匯報。
4、觀察第4頁上的插圖。
①討論:圖是有誰在干什么,小報的質量怎樣?
②同學們對出好小報有什么建議?
③交流、匯報。
5、觀察第5頁的插圖。
①教師介紹:這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在表演課本劇《母親的恩情》,圖中的兩個同學分別扮演孟效和他的母親。
②圖上的同學表演得怎么樣?
③小結:參加課本劇演出,可以鍛煉自己運用語的能力,陶冶藝術情操,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總結
1、交流同學們在課前搜集的在實踐中運用語的例子。
2、課堂小結。
四、作業
1、分組編輯出版小報。 2、練習排演課本劇。 3、參加語課外活動。
第一單元
本單元共有四篇課,為“壯麗河”篇,分別是《長江之歌》、《三亞落日》、《煙臺的!、《記金華的雙龍洞》等課和一篇習作以及一個練習。
《長江之歌》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以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
《三亞落日》是一篇質兼美的寫景短。作者運用活潑、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煙臺的!窇{借課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記金華的雙龍洞》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描述了作者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的過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路上明艷的景色,聽到了溪流的歡唱,看到外洞的寬敞,體驗了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更讓我們欣賞到內洞的“黑、奇、大”,我們不禁發出感嘆。在游覽的同時,泉水始終伴隨著我們!叭鹘浀穆肪”:從深黑的石洞流進內洞,再經過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隨著勢流下去。使學生感受作者構思的嚴謹與巧妙。是訓練學生練筆的好范。
1、長江之歌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的熱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二、教材說明: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以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節,寫長江的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節,寫長江的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復吟誦,聯系上下細細玩味,尤其是領悟中兩次出現的詩句“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有什么了解呢?請同學們匯報搜集到的資料。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2、檢查教學效果。
。1)出示詞語:乳汁 哺育 挽起 蕩滌 塵!」喔取”既ァ「鞅紪|西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豐采 依戀 蕩滌 塵!“蹴纭」喔
3、各自輕聲試讀課。 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
三、精讀訓練。
1、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
《話說長江》這部系列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
2、出示: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3、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么。
4、交流:(1)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泉?(2)“情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5、精讀第1節: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泉?
。2)交流。出示:你從雪走,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3)默讀第1節,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大海。
(這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意義。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指導背誦第1節。
6、精讀第2節。
。1)聽錄音,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泉?
。ā斑h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向未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泉。)
“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展,力量是無窮的。)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我們—贊美長江……”(4)指導朗讀第2節。(5)指導背誦第2節。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五、學唱歌曲、作業布置:P6 3、4兩題
六、板書設計:
1、 長江之歌
豪邁 雄壯
2、三亞落日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體會課的意境。
2、 感情朗讀課,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狀、顏色描寫景物及景物變化的方法。
3、 能在讀熟、讀懂課基礎上創造性的練習說話,寫導游詞提綱。
教學準備 水彩筆、紙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師:同學們,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壯觀。其實日落也很富有詩意的,它一點也不比日出遜色,夕陽滑落的景觀可謂美妙絕倫!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日落的。
2. 板書課題
(二)教師配樂范讀全。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
(四)生字抄寫練習。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畫出作者描寫的三亞景物有那些?。
2、用簡單的線條畫出藍天、海水、白鷗、椰樹、細沙。
3.學生根據有關段落作畫。(要求學生用簡筆畫作圖)
4.、評畫。 (注意是否能畫出“藍藍的天”、“藍藍的!、“低翔的白鷗”、“碧玉般的樹冠”、“玉屑銀末般的細沙”。)
4、感情朗讀有關反映畫面內容的句子。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感情朗讀。
2、出示本節的自學目標。
①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②邊讀邊想象夕陽滑落的過程,畫出描寫夕陽滑落動作的詞。
③教師出示一組動詞。 懸、入水、顫動、停住、下沉、蹦跳、收斂。
3.教師演示有關夕陽下滑的動畫(),邊演示邊出現相關的動詞。
4.按照詞在中的順序,讓學生講講落日的過程。
(七)做小導游。
1、編寫提綱,分小組互相討論,準備提綱。(教師簡要指導)
2、學生試演。(要求用上課中學到的你認為優美的詞語或句子)
3、套入導游詞的有關格式,讓上演示的學生帶上“導游證”
(八)課外延伸。 向提供學生關于海南三亞的一個網址、一本課外書。讓學生進一步去學習,去探究。
(九)課外作業。 回去向父母介紹三亞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絕倫、風情、遜色、驚訝等詞。
3、煙臺的海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2 、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能聯系課理解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 憑借課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同時感悟課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綺麗壯觀,煙臺的人勤勞、能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揭題:
1、 同學們,你們看過或游覽過大海嗎?談談自己所了解或體驗過的海邊生活情景。
2、 看中國地圖,沿海城市很多,有沒有北面面臨著大海的城市呢?(煙臺)
3、 揭題。從地圖上了解一下煙臺、渤海灣、膠東半島、西伯利亞、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過渡:這里的海有什么獨特的景觀?作者想向我們介紹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了解內容:
1 、看畫面,聽配樂朗誦,說說自己的感受。
2 、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特點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請同學們自由輕讀課要求讀正確。
3 、檢查自學情況:生字讀
4、 默讀課,邊讀邊想:課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5、 分清段落層次。
三、學習第一段:
齊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概括介紹煙臺北面臨海,有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四、寫字指導1 、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2、 用鋼筆描紅、臨寫。
五、作業:1 、抄詞。 2 、朗讀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說說課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過渡: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觀有什么獨特之處呢?誰能把中那句概括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語句找出讀一讀?作者是怎樣具體為我們介紹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呢?細讀課!《、學習第2自然段,感受“獨特”
1、 朗讀想想這一段除了寫海,還寫了什么,分層。(海,人)
2 、各自讀介紹“!钡牟糠,看看題頭的照片,體會一下該如何讀好這段話。
3 、人們在冬天的海邊又是如何的?讀第二層。
4、 通過讀,你欣賞到了煙臺的海冬天的風光了嗎?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海是怎樣的?你又是怎樣享受這冬海風光的?
5 、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先自己讀讀,再在小組內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誦。
6 、小結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整體讀——分層朗讀——用自己的話說——背誦。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
1 、學生自學(讀、說、背)
2、 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 各小組成員分工讀、說、背向全班匯報,評議結果。
。ǖ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上,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煙臺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詞句領悟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四、布置作業 1、 朗讀課。2、 背誦第1—4自然段。3、 造句。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 在冬、春、夏三季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 能通過你的讀表現出嗎?指名讀2-4自然段。
二、繼續學習第二段
1 自瀆第5自然段,整體感知。
2 找出句子,朗讀并體會海的特點。
3 “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這又表現在哪里呢?
4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5 把2—5自然段連起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將冬天的海放到一開始介紹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蕭條、冷落的,而冬天煙臺的海卻是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又顯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煙臺的海景象尤為獨特,所以一開始就介紹它。
三、細讀第三段:
1 齊讀第6自然段。
2 聯系全,體會這是怎樣的畫、怎樣的背景、怎樣的舞臺。
3 欣賞畫面,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總結全:
1 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呢?你做導游向游客作一介紹。比誰介紹得好?
五、作業:
1、 課后向爸爸、媽媽等說說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樣子,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壯觀、美麗、蓬勃、充實。2、 寫一個片段,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
板書設計:
3、煙臺的海
! ∪
冬 凝重 不畏嚴寒
春 活潑 勤勞播種
夏 寧靜 人海相依
秋 高遠 充實忙碌
“畫”“背景”“舞臺”〈————〉“活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3589.html
相關閱讀:《我的舞臺》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資料匯編(蘇教版)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日積月累解釋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集體備課表格教案
蘇教版語文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練習2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