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4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第十冊全冊教案4

                第三教時
  一、復習
  分角色朗瀆課。
  二、指導造句
  1.找出“艱苦”“燃眉之急”這兩個詞所在的句子
  2.討論:
  “艱苦”可以與哪些詞語搭配?(歲月,環境……)
  你覺得什么情況才可以稱為“燃眉之急”?你碰到過“燃眉之
  急”的時候嗎?
  3.同座討論造句。
  4.指名造句、評價。
  三、總結課:
  在這篇課中你學到什么?
  四、實踐活動:
  講述有關彭德懷的小故事。
  五、作業:
  1、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練筆:寫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22、大江保衛戰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第5節。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3、理解課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重點、難點:
理解課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時間:兩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課。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3、能理清課脈絡,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課,解決課中字詞。
2、能理清課脈絡,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內容。
預習提綱:
1、自學課。
(1)讀,簡單旁注感受、質疑;
(2)組詞、抄詞,解詞。
(3)試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大意。
2、收集有關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的資料。
教學流程:
導入、揭題,了解學情——讀,檢查字詞自學情況——讀,理清課脈絡——小結作業 教學步驟: 一、導入、揭題,了解學情
1、又對解放軍的認識談起。
2、揭題。讀,說說讀題后想到了些什么?讀后知道了些什么?
3、教師口頭渲染大江保衛戰的過程。
二、讀,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1、指讀課,要求讀準、讀通,注意停頓。聽得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他(她)讀的怎樣?(教師伺機正音,同學評議。)
2、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1)、指讀,請同學說說注意點。
(2)、讀音:鏖(ao) 錚(zheng) 字形:錚、箏、掙、睜 凌、陵、棱 鱗、磷、嶙
(3)、描紅。
(4)、理解“閃爍”、“驚心動魄”,并指導造句。( )閃爍,( )場面使你驚心動魄。
三、讀,理清課脈絡
1、自讀課,要求簡單用一個詞概括自然段段意。
2、討論,板書:
1、大江告急,打響保衛戰。
2、保衛大堤(大堤搶險)。
3、面對洪水顯英雄本色。
4、黃曉把丁帶傷扛麻包。
5、搶救群眾。
6、大江永遠銘記。
3、圍繞題目,用重點段突破法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6):贊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4、簡單說說課主要寫了什么。
四、小結、作業。
(一)、抄詞,用帶點詞造句。
(二)、根據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不允許抄課課通。)
(三)、熟讀課,進一步批注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第5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流程:
復習遷移——學習第一段——學習第二段——學習第三段——小結、作業
教學步驟:
一、復習遷移
1、聽寫詞語。
2、語言過渡。
二、學習第一段。
1、自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
2、討論,指導讀書。 讀出“萬分危急”、解放軍的英雄氣概。
三、學習第二段
1、自讀,思考:這一部分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戰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
2、學習事跡一:大堤搶險
(1)指名朗讀?纯疵鎸Υ蟮屉U情,子弟兵們是如何說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2)討論,指讀,評價,再讀。
(3)如果你站在堤旁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師引讀。
3、學習事跡之二:鐵漢本色
(1)自讀,用自己的話向同學們介紹黃曉的事跡。
(2)理解“在那幾十個難忘……事跡。 闭f說這句話含義。
(3)指導朗讀。
4、學習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1)自讀,說說每句寫了什么?
(2)指導朗讀,讀中理解。 ①“飛向……習向……飛向……” ②“……”(省略號的作用) ③“哪里……就……;哪里……就……” ④“看到……看到……就像看到……”
(3)輪讀、齊讀。
(4)背誦。
5、教師語言小結。
四、學習第四段。
1、齊讀。
2、這段話在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五、小結、作業。
1、小結。
(1)寫作方法:點面結合的方法;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寫出人物特點;排比句的運用。
(2)小結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
2、作業。
(三)摘抄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簡單寫寫感受。
(四)、填空。 課主要寫了( ),表達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五)、背誦第5自然段。
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


習作6

設計理念
作教學實踐表明,在成功的作課中,積極的健康情緒能有力地推動全班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興趣昂然地投入寫作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大多數學生在習作課上過度緊張、恐懼,甚至有些厭惡的情緒,必然導致習作教學的失敗。本教學設計側重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采用比賽的辦法,讓學生了解習作的重點,更易于接受,從而產生傾吐表達的欲望,奏響心曲,實現理與趣的和諧相融。
習作目標
⒈訓練學生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提高學生寫人的能力;學會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
2、繼續鍛煉、培養學生修改的能力。
指導過程
一、導入語
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過許多人:父母、同學、老師……通過書刊、電視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輩、英雄模范、時代精英…在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一個人,今天,我們就寫一寫他(她)吧。只要大家好好聽,用心想,認真寫,說不定你寫的作還能上報呢。
⒉ 指名若干學生匯報。
⒊教師小結:聽得出,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他(她)們不僅僅是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親人……還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體育健將、影視名人等。
[話題切入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但也不要拘泥于身邊的人,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打開學生的思路,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話可說,為下面學生進一步說做好鋪墊。]
二、說說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
(一)導語:
前兩天,就讓同學們預習了本次習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應的準備。下面就把你喜歡或崇拜的人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提出說的要求:
1、想好要介紹的人有什么特點,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現出了這些特點,他(她)長什么樣?說話有趣嗎?有沒有在說話、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樣的地方等等。
2、重點講清你為什么喜歡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歡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誰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歡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練習說。
1、 先想后說。
2、 先四人小組練習說,然后選出一名代表準備參加班內比賽。
3、 進行班內比賽,一人說,其余評分。
4、 師出示評分標準:(滿分5分)
a:能抓住特點介紹人物外貌,給人印象深刻。(1分)
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紹具體,從動作、語言、神態幾方面展示人物特點。(2分)
c:事例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歡或崇拜。(1分)。
d:能按順序、有條理、較流暢地介紹清楚。(1分 )
5、 根據學生說的情況,給以相應評判。
6、 選出本次說人物的冠軍。
[在此環節中,要盡力引導學生將思路打開,通過比賽進一步激發學生習作的欲望,多層次、多渠道地拓寬選材思路,使寫作內容走向開放.其次要把握學生的發言,在的詳略安排、內容的擇取等方面給予一些精要的提示,這也是安排比賽環節的初衷,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少走彎路。]
三、根據所說,打草成。
(一)、師相機點撥。
a) 導語:把我們喜歡或崇拜的人介紹給大家是一件多么讓人愉悅和滿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筆,把你心中最喜歡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寫下吧!
b) 請大家對照評分標準寫好本。
(二)、生列提綱,師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四、修改習作 交流評議
1、 反復朗讀 細心修改
⑴、 自主修改。
有一句話叫:“不厭改!边@就是說好是改出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⑵、 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讀給同桌聽,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2、交流習作 師生評議
⑴ 朗讀習作。
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⑵ 學生自評。
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的快樂。
⑶ 師生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練習6》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認識繁體字;
   3、選詞填空;
   4、照樣子寫句;
   5、熟記成語;
   6、讀背古詩《望岳》
   7、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8、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目標中的3、4、5(重點)
  目標中的7(難點)
  主要板書計劃:
               奇思妙想
               發現的泉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完成練習一~五
  口語交際:說說奇思妙想
  課外: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用鋼筆描紅;
  認識繁體字;
  選詞填空;
  照樣子寫句;
  熟記成語;: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復習描紅要求
  2、指導描紅
  3、描紅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讀對照,認識繁體字
  3、同桌互讀
  4、指名朗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明確要求(選詞填空)
  2、學生自讀
  3、交流反饋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明確要求(照樣子寫句)
  2、例句指導,例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寫清了說時的神情。
  3、學生照例寫句子。
  4、反饋交流。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明確要求(熟記成語)
  2、讓學生反復讀
  3、熟讀記憶并說說成語大體意思。
  六、作業:
  練習3、4做在2號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說話:漫話奇思妙想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學第六題
  1、審題明確要求(口語交際:漫話奇思妙想);
  2、說說”奇思妙想”有什么意義;
  3、在小組里全合作說說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勵收奇思妙想寫在日記里。
  二、學寫毛筆字(略)

23 古詩兩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作者對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贊賞之意。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 提問:你們見過夏天的陣雨嗎?誰說說當時的情景?
2、引入詩題:今天我們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的一首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看他是怎樣寫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氣的。(板書并領讀課題,注意停頓)
3、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寫這首詩的時間,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經;赜嘘囉昊蚶子瓿霈F。地點在望湖樓。)
4、 解疑:“醉書”,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5、 介紹作者。
二、 自由閱讀,理解詩意
1、 自讀朗讀,讀準字音,提出疑問。
2、 解疑、教學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樣的翻滾
跳珠——活蹦亂跳的珠子
3、 學生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烏云,想潑翻了的黑墨水一樣地散開,還沒有把整座遮住。
2) 白色的大雨點像珠子一樣,胡亂地往船上直濺直跳。
3) 忽然刮一陣大風,把滿天烏云吹的無影無蹤。
4) 望湖樓下的水顏色和藍天顏色一樣。
三、 細讀品位,體會感情
1、 思考并討論:
1) 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的是什么?
2) 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的?
3) 這首詩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 誦讀全詩,體會天氣變化之快。
3、 設想當時情景,當一回詩人,吟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四、 看圖說意,加深感悟。
1、 仔細觀看插圖,思考:圖上畫的是雨前、雨中還是雨后?、
(右上角插圖畫的是雨中,下方插圖畫的是雨后。)
2、 用自己的話講述全詩的意思。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
教學準備:
1、要求學生復習有關“西湖”的古詩。
2、查找有關荷花的圖片及荷塘的視頻,制作。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燦爛的化,其中古詩詞就是一個萬紫千紅的百花園,多少人墨客在這里揮灑筆墨,留下許多優秀的詩篇。提起“西湖”,你想到了哪些詩句呢?
(引導學生回憶“外青樓外樓”“黑云翻墨未遮,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薄八鉃囦偾绶胶,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及《西湖》一課中的相關語句。)
2、小結過渡:是啊,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留給我們無窮的美的享受。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古詩園,走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句大意
1、投影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
(一)初讀
①這首詩沒有生字,你能讀好嗎?自己先練一練,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詩句讀通順。(指名朗讀,指導正音:“凈、竟、映”這三個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②指名再讀。要求不僅讀準字音,還要讀出詩的韻味,注意斷句。(指導學生自讀自悟,怎樣斷句好)
(二)理解詩句意思
①讀了詩句,你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自己從詩中讀懂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說清楚。)
②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畢竟、四時、接天、無窮、別樣等詞語)
③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嗎?先和同桌練一練。再指名說。
三、聯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詩中的意境及詩人當時的感受。
①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見識過或了解荷花嗎?給大家介紹介紹?(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見過的或在課外讀物中見識過的荷花。結合回憶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及美“蜻蜓飛過,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我腳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②詩人楊萬里所見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當時的景象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起欣賞這首詩的朗誦,走進800年前得那個夏天,陪著楊萬里的好友林子方走出凈慈寺到西湖邊去走一走,看一看。
③讓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象。
④你看到當時的景象了嗎?說一說,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是怎樣的“碧”和怎樣的“紅”!盁o窮綠”:不僅指荷塘一望無際,一片片圓圓的荷葉挨挨擠擠,像給西湖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還指荷葉的“綠”富有變化,嫩綠、淺綠、草綠、碧綠、深綠、濃綠……綠得充滿生機。“別樣紅”指在朝陽的照耀下,荷花格外地紅艷,紅得透明,紅得鮮亮,紅得耀眼。)
⑤小結:這 “無窮的綠”和“別樣的紅”,給作者視覺帶了巨大的沖擊,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詩人一走出凈慈寺就脫口稱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⑥讓我們再美美地吟誦一番,把這一幕刻入我們的腦海里。
⑦配樂詩朗誦,指導熟讀背誦。
四、課外拓展
正如我們剛才說的,古詩園就是百花園,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著不同的意蘊。關于荷花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
老師也給同學們推薦幾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湘妃雨后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5、一片秋云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
你能讀懂這幾句詩嗎?(交流對這幾句詩的理解)
五、布置作業
1、解釋加橫線的詞語,再寫一寫詩句的意思。
接天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3、再收集幾首楊萬里的詩,或幾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詩,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積累。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凈、竟、映”:ing
“寺”:s
無窮碧 別樣紅

24 望月
教材簡析
   本是一篇散,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聯系課內容,理解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點、難點:
   1、聯系課內容,理解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請大家背誦。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月亮的課,中間也有不少月亮的詩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課。
   3、出示課題21望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
   。2)自由輕聲讀課,自學生字詞語,結合上下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3)再讀課,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
   2、指名分段朗讀課,檢查詞語讀音,提示注意點。
   3、學生質疑,理解部分詞義:
     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到下節課。
  三、再讀課,理清脈絡
   1、默讀課,思考:課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導學生給課分段?提示:課哪些段落寫賞月,哪些寫背詩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斑、絮、呵欠
   2、用鋼筆描紅。
   3、寫出近義詞。
     光點( ) 凝望(。@奇(。┓忾](。
     聚集( ) 幻想(。┣逵模ā。╅W耀(。
   4、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系課內容,理解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過程:
  一、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學生練習。
   2、讀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第一段,注意朗讀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描寫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板書: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圖畫畫出?學生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那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4、出示圖畫,請同學們看看,是不是你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播放課第一段錄音,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感受圖畫的整體意蘊。
   5、讓學生回憶課,嘗試背誦。
  三、學習課第二到三段
 。ㄒ唬┳宰x課,思考: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交流后板書:聰明好學 愛幻想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
    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毙⊥馍{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把小外甥叫醒呢?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課。
   5、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解釋。
    (2)教師點撥理解。
   6、指導讀詩,背誦。(出示整首詩讀讀、背背)
   7、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嗎?(學生自由背詩后指名回答,師出示搜集的有關詩句進行補充,學生選擇其中的感興趣的1、2句讀讀、背背)
   8、教師口述,引入情境:
     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使得我們無比暢快,沉醉在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9、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10、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句意,體會意境。
   11、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聰明好學,才積累了數不清的美妙詩句,也因為這美妙詩句的熏陶,小外甥變得更加聰明,愛幻想。我國古代優美的詩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積累,必有豐厚的回報。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
     他的聰明好學還體現在哪里?愛幻想又體現在哪里?讓我們繼續學習課。
   2、學生自由讀課。
   3、討論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薄斑@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4、繼續讀課,重點讀讀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磐蝗,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個又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⑶……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人L聲繪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
   、尚⊥馍蛄斯,搖搖晃晃走回艙里去了。
     圈出你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讀。
     學生交流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愛幻想,而且善于幻想,頭腦里裝滿了奇妙有趣的東西。
   5、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三、布置作業
   1、摘抄描寫月亮的詩句。
   2、背誦課。
   3、收集有關水的詩,舉行賽詩會。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第四段!
   2、指導背誦課。
   3、舉行水詩歌朗誦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他的愛幻想的特點深深地影響了我,此時我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一起讀讀第四段。
  二、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
   2、啟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著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請你閉上眼睛。
  四、播放錄音,展開想象
   1、播放課完整的錄音,學生閉目靜聽,感受的整體意韻美。
   2、啟發學生幻想。
    現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久久地凝視著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陽,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風雨……請你展開幻想的翅膀,在廣大的天空中盡情地飛呀,飛……
   。▽W生閉目遐思、幻想。)
   3、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出示“討論區”)
  三、指導背誦課。
   1、根據課的思路理清敘述順序。
   2、逐段進行指導背誦,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舉行水賽詩會。
   1、四人小組內先背誦,推薦一位在班級里比賽。
   2、每組一位代表上臺朗誦。
   。ㄍ扑]學生代表四位作為評委。)
   3、總結賽詩情況,宣布優秀選手。
  五、作業(見“測試區”)
  課后小記:
本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詩,就要學生在《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聲中展開無盡的遐想,進行拓展。同時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以往學過的有關月亮的古詩,以及進行有關水的詩句進行朗讀、背誦,增加學生古詩方面的積累。

25 灰椋鳥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3~5自然段。
   3、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15、灰椋鳥
   2、點明:灰椋鳥,鳥夫人一種,喜歡群飛,食種子和昆蟲。
  二、自讀課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生字新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理解不懂的詞語。
    (3)標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組詞。
    (2)指名讀課,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發生而發生的。
      郁郁蔥蔥:本課指竹林蒼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課指許許多多的灰椋鳥一個挨一個排滿了天空飛了。
      傾訴:完全說出。
      棲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導同伴。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找出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讀一讀。
   2、指名讀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
   3、給課分段,概括課段意。
    一(1、2):寫“我”和同伴到林場,準備觀看灰椋鳥歸。
    二(3~5):寫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
    三(6):寫“我”歸時的感想。
  四、指導書寫,布置練習
   1、指導書寫,完成后習題2。
   2、抄寫習題3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一開始,“我”對灰椋鳥是什么態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變了對灰椋鳥的看法?
  3、“我”和同伴準備在什么地方觀看灰椋鳥歸的情景?
  4、齊讀第1、2自然段。
  二、講讀第二段
  1、默讀本段,思考:
 。1)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段的3~5主要寫了什么?
  2、討論:
  第三自然段:寫灰椋鳥開始歸林了。
  第四自然段:寫灰椋鳥歸林時的情景。
  第五自然段:寫灰椋鳥歸林后的情景。
  3、“我”和同伴到林場,在很幽靜的林內,等著觀看灰椋鳥歸林,當我們忽然發現灰椋鳥開始歸林了,這時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驚喜)
  4、我們驚喜的心情,特別從哪些詞里反映出?(忽然、翹首遙望)
  5、指名讀,讀出“我”和同伴驚喜的心情。
  6、出示課第4自然段。
 。1)默讀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灰椋鳥歸林的?(時間順序)
 。2)這樣的順序體現在這樣幾組詞上:
  填空:
  從“一開始”寫到“幾分鐘”。
  從“一小群一小群”寫到“_______________”。
  從“先回的鳥”寫到“______________”。
  (3)是怎樣寫一開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鳥歸林的?
 。4)寫“大部隊”時,作者用一個詞,準確地描繪了灰椋鳥“大部隊”歸林時的氣勢,哪個詞?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畫出具體描寫“大部隊”排空而至的句子。
  指名讀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樣寫“先回的鳥”和“后到的鳥”的?指導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7、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越少,而灰椋鳥卻不愿過早地安眠,請同學們用“~~~~~~”畫出描寫灰椋鳥不愿過早地安眠的語句。
 。1)指名讀。
 。2)“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瀑布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這句話描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場面?“飛瀑落入深澗”其實寫的是什么?“驚濤拍打岸灘”呢?最后指名讀,展開想像,體會鳥兒喧鬧的場面。
  三、指導背誦第二段。
  幫助學生弄清這一段的層次,再讓學生明白第一層的敘述順序。
  四、作業
  背誦課3~5。
  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
  。1)在回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為什么說鳥是人類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
    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幾層意思?
   (2)把第二句改為不用問號的句子。
    。]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就觀賞不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
   3、朗讀課最后一段。
  二、總結課
   1、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們就觀賞不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我們先看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再看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
   。1)背誦第二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
   。3)林場工人辛勤勞動,造了哪些林?
   2、為什么說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1)再讀樹林的環境描寫,體現適合鳥類生存。
   。2)我們要熱愛鳥類,熱愛大自然。
  三、朗讀課
  板書:
              15、灰椋鳥
           辛勤勞動,植樹造林
           一開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鳥 歸林幾分鐘 排空而至 場面壯觀
           不愿過早安眠 喧鬧
           愛護鳥類,愛護自然

26 水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學會本課堂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驗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
教學重難點
體驗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貴
1、板書課題,提問:見到“水”這樣的題目,通常我們認為它會寫些什么?
2、瀏覽課,想一想:這篇課寫“水”的什么?
3、小結:本是記敘而不是說明,通過寫人們珍惜水而表現了水的珍貴。
二、再讀課,理清層次,整體把握水的珍貴
1.輕輕讀課,想一想:課是從哪些方面寫水的珍惜的?
2.先總體寫水的珍貴,后具體寫人們怎樣珍惜水的,全可以分為幾段?
三、精讀課,體會水的珍貴
1.學習第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說。畫出第一段中寫水珍貴的句子。
(2)學生回答后,教者逐句引導理解。
① 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人,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②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③ 你是怎么理解“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這句話的。
(3)再讀全段,反復體會水的珍貴。
2.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寫“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的句子。
①相互交流所選擇的句子,說說理由。
②理解“期盼”(期待、盼望),盼望下雨天的原因是什么?
③欣賞有關句子:
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在雨中奔跑踴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自天空的水。④研究“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⑤各自朗讀體會。
第二課時
1、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找出寫水珍貴的句子,重點研究:
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而掛在她腰 帶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征著權威、幸福和痛快。我們都盼望著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到。
②齊讀“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都盼望著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
到”。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①這兩個自然段寫的什么事?
②第四自然段中要著重理解媽媽的動作和“我們”的感受。③第五自然
段。
仔細閱讀第五自然段,討論這一自然寫的是什么:是寫媽媽給我們洗 澡的本領高,還是寫別的什么?
(4)學習第六自然段。
理解“這是我至今為止唯一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
四、練習
1.“我出生在一個缺水的地方!薄八闪舜遄永镒钫滟F的東西!
找出有關句段仔細讀一讀,體會作者是怎樣生動地加以描述的。
2.插圖配一段說明字。
3.給村里人帶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水給村里人帶的
“樂”。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習作七
教學要求
1.晴朗的夜晚,遠眺皎潔的月亮,張開想象的翅膀,進行美妙的遐想。
2.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體不限,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4.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
教學重、難點
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關于月夜的插圖。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想象。
1.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月缺月圓、繁星點點、流星飛逝……你們還看到哪些有趣的現象呢?(學生交流談話)
2.描述,激發想象:美好的情景總能激起人無限的遐想,面對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我們不禁沉醉其中,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啊飛……
二、激發情感,放飛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看月夜星空圖,進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飛想象:學生在想象中思考、編撰故事。
三、激發練說,追求個性
1.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我們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說出,好嗎?
出示要求: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
2.學生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組內互相交流、評議。(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指導寫法,練習寫作
1.學生自主構思,動筆寫作。
2.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體不限。
3.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4.完成習作后自讀,發現問題自行修改。
5.請同學們把習作讀給自己的好朋友聽,和他們一起修改。
五、學生修改,最后謄寫
1.老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論比較,從中獲益。
2.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謄寫

練習七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用詞得體的習慣,知道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2.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積累詞句。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敢于發表意見,說話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語與生活、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課時
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實際安排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語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句子,看看瑩瑩寫給姑媽的信用詞得體嗎?問題出在哪、
(2)通過一讀二思三議四改的步驟,指導學生知道如何用詞得體。
(3)小結。
2.教學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用詞得體,體現明與禮貌。讀下面的詞,你知道它們用在什么場合嗎?小芳日記。
(2)學生讀詞。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話》,讓學生誦讀。
3.教學第三部分。
(1)從上面的詞語中選擇合適的填入括號里。
(2)集體交流,評議。
(3)總結。
二、誦讀與積累
1.出示與春夏秋冬有關的“準韻”。
2.學生練習流利朗讀12個詞語。
要求:讀準字音,嘗試理解詞語。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所理解詞語的意思。
4.練習。
(1)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三、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大江保衛戰》。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此字與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軍旗、軍徽”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4.練習。
(1)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三、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大江保衛戰》。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此字與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軍旗、軍徽”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四、口語交際:七嘴八舌話環保。
1.審題。
(1)學生讀題,并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略加講解:為環境保護提建議是用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維護公共的利益,提建議時應全面考慮。
(3)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著提出各自的建議。
(4)學生在小組中說出自己的建議。(想一想為什么提這樣的建議)
3.練習。


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淡水資嚴重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話題,了解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之  一,樹立節約用水的環保觀念,并樂意宣傳
  2、激發學生節約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確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學準備:
  1、 八只蘋果,八把小刀。
  2、 制作標語用的彩紙。
  3、 調查生活中浪費水資的現象。
  4、 制作CAI。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兩個謎語,請大家開動腦筋,猜一猜謎底是什么?(:1、太陽一曬我就變,火上一燒我也變,向上升起像青煙,遇冷結成小冰點)
 。ǘ┞撓祵嶋H,感受淡水對生活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猜對了,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水”,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
  師:除了生活用水,還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嗎?比如在工業、農業的生產中(發電、造紙、種田、蓋樓房、生產鋼、鐵、洗衣粉、奶粉)
  師:聽你們這么一說呀,我覺得這水的用處可真大呀!看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水,因為有了水,才有了這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美麗景色)
  師:剛才的景色美嗎?可是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隨意的浪費和污染水資,有一天地球上沒有水了,我們生活的環境又會變的怎樣呢?你們想一想,然后告訴老師。(:缺水的景象)
  師:同學們,通過你們剛才的匯報讓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時一刻也離不開水可是,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了,我們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還是海水呀?(淡水)
  師:我們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臉、刷牙、洗衣服呢?
  師:海水又咸又澀是不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
  師:同學們,在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海水與淡水的比例圖)盡管70%的面積覆蓋著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僅占水資總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資都可以直接利用嗎?(不能)因為大部分淡水資都以固體形式存在于北極和南極,其余的在我們身邊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類實際可以利用的淡水資到底還有多少呢?下面我們就做一個游戲
 。ㄈ┬∮螒颉w驗淡水資嚴重匱乏
  1、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一個蘋果)今天我們不把它看成蘋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資的總量。那么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們開始做游戲。(每個小組派組長上臺領一個蘋果,老師交待注意安全等問題)
  2、把蘋果切至十六分之一,再取一塊薄薄的蘋果皮
  師:同學們,實際上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占全球淡水總量的0.3%也就是相當于這個大蘋果上一張小小的薄薄的蘋果皮,而我們中國淡水資占有率還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再切下蘋果皮的一半)看吧!這么一小片就相當于13億中國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資,由此可見,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呢?想說點什么嗎?
  師:淡水資如此匱乏,可是還有一些人不注意節約用水,同學們,你想不想說一說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有那些浪費用水的現象!
同學們說了那么多浪費用水的現象,真是讓我觸目驚心,本我們的淡水資就非常有限,許多人還不注意節約用水。我們真應該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杜絕那些浪費水的現象,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的淡水資呢?下面就讓我們跟隨節水小衛士一起走進節水總動員(出示—節水總動員)
   1、 你有什么節約用水的好辦法嗎?
 。ㄐ〗M討論,制定節水金點子)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節約用水的好辦法,節水小衛是他有什么好辦法嗎?
  2、 節水金點子。
  3、 設計節水廣告標語。
  我們每個同學都想了那么多的好辦法節約用水,可是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不知道水的寶貴,所以我們就設計一條節水廣告標語提醒大家。
 。ㄖ苯佑貌使P寫出一句話,花邊課后再畫,展示節水廣告標語)
  你們的標語做的這么好,節水小衛士有一首兒歌想送給你們!
  4、 學習一首兒歌(:別讓龍頭留眼淚,
      一滴水,一個點,
      一只螞蟻喝一年;
      十滴水,一條線,
      兩只螞蟻能劃船。
      小朋友,不浪費,
      別讓龍頭淚漣漣。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樣做呢?
  結束語:同學們,水是生命的泉,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我們不但自己要節約用水還要向你身邊的人宣傳節水的好辦法,讓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愛護環境,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珍惜水資,讓我們的學校、家園更美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3910.html

相關閱讀: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一件運動衫
五年級下冊語文總復習資料1
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
五年級語文文言文兩則教案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