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鄂教版)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湖大附小工作計劃表
學科:語 班級 三(2)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學習了一些字理識字的方法。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能正確朗讀課,能認識自然段,認識句號、逗號、問號、嘆號等標點符號,已學會寫鉛筆字,寫字姿勢基本正確。
【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加強綜合訓練,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素養”,精選課,減少課類型,教材將課分為8組,每組一般4篇課。思想教育方面在語言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本冊教材目標】
1.識字和寫字
①對學習漢字有濃厚興趣,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240個生字,會認85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筆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量。
2.閱讀
①加強朗讀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能背誦指定的課。
②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③能聯系上下,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④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動腦筋,多讀多想,把課讀通,初步把握課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問號、感嘆號的一般用法。
⑥學習略讀、粗知大意。
⑦積累課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⑧誦讀優秀詩,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⑨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3.習作
①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③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④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⑤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4.口語交際
①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②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講笑話、辦畫展,評一評,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本冊教材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練習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
2、學習聯系上下,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3、初步把握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4、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措施】
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體現語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具體措施如下: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讀、多思、多寫,擴大他們的閱讀面,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
2、課堂教學中,注重“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將課本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品詞析句,理解課內容,做到精講多讀多練。
3、教會學生進行課外資料的收集,使學生做好課內外知識的遷移與吸收。
4、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學習小組形式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語綜合能力。
5、教給學生通過理解關鍵詞語理解課內容的方法,通過理解關鍵詞句理解課內容。教學中還可以采用以說促讀的方法,在讀懂內容、抓住重點、理出順序的基礎上練說。
6、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注重學生日常的讀書、寫字等正確姿勢的培養。

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1——2課
第二周:3——語園地一
第三周:5——6課
第四周:7——語園地二
第五周:9——10課
第六周:國慶假日
第七周:11——語園地三
第八周:13——14課
第九周:15——16課
第十周:語園地四——17課
第十一周:18——19課
第十二周:20——21課
第十三周:22——23課
第十四周:24——25課
第十五周:26——27課
第十六周:28——29課
第十七周:30——31課
第十八周:32——語園地八
第十九周: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復習
1、信
教學目標:
1、會認“替”、“雛”、“姹”、“嫣”,會寫“筆”、“紙”、“昏”、“紫”、“航”、“貼”、“緊”這七個字,了解“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兩個詞的意思。
2、理解課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3、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重點:理解課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
教學難點: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接到過別人寫給你們的信嗎?你們給遠方的親人和朋友寫過信嗎?能給大家說說你接到信或寫信時的感受嗎?
2、當大家寫出或接到表達內心真誠情感的信后,總會感到格外欣喜,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爺爺專門寫了一首有關信的詩,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它,領悟寫信的真諦吧!
二、初讀課
1、讀課,讀準字音,將課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種方式檢查生字讀音,進行擴詞練習。
3、同桌再讀課,互相糾正讀音。
4、指名讀課,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三、學習課
1、指名讀第一節。其他同學找一找:在這段詩里,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話。
2、理解第1句。
“用筆和紙”、“用手和心”,對這兩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點理解“心”,無論是寫什么信,將信寫給誰,都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3、理解第2句。
“我多么想寫啊”,體會“多么”、“啊”,表現出內心對寫信的渴望。
4、指導朗讀。
讀出真誠和渴盼的情感。
(指名讀——評價朗讀——自由讀——齊讀。)
四、小結
“我多么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寫些什么呢?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筆和紙,用一顆真誠的心寫許許多多的信。他想幫誰寫信?寫些什么呢?讓我們看看2——5節。
二、學習課2——5節。
1、自由讀2——5節,你最喜歡哪封信,就將寫這封信的小節多讀幾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節。
理解“雛鳥”,體會出雛鳥對媽媽的期盼之情,并通過朗讀把這種期盼表現出。
(猜一猜:雛鳥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B、第三節。
理解“姹紫嫣紅”,體會出花朵對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導朗讀。
C、第四節。
理解“風平浪靜”,體會出風平浪靜時航海的快樂。
(如果你是大海,你會對小船說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
D、第五節。
理解“綿綿細雨”、“無邊”,用手勢進行表演讀。
3、你還想幫誰寫信?學習學習金波爺爺,把你的心聲表達出。
4、在信中表達真實的想法,表達真誠的情感,這封信就成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們的朗讀將這份心和情表達出吧!
5、你喜歡哪一段,就將這一段試著背一背吧!
三、學習第6節。
1、指名讀第6節。
2、這一段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是什么,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四、小結
信可以讓相隔千里的人連得更緊,這就是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寫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白自己,幫助別人。
五、拓展
你想幫誰寫信呢?說一說,再仿照課寫一寫。
六、作業
朗讀課、背誦課。
課后反思:

2、泉水
教學目標:
1、體會泉水形態、聲響的優美及勃勃生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的形象以及在中的作用。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學寫12個字,學認9個字。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體會泉水形態、聲響的優美及勃勃生機。
教學難點: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的形象及在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掛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 我們武漢有小河,有長江。小河的水輕輕地流著,長江的水滔滔奔騰著,大海的浪更是波濤翻滾是它們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還有一種水是從很高很高的上流下,成天“丁冬!丁冬!”的唱著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
2、 問:有誰看見過泉水?
3、 講:泉水從高上流下,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極了,這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泉水它會遇到什么事吧?(板書課題,并出示掛圖)
二、自主識字
1、師:趕快讀讀學生課,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待會兒問問小組的同學。
2、 自讀課,把帶有這些生字的詞或句子勾畫出,自己再讀一讀。
3、 小組互讀互聽互糾正。
4、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5、 全班交流
6、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
三、初讀,整體感知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讀。
2、交流學情,你還有什么不懂嗎?學生提問。
3、提出用畫畫的方式讀課,弄懂提出的問題。
四、精讀,體悟情感
第一段畫水
1、泉水流過的地方的美景就像一幅畫,我們該先畫什么呢?
2、要想畫好泉水,必須知道泉水是什么樣的,自由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交流,泉水是什么樣的?
4、指導朗讀,師引讀、齊讀
5、指導作畫
五、指導寫字,分享交流
1、有6個生字朋友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出示“彈、股、勝、跳、流、杜、約”,指名認讀)
2、你們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寫“彈”,生練寫。
4、作業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生字,開火車認讀
2、小老師帶讀
3、齊讀課
二、細讀課,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第二段 畫水池及其它
(一)指導讀
1、要把這幅畫畫好,我們要弄清一個問題,是什么呢?
在奔向大海的路上,泉水都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自由讀第二段(第四——第十自然段)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把剛才說的畫下,指導作畫。
(二)畫水池
1、請一位小朋友畫一個水池,指導:用什么顏色粉筆?水池應該畫在什么位置?還要畫什么?
你想起書上哪句話?指導朗讀
2、泉水鄉那么多,生活在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導有感情朗讀。
(三)畫杜鵑花及其它
方法同上
三.精讀欣賞
著重欣賞中比喻的作用。
1、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作者為了讓我們沒看見過泉水的讀者,能具體感受到泉水的聲音和形狀,在中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方法。你們再讀讀,作者描寫泉水用了哪些比喻和擬人?(學生自讀,畫出比喻句和擬人句。)
2、在老師帶你們一起讀讀這些句子。(通過導讀,理解比喻句和擬人句包含的意思。)老師說上半句,你們講下半句。
3、如果把這些句子省掉,你們體會體會怎么樣。(通過對比,進一步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在中的作用。)
四、擴展升華
1、小朋友想一想,再對照書上的插圖?纯催可以畫什么?(樓房、鳥、樹……)
2、學到這里,你們想對泉水說些什么嗎?
3、你覺得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你能獻給它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5、指名試讀、試背,評議指點,再指名。
五、指導寫字,分享交流
1、有五個生字朋友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分組出示“頂、影”、“熱”、“候”,指名認讀)
2、你們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寫“熱”,生練寫。
4、作業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3、這條小魚在乎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咫”、“拯”,會寫12個生字。能理解“淺水洼”、“近在咫尺”、“注視”、“拯救”、“在乎”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分角色朗讀3——7自然段。
3、在了解課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教學重點: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魚很多,救不過,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這個問題。
教學難點:在了解課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關于與“非典”搏斗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上學期,我們曾經學過《聽魚說話》這篇課,大家還記得那個有趣的故事嗎?(瓊兒為了救小魚,假裝聽懂魚兒說話。)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篇“救魚”的故事,大家一起學習第3課《這條小魚在乎》吧!
二、初讀課
1、自由讀課,將生字新詞字音讀準,將課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同桌一起讀課,互相糾正讀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的學習情況。
5、指名讀課,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6、通過讀課,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問呢?
(疏通歸納:小男孩知道小魚很多,救不過,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
師:大家所提出的問題正是這篇課的關鍵所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
三、學習課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讀幾遍。
2、交流:
A、“被困的小魚有幾百條,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盡,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死去!
為什么在幾百條,幾千條后面打上省略號呢?(說明小魚不止幾千條,還有更多。)
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嗎?(小魚可憐,但救這些小魚給人的感覺是不可能的事。)
練習朗讀,讀出這種知道小魚可憐卻又無可奈何的感覺。
B、“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他們回不去了!
理解“近在咫尺”,設身處地地為小魚著想,體會其可憐。
指導朗讀。
四、小結
這成千上萬條小魚在淺水洼里苦苦掙扎,由于人們看慣了這種狀況,沒有任何人對這件事給予關注。難道小魚就這樣白白死掉了嗎?我們下節課再繼續關注小魚的命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魚在游人的漠視中,在淺水洼里苦苦掙扎,他們能得救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
1、默讀課2——7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A、“這條小魚在乎!”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
“這條在乎,這條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在這兩段后面,同樣也出現了一個省略號。這省略號表示了什么?(表示了小男孩除了救中語句中數得出的這幾條魚之外,還救了許許多多的魚。)
小男孩面對不能將魚全部救走的情況,依然與其他游客不同,盡自己所能地搶救魚。在小男孩與游者的選擇中,你更贊同誰?
(召開小小辯論會,各抒己見之后,自然對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有所了解。)
B、了解了小男孩的心中所想,再看看他的行動吧!
自由讀第2自然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理解“不!薄坝昧Α保
能用你的朗讀將小男孩的盡心盡力,毫不放棄表現出嗎?
指導朗讀。
四、小結
小男孩的這種行為不可能挽救所有小魚的生命,但是他卻毫不退縮,盡力而為,這種對弱小生命的珍視閃爍著動人的光輝。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人類面對可怕的sars病毒才能獲得勝利;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人類可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相信學了這篇課,我們又將獲得新的領悟。
六、作業
朗讀課。
課后反思:

古詩誦讀:所見
教學目標:
1、認識“牧”、“騎”、“振”、“樾”等字。
2、理解古詩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瞧!夏天是村最美的季節。天空那么藍;遠處是青青樹林,池塘邊,柳樹上的嫩葉,象剛洗刷過似的。一幅動人的畫面印入了我們的眼簾。
2、看圖了解詩意:
A、誰能把你所看到的說說給大家聽聽?(指名說圖意)
B、師概括詩意:夏季的一天,一個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唱著歌在間小路上行進。那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忽然他聽到了知了的叫聲,就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3、介紹作者:
A、這動人的畫面不僅咱們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詩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當他看到這動人的情景,就提筆將自己所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小詩《所見》。
C、師范讀全詩。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詩歌,讀準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讀,全班通讀等多種方式檢查讀的情況。
3、指名學生朗讀全詩。
4、學生自讀詩,質疑問難:
欲:在詩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樹陰”的意思!傲珠小笔侵该艿臉淞。
鳴:“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讀古詩
1、讀第一、二句。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他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蕩。)
(2)指導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全句,邊讀邊想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讀第三、四句。
(1)讀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觀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樹上有知了?(學生找到“鳴”字。)
(3)讀到這里,你覺得牧童是個什么樣的小孩?(活潑,頑皮,機敏,愉快,可愛……)
(4)牧童捉到蟬了嗎?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自由讀,邊讀邊體會詩的意思.
4、大聲朗讀,想象詩人當時所見到的情景.
5、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所見
騎黃牛
牧童歌振林聰明可愛
欲捕蟬
閉口立
課后反思:

語樂園(一)
教學目標:
1、在讀中積累詞語,感受同義詞的異同,讓學生自主發現詞的精彩和趣味。
2、指導學生認讀數量詞,想象理解詞意及用法,幫助學生積累。
3、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背誦中體會、感悟名言警句,并練習書寫。
4、能將短讀正確,了解的內容,正確回答相關的問題,并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5、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學重點:在讀中積累詞語,幫助學生積累。
教學難點: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具準備:詞卡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試試”
一、讀一讀。
1、學生自讀每組詞語,邊讀邊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2、指名認讀詞語
3、引導學生比較異同
1、 讓學生選詞填空
2、 齊讀詞語
二、認一認,讀一讀。
1、師:趕快讀讀這些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待會兒問問小組的同學。
2、小組交流,掃清生字障礙。
3、指名讀,齊讀
4、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你看到這些詞時,你眼前分別呈現出一些怎樣的景象?
5、指名說
6、問:你覺得可以用其它的數量詞代替嗎?為什么?
7、全班齊讀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自讀句子,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組讀格言,交流討論,不懂的問老師。
3、全班交流。
4、反復朗讀,再讀中體會、感悟。
5、比比誰寫的棒
6、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自讀短,要求正確、流利。
2、小組互讀互聽互糾正
3、齊讀短,思考:這篇短和我們以前讀地課有什么不同?
4、讀了這封信,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交流,指名說
6、再讀短,問:寫信要注意什么?
7、你能試著寫封信嗎?
二、“探究與發現”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1、 指名讀題,理解要求。
2、 齊讀例句。
3、 自讀句子,觀察圖片,想想該說什么?該怎么說?
4、 小組說
5、 指名說,比一比,哪位同學說得棒?
6、 你還觀察到水的哪些作用?
7、 擴展升華:指導了水的這么多作用,你想說什么?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教師節到了
教學要求:
1、通過口語交際教學,使學生樂意與大家交流,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清楚明白的說出自己準備怎樣向老師祝賀節日。
3、認真聽同學的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能清楚明白的說出自己準備怎樣向老師祝賀節日。
教學難點: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并能做到與別人交談時態度自然大方。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你們知道一年有哪些節日嗎?
2、這些節日中,有一些是有特別意義的,像母親節、父親節、護士節……還記得都是怎么慶祝的嗎?
3、再過兩天是什么節,你們知道嗎?是呀!像母親節、父親節、護士節一樣,教師節是所有教師們的節日,在那天,學生們會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對老師的喜愛和許許多多美好的祝愿。
二、看圖
看!三(1)班的同學們在干什么呢?
生(甲):小明畫了一幅畫,要獻給所有的老師?
生(乙):小麗想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
……
師:他們多懂事呀!
三、討論
教師節要到了,你們準備怎樣向老師祝賀節日呢?
1、先請同學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全班說。
2、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小記者”采訪。在互動交際中,要求學生做到舉止大方,有禮貌,語言規范。
4、請“小記者”匯報采訪情況。
四、評選
評評誰說得好。
五、總結
不管大家用什么樣的方式向老師祝賀節日,老師都是高興的!因為老師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們健康成長,學有所獲!
課后反思:


第一單元作
教學要求:
記敘自己在暑假里做過的事。寫下讓大家看看,會很有意思。你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次寫作,激發學生作的興趣。
教學難點:選擇寫作的材料,把自己心里想的寫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地點:教室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真回憶自己愉快的暑假生活,把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確定。初步完成習作的草稿。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次寫作,激發學生作的興趣。
教學難點:選擇寫作的材料,把自己心里想的寫下。
課前準備:收集學生假期里的照片和作品。
教學過程:
一. 激學。
同學們,愉快的暑假已經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個快樂、幸福的回憶,大家想把自己假期的見聞給大家說說嗎?
二.啟學。
a) 指導述說,教給方法。
b) 課前老師曾布置同學們帶自己假期的照片,誰帶了?
c) 同學們真不錯,帶了這么多照片,從這么多照片中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暑假過的非?鞓!
我們先在小組內說一說,聽要求把你帶的照片在小組內展示,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張詳細介紹給大家,最后小組內推選出優勝者匯報。
請小組代表說一說。
你對這個同學說的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感到非常高興,覺得你們長大了,懂事了,我分享了你們的快樂,我也感到快樂。你們想讓更多的人分享你們的快樂嗎?有一個辦法——用筆把你剛才說的寫下。想試一試嗎?
閱讀書上的范。注意體會習作的格式,一個內容一段,把字寫工整、整潔。
三. 練寫作。
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講評作,指導修改作,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自改作。評改共有的毛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修改作。
教學難點:作困難學生作的修改。
教學過程:
一. 激學。
這次作,寫得好的同學不少,(表揚幾個寫得好的同學)其中×××同學的《××》尤為突出,進步最快。今天,我們就讀一讀他這篇作。
二、啟學。
1. 指名學生讀作。大家評議。
2. 誰先說說這篇作好在什么地方?
3. 誰再說說這篇作有什么不足?
4. 認真地讀讀自己的習作,把不通順的地方自己進行修改。
5. 四人小組互賞,推薦一篇佳作。
(點評者要做到:你最欣賞哪一點給他提個意見。)
三. 總結主題升華
通過本次習作,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
下課后,同學們謄寫作,貼在墻上,進行“快樂的暑假”作展.
板書設計:

要求:認真思考有順序介紹
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先說后寫
課后反思:

4、日記一則
學習目標:1、學會12個字,認識7個字。學習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和生活積累,理解“高低不平、崎嶇、晝夜不息、勇往直前、奮斗”等詞語。
2、 確流利的朗讀課。背誦《唱歌的小河》。
3、 過課的學習,了解日記的格式,感受中小作者好讀書和讀到好書的欣喜,以及從好書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對自己的影響。
教學重點:理解《唱歌的小河》,體會作者讀詩的感受。
教學難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寫讀書筆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 名好讀書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一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語
書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好老師和好朋友。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一篇?(指名學生談。)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為它讓我們獲得知識,受到啟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就是一個小朋友在日記中寫下了他讀書后的感受。
二、 初讀課
1、 自由讀課,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
2、 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學生領讀生字并擴詞,教師提示重點。
3、 再讀課,找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4、 出示句子練讀。
5、 分組齊讀課,注意將課讀流利。
6、 默讀課,質疑問難。
三、 課堂練習
1、 學生說說生字書寫的難點。
2、 學生練寫,教師相機提示寫字姿勢和占格、運筆要領。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通過讀書我們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和捷克我們就通過讀書解決我們發現的問題。
二、 品讀課
(一) 品讀《唱歌的小河》
1、自由選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思考相關的問題;同桌交流。
第一節為什么此事歌聲會更加嘹亮?
第二節為什么小河喜歡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放開喉嚨歌唱?
第三節為什么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聲更雄壯?
2、反饋學生自學情況,通過引導學生想像小河會想些什么、會唱些什么;理解“崎嶇”等重點詞語指導朗讀,體會小河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
3、 嘗試背誦《唱歌的小河》
(二) “我”為什么喜歡《唱歌的小河》這首詩?
抓住“晝夜不息”等重點詞語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懂得讀好書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 “我”為什么謝謝丁伯伯?
引導學生聯系全思考,明確一是丁伯伯送我這么好的書,二是讀書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讀書。
三、 結語
1、學了這篇課,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書上作為你的讀書格言。
2、書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從書中獲得財富。得靠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和書交朋友。
四、 拓展
借鑒本的寫法,介紹給你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或一篇。
板書設計:
4、日記一則
勇往直前
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4326.html

相關閱讀:三年級上冊語第一單元導學案(北師大版)
2013年三年級語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人教版)
讓我們蕩起雙槳
2013年三年級語文上冊21-32課導學案(S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