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w w K
j.Co M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假如》精品課程
B.教學設計
一、教學總體目標 :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多形式識字,寫好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抓重點詞句,讀中感悟,讀中鞏固識字,讀中積累,做到流利、感情朗讀。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孩子喜歡學習漢字,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3、啟發培養學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者關愛自然、關愛生活、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難點:
使學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愿望。
三、課時安排: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
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升華情感,“我”的美好心愿,讓學生初步具有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意識。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
1、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二、教學重點:正確認讀生字,正確書寫生字。
三、教學難點:把生字寫正確,提高書寫的質量。
四、教學方法:
采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及以教師為主導進行點撥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隨文識字與獨立識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運用游戲、比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針對容易讀錯的字(如“縮、泣”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此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寫字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書寫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桌合作,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觀察的,交流完畢,提醒學生端正姿勢認真書寫生字,書寫完畢,組織學生展示交流,并針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二次修改,從而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
與此同時,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圖文結合,聲音、視頻、文本相結合等方式進行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 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1、小朋友們,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出示馬良的圖片)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馬良,他有一枝神筆,這枝筆非常神奇!到底有多神奇呢?讓我們一起看動畫片《神筆馬良》吧?磩赢嬈埃蠋熞蟠蠹乙贿吙匆贿吽伎純蓚問題:①這個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②馬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學生看動畫片,看完說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到很多孩子對《神筆馬良》的故事并不了解,因此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讓學生對馬良這個人物有一定的了解,為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3、你想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嗎?假如你擁有了馬良的這枝神筆你會畫些什么呢?(指名個別學生說一說,板書課題:假如)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幻想,學習第23課《假如》。
【設計意圖】以課題為切入點,通過簡潔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有一個小朋友,她也想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她想用這支神筆畫什么呢?咱們來聽一聽,(教師配樂范讀)
2、師:你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評一評)你想讀嗎?請同學們打開書108頁,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在讀之前,教師提出讀書要求:
①自己讀課文,圈生字,標出節號。
②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難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③劃出不懂的詞。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充分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
3、學習生字詞。
(1)我會讀:
①(課件顯示本課生字詞)
很多小朋友已經能正確地朗讀詩歌了,瞧,同學們剛才所畫的生字詞都跑出來了,你會讀這些詞語嗎?
a.學生認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b.開火車讀(讀對的在詞語下面獎勵花朵)。
②(課件顯示本課生字,帶拼音)
看哪,生字寶寶從詞語里跳出來了,你還會讀嗎?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組學得快!(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
③讓學生觀察、發現難讀字的讀音,并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重點:“縮”、“泣”等)
(2)我會認:
①(課件顯示本課生字,去拼音)
良 縮 遙 尋
食 泣 健 康 操
瞧,這些生字寶寶頭頂上的拼音帽子不見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試試看。(去掉拼音,重點檢測中下生的認讀情況,并根據學情及時進行教學調整。)
②游戲鞏固:會飛的云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生字藏到了五彩云里,假如你能叫出它的名字,云兒就能飛起來了。(開火車讀生字)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詞不多,但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學習生字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非常細致地把識字教學落實到課堂中,我們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學習比較后進的學生能在課后自行惡補,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們,這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家庭早期教育比較滯后的地區,教師唯有扎實開展識字課堂教學,關注全體,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另外,識字的過程可以從字到詞,也可以從篇到詞再到字,多年的實踐經驗給予我們的啟發,學生學習生字時“從篇到詞再到字”是比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時以詞依托,使得認讀生字的難度減低不少。
(3)我會寫:
小朋友,你們剛才認識的生字寶寶已經躲在一段短文中了,能找出它并認識它嗎?試試看,你一定能行的!
①教師出示短文: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里,有個懶惰的人,他哭泣著四處尋找食物,后來,他被一個善良的人看見了,這位好心人送了一個面包給他,還對他說:“做操使人健康,勞動不會挨餓!边@個人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②師:你能找出生字嗎?(讓學生找出短文中的生字)
③在小組里說說如何進行識記、書寫,需要注意什么?
④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說說發現了什么?
同結構的字(上下):尋、哭、食、
同結構的字(左右):雙、體、操、場
同部件的字:良、食
左窄右寬的字:體、操、場
提示交流:
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只小狗兩張嘴(哭);
不容易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好“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重點講解、范寫:操、場)
⑤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針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二次修改,提高寫字質量。
⑥歸納并小結:寫字時要端正姿勢,認真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識字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的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現在,生字寶寶又回到詩歌媽媽的懷抱中了,你記住它的聲和形了嗎?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別出示課文的4個小節,指名學生逐段朗讀,檢測學生的朗讀情況。
3、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通過讓學生概括、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鞏固練習:(學生獨立完成一分鐘課堂檢測練習,然后進行簡單的講評)
【設計意圖】課堂表面的熱鬧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在課堂結束前的幾分鐘里,開展人人動筆的課堂小練習,通過這個有趣的“送小鳥回家”的練習,可以檢測每個學生的生字認讀情況,每個班的學生都有可能學有參差,這為教師課后對中下生的學習跟進奠定基礎,省時而高效。
五、課堂
詩中的孩子為什么想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聽寫生字詞。
【設計意圖】我們不布置形式花俏的無效作業,而是回歸質樸,讓學生朗讀課文、聽寫詞語,從而回歸語文學習的本與真。
附第一課時課堂板書:
23.假 如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3)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四、教學方法:
1、主要采取復習法、創設情境法、讀中感悟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2、具體實施策略:
①復習字詞,引入新課
學生學習的陣地是課堂,因此,對于字詞的學習,主陣地應該留在課堂,課堂伊始,通過檢測學生認讀和聽寫詞語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②創設情境,以讀品文,觸動心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所以,我們精心創設課文情境,采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感悟詩中蘊涵的思想情感。
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可以營造冬天寒冷的氛圍(出示冬天白雪紛飛的樹林的圖片,背景音樂是呼呼寒風聲),讓學生想象、體會小樹在寒風中忍受寒冷的情境,觸發學生的同情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在品味中感悟“我”對小樹的關愛之情,體會得到幫助以后小樹的快樂心情。
學習課文的第二小節,創設鳥媽媽艱難尋食的故事情境(輔以圖片與音樂),讓學生進入小鳥的角色,感受小鳥忍饑挨餓的凄涼景象,激起學生的同情之心,引導學生以比賽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我”對小鳥的關愛之情,體會得到幫助以后小鳥的滿足與無憂。
學習課文的第二小節,先讓學生回味自己快樂的校園生活,通過觀看老師平時拍下來的一些活動圖片,孩子們的快樂自然而然地呈現于課堂,接著峰回路轉,與可憐的西西進行對比,更能激發學生無限的同情心,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就更能體會“我”對不幸的朋友西西的關愛之情,體會重新擁有一雙好腿的西西的快樂心情。
③拓展思維,發展語言,提升品質
一位外國作家曾經說過:“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詩歌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無窮的想象空間,學生們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沖動。在學生對“我”的美好愿望得到充分理解以后,學生可能產生的想法就更多了,因此,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說一說,把自己心中的“詩情”盡情迸發,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生活中的不幸,通過幾組圖片,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不幸的人、有急需保護的大自然等,從而讓學生把目光從課堂轉向社會與自然,啟發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
④升華,作業布置,延伸生活
馬良的神筆只是神話故事里的想象,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這樣一枝神奇的筆,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課文進行主題的升華。這一篇課文的尾聲環節,我們選擇《愛的奉獻》這首震撼人心的歌曲為背景音樂,以“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經典的話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同時以作業的形式,要求讓孩子們把心中的這份愛奉送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并把目光關注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大自然、愛護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最后,還幽默地為這份作業定下了完成期限:自己的一生,體現了對學生的終極關懷。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神筆”
2.學生準備:小練習卡(用于仿寫詩歌)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出示“神筆馬良”圖片)
教師:《神筆馬良》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了,馬良有一枝神筆,這枝筆(拿起“神筆”圖片,貼在黑板上)畫什么——(學生:“有什么”),非常神奇,文中的小作者也想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她想用這枝筆畫些什么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假如》。(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檢測一下同學們生字的掌握情況。(課件:生字蘋果樹),你能摘下樹上的生字嗎?(學生認讀生字)
3.讀得不錯,會寫嗎?請準備好課堂聽寫本,開始聽寫生字詞。(每個詞語念3遍:尋找 哭聲 良好 食物 一雙 體操 操場 禮物)(聽寫完畢,出示詞語,同桌互相批改,教師巡視每個學生,相機糾錯)
4.過渡語:看來大家已經掌握了這篇課文的生字,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我”想用這枝神筆畫些什么吧?
【設計意圖】復習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好方法。上課伊始,讓學生認讀詞語、鞏固生字,開門見山,抓住關鍵。
(二)感悟課文、感情朗讀、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我”都用這枝神筆畫了什么?
交流匯報:太陽、谷粒、好腿(板書)
過渡語:“我”為什么要畫這些東西呢?下面讓我們深入學習課文,了解一下作者的想法吧。
2.學習第一節:
⑴營造冬天寒冷的氛圍(出示冬天白雪紛飛的樹林的圖片,背景音樂是呼呼寒風聲)聽,呼呼的北風刮起來了,此刻,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說感受)現在,請同學們都站起來,扮演一下小樹。(一陣陣的寒風聲繼續,學生“縮著身子”在發抖)你想說些什么?(指名說:“我覺得非!--”)
⑵別急,太陽出來了,(課件:太陽出來,背景音樂氣氛輕松愉快)
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說感受:“溫暖”……)
⑶能把你的快樂讀出來嗎?(課件出示第一節課文內容,學生賽讀,評議,提升)
⑷“我”為什么要畫紅紅的太陽呢?(學生說,教師板書歸納:讓小樹成長)
【設計意圖】不要讓學生成為文本的局外人,創設冬日寒冷的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小樹,感同身受地體會小樹的心情,學生朗讀起來對課文就沒有了距離感。)
3.學習第二節:
過渡語:小樹快活地笑了,可是,樹上的小鳥卻餓得哭泣。
⑴創設故事情境:(課件出示“小鳥尋食”畫面,小鳥是動態飛翔的,教師講述故事過程中轉換背景畫面:草地→小河→高山)鳥寶寶出生以后,鳥媽媽每天很早就要飛出去給孩子們找吃的,可是,鳥媽媽飛呀,飛呀,她飛過了綠綠的草地,她在草地上仔細地找呀找,可是卻連一點能吃的東西都能找到。于是,她往更遠的地方飛去,她飛過了小河,飛過了高山,還是一點兒吃的都沒找到。她非常掛念她的孩子,她已經出來一整天了,她的孩子們餓得難受呀!現在,鳥寶寶們,你們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學生想象說話),但鳥媽媽不能回去,她想再找一找,再找一找。她說:“孩子們,媽媽知道你們肚子餓了,媽媽很想回到你們身邊,可是,媽媽出去一整天了,一點兒能吃的都沒找到,就讓媽媽再找找吧。)
⑵看,(課件出示小鳥餓得哭泣的圖片)你能幫幫小鳥嗎?(學生:如果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想給小鳥們畫些好吃的東西,讓他們不會挨餓。)
⑶誰能讀一讀這一節?(出示第二節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⑷“我”想畫些什么?(學生說一說)“我”為什么要畫好吃的谷粒?(學生說,教師歸納板書:讓小鳥吃飽)
【設計意圖】孩子們都喜歡故事,通過故事情境的創設、調度,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角色,感同身受地替小鳥出主意,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思想教育,做到了潤物于無聲。
4.學習第三節:
過渡語:小樹再也不會冷得嘆息,樹上的小鳥再也不會挨餓了,它們多快樂呀!
⑴我們的同學也非常快樂?矗ㄕn件出示本班學生課間活動的圖片)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說一說)
⑵可是,有一個小伙伴,他的名字叫西西(課件出示圖片:西西坐在輪椅上望著窗外),他不能和大家一起奔跑、一起游戲,因為他——(學生說一說)。
他只能——(學生說),他只能——(學生說)。
他的心情怎樣?(學生說)
你知道他此刻的心愿嗎?(學生說一說)
⑶假如你有那枝馬良的神筆,你打算怎樣幫助西西?(學生說一說)
⑷(引導讀第3節)讀得真好!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愿望,再來讀一讀這一節。(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對自己的快樂生活與不幸的西西進行對比,孩子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西西的心情,只有感同身受,學生的感情才是最真實的。
4.回歸全文、朗讀感悟。(出示全文,齊讀)
【設計意圖】適度的回歸,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升華情感、發展語言
1.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畫些什么呢?(學生說一說)
2.同學們的愿望多么美好,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幸的人、不幸的事,請看——(觀看圖片:慘遭破壞的大自然、不幸的人們等)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說)那你還想畫些什么?(學生說)
3.讓我們當一回小詩人,把自己最想畫的東西寫下來,好嗎?(播放輕松的背景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在小練習卡上寫下自己的想法: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 ,
畫 。
讓 。)
4.匯報交流,發展語言。
5. 聽完同學們的想法,老師非常感動。但是,馬良的神筆只是神話中的傳說,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擁有這樣一枝筆,但是假如我們的心里擁有了愛,我們的夢想就有可能變成現實,這讓老師想起了一句話(點擊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W生齊說)(以音樂《愛的奉獻》升華學生的情感)
【設計意圖】適當的拓展延伸,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而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想法,能滿足學生的創作欲望;適當的圖片欣賞,讓個別視野比較狹窄的孩子也能看得更多、更遠;我們不可能擁有神筆,但我們卻擁有愛,愛可以創作傳奇,運用音樂的觸點,可以升華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懂得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四)布置作業、延伸生活
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一個作業,請同學們把心中的這份愛奉送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并請同學們關注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大自然,愛護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這份作業的完成期限是——你的一生。下課。
【設計意圖】不一定是要動筆頭的才算作業,把責任與關愛延伸到生活中,更是一份意味深遠的作業,對學生的心靈震撼將會更大。
附第二課時課堂板書:
23.假 如
畫太陽 讓小樹成長
畫谷粒 讓小鳥吃飽
畫好腿 讓西西奔跑
……
件 w w K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90302.html
相關閱讀:《贈劉景》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短語象聲詞期末復習(北京版)
回聲
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周第四單元教案
識字4教學設計(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