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毛毛蟲啃蘋果》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感受并掌握音樂中的節奏,能夠快樂地歌唱!
2.用肢體創造性地表現歌曲,激發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
2.教具:毛毛蟲手偶、盤子地墊!
教學方法和手段:
示范法、提問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談話、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呢?(毛毛蟲)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做什么?
師:有可能吃什么呢?
基本部分:
一、節奏練習——播放啃蘋果的節奏!
1.師:聽聽它是怎么啃蘋果的!
(1)學習第一個節奏型:咔吱?咔吱?咔吱咔吱咔吱!
師:它是怎么啃的呀?我們一起學一學!
(2)學習第二個節奏型:咔吱咔吱咔吱咔吱?咔。
2.師:這只調皮的毛毛蟲覺得還不過癮,聽聽,它又是怎么啃的?看著節奏一起來試試!
二、熟悉理解歌詞!
1.整體欣賞,熟悉前半部分歌詞!
第一次欣賞,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蘋果!
師:毛毛蟲啃了什么樣的蘋果?(小小的,大大的,紅紅的,綠綠的)
師:毛毛蟲啃了小小的,大大的,紅紅的,綠綠的蘋果,肚子飽飽的,那它是怎么啃的呢?再聽一次!
2.第二次欣賞,同時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嘴巴!
①小小的蘋果,小小咬一口!
②大大的蘋果,大大咬一口!
③紅紅的蘋果,一大口一小口。
④綠綠的蘋果,一小口一大口!
3.再次欣賞,掌握節奏!
①節奏和蘋果匹配。
師:毛毛蟲可真調皮,一會兒一大口,一會兒一小口,這邊有三個節奏,啃小蘋果是哪個節奏?大蘋果又是哪個節奏?紅蘋果和綠蘋果呢?我們再來聽聽!
②分析聲音的輕重,并分句演唱。!
師:小蘋果是小小咬一口,所以聲音也要(輕輕的)我們來試試!
師:這個大蘋果的聲音要怎么樣?(響)為什么呀?是的呀,毛毛蟲啃大蘋果是大大咬一口,所以聲音要很(響),試試看!
師:啃紅蘋果和綠蘋果的聲音要怎么樣?輕一點還是響一點?哦,要不輕也不響,好,紅蘋果和綠蘋果一起來試試。
4.整體演唱!
(1)第一次演唱(播放歌曲動態的圖譜:唱到哪句歌詞,相應的圖譜就會放大)!
(2)第二次演唱。(看著圖譜演唱)
(3)第三次演唱(加大難度,先將整個圖譜隱藏,當幼兒唱到哪句歌詞,相應的圖譜則會再現)!
三、游戲:盤中蘋果——鞏固歌曲、創意表演!
1.練習變蘋果!
師:毛毛蟲還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你們愿意變蘋果嗎?那我先來變一個,哎,要是毛毛蟲它咔吱一口的時候,我會有什么變化?(缺了一口)
老師示范!
請2個幼兒示范2個節奏型!
集體練習!
2.教師出示“盤子地墊”。
師:現在要正式開始游戲嘍,我給大家準備了盤子,這是裝(大蘋果)的盤子,大蘋果怎么變?這是裝(小蘋果)的盤子,小蘋果在哪里?還有什么蘋果盤子?(紅蘋果、綠蘋果)
3.游戲一次!
師:你想做什么樣的蘋果?都想好了,快到盤子里去吧,趕快變成蘋果哦,毛毛蟲啃到什么蘋果,什么蘋果就開始變,聽明白了嗎?毛毛蟲開始啃嘍!
結束部分:
換盤子游戲一次!
師:毛毛蟲還沒啃夠,還想再來一次,想不想換個盤子,變個不一樣的蘋果?準備好了嗎?別忘了,毛毛蟲最喜歡唱歌的蘋果!
師:毛毛蟲說呀這里的蘋果不僅味道很好,連蘋果核也非常漂亮,它要謝謝小朋友!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毛毛蟲頭飾和各種各樣的蘋果圖片,盤子,請幼兒在活動時和好朋友演一演,唱一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82463.html
相關閱讀:中班音樂活動《粉刷新房》
中班音樂教案:兩只老虎
中班歌曲:春天來了
中班音樂:理發師
中班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